20251001-05骑行昌吉

高国有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日-5日历时5天骑行昌吉赏菊花,途经奎屯、开干齐、安集海、沙湾、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昌吉,全程545公里。</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的晨光刚漫过九连泉公园的树梢,我们一行6人的骑行队伍已在广场上整装待发。车把上的小旗迎着风微微颤动,身后是几十位骑友组成的“护航队”——他们要送我们到奎屯,用车轮为这场远行铺就最初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出发时的热闹还没散去,队伍里便添了段小插曲。原本只打算送行的张师,被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怂恿”勾动了心,索性拍着车座说:“算我一个!”6人的队伍瞬间变成7人,可他仓促间没戴头盔,这在骑行路上可是头等大事。</p> <p class="ql-block">老王二话不说解下自己的头盔递过去:“我马上就返回,你先戴着!”那顶磨得有些发亮的头盔,在晨光里晃出几分江湖气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出了奎屯,国道上的车流渐渐密起来。为了避开呼啸而过的货车,我们早早就计划改走乡道。</p> <p class="ql-block">车轮碾过乡间的柏油路,两侧的棉田正翻着白浪,偶有熟透的向日葵垂着花盘,像在给我们行注目礼。骑在这样的路上,连风都变得软和,不用紧攥车把提防来车,只需跟着队伍的节奏,听链条“咔嗒”作响,看远处的白杨树排着队向天边延伸。</p> <p class="ql-block">可乡道的惬意到安集海便戛然而止。过了镇子,脚下的路突然汇入国道,刚才还稀稀拉拉的车辆瞬间“涌”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大货车的轰鸣声像闷雷在耳边滚过,卷起的风差点把车吹得打晃。我们立刻排成一列,紧贴着路边的白线骑行,眼睛紧盯着前方的路面,连说话都压低了声音——此刻的默契,是比任何约定都管用的守则。</p> <p class="ql-block">直到骑进石河子市区,眼前突然展开一条崭新的自行车道,我们才松了口气。红色的塑胶路面顺着街道蜿蜒,和机动车道隔着整齐的绿化带,终于能舒展肩膀,好好看看这座城市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可没等我们多享受片刻,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乌云像被谁打翻的墨汁,顺着天际线往头顶压。“要下雨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们刚加快速度,老于的车突然“哐当”一声歪在路边——前胎扎了。</p> <p class="ql-block">你们先去订房间,我们几个留下来帮忙!”老倪和老张立刻停下车,从驮包里翻出补胎工具。我和另外三人则继续往前,心里却总惦记着身后的动静,骑一段就回头望一眼,直到玛纳斯县城找到旅馆安顿下来。</p> <p class="ql-block">等我们办好手续下楼,他们三人跟着定位导航推着车走来,老于的车胎已经补好,几个人的裤腿上沾着泥点,脸上却挂着笑。</p> <p class="ql-block">更让人惊喜的是,刚才还沉甸甸的乌云竟散了,夕阳从云层里漏出来,把远处的玛纳斯河染成了金红色。“这雨,倒是给咱们留了口气!”老于拍着车座笑,我们跟着起哄,把刚才的紧张抛到了脑后。</p> <p class="ql-block">没吃晚饭我们便去了葡萄酒公园,这可是玛纳斯的“宝藏去处”。顺着石板路往里走,中心广场上立着一座巨大酒瓶雕塑,看着夕阳把云朵染成粉紫色,晚风里混着草木香,白天骑行的疲惫,竟在这温柔的夜色里悄悄化了。</p> <p class="ql-block">玛纳斯葡萄酒公园位于县城南区,是一座以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公园。公园西起西海路,东至碧玉大道,北邻凤凰西路,南靠三园西路,占地面积1005亩,其中水域面积300亩,绿化及露天演艺广场面积705亩。有国旗广场、演艺广场、九龙喷水、九孔桥、比翼亭、情人湾码头等景点。公园的点睛之笔是15米高的升腾主雕,似两股升腾盘旋的酒液交织。此外,还有展示唐代葡萄制酒工艺的酿酒雕像群、刻有世界各大酒庄经典线刻酒标的道路等。</p> <p class="ql-block">回想这一天的路,有乡道的惬意,有国道的惊险,有突遇乌云的慌张,也有雨过天晴的惊喜。可最难忘的,还是队伍里递来的那顶头盔,补胎时递来的工具,还有骑行路上那句“跟着我走”。这场骑行,骑的是路,更是和这群人的缘分——就像玛纳斯的酒,要经过风雨的酝酿,才能品出最醇厚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清晨7点,淅淅沥沥的雨声敲醒了窗外的宁静,与天气预报里的“今日有雨”完美契合。大家心里都盼着雨能在8点前停,可雨点却没有要歇的意思。老倪急着冒雨出发,好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劝住了他,才没让他贸然行动。</p> <p class="ql-block">等到10点,雨终于变成了细密的毛毛雨,饥肠辘辘的我们这才匆匆吃了早餐。饭后雨彻底停了,尽管路面还积着水,大家还是按捺不住,推着车就往昌吉方向赶。</p> <p class="ql-block">刚出发就觉得凉意袭人,气温比昨天降了好几度,风一吹,骑在车上冷得人直缩脖子。幸好我早有准备,不仅带了充足的厚衣服,还揣着一双棉手套和雨鞋套——路面的积水溅不到鞋上,双手也被捂得暖暖的,一点没遭罪。</p> <p class="ql-block">可老倪就惨了,他只带了半指手套,骑了没多远就冻得直搓手,一路都在念叨着找商店。还算幸运,没多久就遇到一家小店,他赶紧买了厚手套,总算解决了冻手的难题。同行的骑友们就没这么顺利了,不少人的鞋都被积水打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骑。</p> <p class="ql-block">可老倪就惨了,他只带了半指手套,骑了没多远就冻得直搓手,一路都在念叨着找商店。还算幸运,没多久就遇到一家小店,他赶紧买了厚手套,总算解决了冻手的难题。同行的骑友们就没这么顺利了,不少人的鞋都被积水打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骑。</p> <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我们就抵达了昌吉,顺利入住。这次选的住宿地格外称心,对面就是亚洲中心,离热闹的美食街只有1公里,想去赏菊花的地方也不过8公里路程,算是给这趟雨天骑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昌吉市农业博览园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是集“新农业、新科技、新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占地面积2300亩,2011年对外开放,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菊花种植区占地面积60亩,种植面积41亩,共有72万株菊花竞相绽放。园区从福建省泉州市引进了1006种名贵菊花,如鲜切菊、大丽菊、波斯菊、地贝菊、凤凰振羽、风铃凤舞等。通常从9月15日开始,各类菊花依次开放,“十一”黄金周期间全部进入盛花期,种植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延长花期,花期可一直持续到10月15日左右。</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我们把全天的时光都留给了赏花。昨晚特意和大家说好了睡个自然醒,可一大早小丁就按捺不住——9点不到就推着车下楼,念叨着要去吃早餐、赶去看花。我赶紧在微信里叫住她,让她把车先推回楼上,总算按捺住了这股“赏花急”。</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我们把全天的时光都留给了赏花。昨晚特意和大家说好了睡个自然醒,可一大早小丁就按捺不住——9点不到就推着车下楼,念叨着要去吃早餐、赶去看花。我赶紧在微信里叫住她,让她把车先推回楼上,总算按捺住了这股“赏花急”。</p> <p class="ql-block">博览园大门免票入场,可里面的各个小场馆却要单独收费。我们直奔此行的目标——秋菊场馆,花25元买了门票后便一头扎了进去。这片菊花园占地约40乡亩,一眼望不到边。</p> <p class="ql-block">菊花颜色丰富,黄的如金子般绚烂,白的如雪花般高洁,紫的如晚霞般朦胧,红的如火焰般耀眼,还有雪青色、绿色等少见颜色的菊花,整个菊圃如同一块巨大的调色板。花瓣层层叠叠像蓬松的绣球,有的纤细修长似飞舞的丝带,争奇斗艳的模样让人挪不开眼</p> <p class="ql-block">我们拿着手机、相机在花海里穿梭,一会儿蹲在花丛边和单朵菊花合影,一会儿站在花田小径上拍全景,各种姿势摆拍不停。从上午10点进园,不知不觉就玩到了1点40分,若不是肚子饿得咕咕叫,大家还舍不得挪步——若没有时间限制,真不知要在这片花海里待到何时才肯离开。</p> <p class="ql-block">午饭吃得简单,一碗面、几碟小菜匆匆解决。放下碗筷,我们又马不停蹄地往新疆大剧院赶。并非为了看剧,只是听说这里的建筑极具特色,像一朵绽放的雪莲花,是必打卡的地标,自然要去凑个热闹,给这趟赏花之旅再添一张特别的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赏花赏景后老师与我们说再见,停留在了昌吉,我们骑行小分队又少了一人,明天只有5人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10月4日,天刚破晓,金灿灿的阳光便铺满大地。我们一行五人踩着晨光,蹬上自行车踏上回程路。虽是大晴天,可连日降温让风里带着凉意,好在几日骑行已让我们习惯了这份清冷,加上一路小顺风,行程比预想中顺畅些。</p> <p class="ql-block">去昌吉时,我们沿312国道径直绕过呼图壁;返程时,特意绕进县城转了一圈。街道两旁的绿树与错落的建筑相映,倒也别有一番小城韵味。下午四点,我们提前抵达石河子——原计划在此落脚,可大伙儿看着天色尚早,便临时决定再赶40公里,到沙湾住宿。</p> <p class="ql-block">我点头应下,队伍随即向沙湾出发。老倪、老张和老于骑在前面开路,我陪着小丁在队尾收尾。没走多远,小丁突然停下车,原来后胎被扎破了。我赶紧让她推着车到路边宽敞处,一边拿出工具准备换胎,一边给前面三人发消息说明情况。老于很快折返,和我一起帮小丁换内胎,老倪也随后赶到。</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把内胎换好,意外却再次发生——自行车飞轮突然掉了下来。我们三人围着飞轮琢磨半天,愣是摸不透安装原理,只好放弃挣扎,联系车行救援。货拉拉来把小丁和她的车接走后,我们靠着企查查上的车行注册地址导航,到了地方却发现根本不是。小丁发来车行给货拉拉的定位,我们又赶了7公里多,结果还是找错了地儿。直到拨通小丁电话,跟着她发的实时定位,才终于找到车行。</p> <p class="ql-block">一问才知道,飞轮本就没坏,只是我们不懂安装技巧。等折腾完这一切,天色早已暗下来,时钟指向晚上七点。看来,这石河子是注定要多留我们一晚了,真是应了那句“人不留人天留人”。</p> <p class="ql-block">10月5日,我们迎着晨雾从石河子出发,开启本次骑行的最后一程。从石河子到安集海的国道上车流密集,道路又窄,本以为要耗费不少时间,好在天公作美,晴天里伴着小顺风,正午12点便顺利抵达安集海。</p> <p class="ql-block">简单吃过午饭,刚走出饭馆就见天色骤变——阴云迅速铺满天空,太阳早已没了踪影。老张瞧了瞧天,宽慰大家:“看这架势不像要下雨,放心骑。”离开安集海,我们转入乡间小道,耳边哼着《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无车的田埂边畅快骑行。只是乡间岔路多,我便叮嘱大家保持相近速度,避免走散。</p> <p class="ql-block">过了几道岔路进入主道,小丁因不认得路骑到了前面。其他三人都走过这条路,我便放心去追小丁,老于紧随其后。在一处三叉路口追上她时,她正要拐向错路,我急忙喊住,她才调转车头回到正途。可等我回头,却发现只有老于跟着,忙问其他两人去向。“在后面呢。”老于说。我想着他俩熟路,便带着两人往开干齐方向骑。</p> <p class="ql-block">没骑多远,老张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没追上你们,可能走错路了。”我让他们开导航。等我们到了开干齐,老倪又发来消息要定位,让我们等他俩汇合。可几分钟后,老张再次来电:导航在村里失灵,他俩顺着路往南走,竟误打误撞到了G312国道。我们本是为绕开大车才走小道,这下倒好,他俩又绕回了国道。</p> <p class="ql-block">最终,我们各自按路线前行,顺利完成了五天的十一骑行计划。晚上看到群里五人依次报平安到家,这场有小波折却满是回忆的骑行,才算真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本次骑行虽在最后一日因乡间岔路多、导航失灵出现小插曲,但团队成员彼此照应,及时沟通调整路线,最终全员平安完成5天行程。这场骑行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让我们在互助中收获了难忘的同行记忆。</p> <p class="ql-block">10月1日清晨,我从乌苏市出发,车轮碾过带着露水的柏油路,朝着昌吉的菊花海进发。出发时天朗气清,远处的天山轮廓清晰,我以为这会是一场伴着秋风与阳光的惬意旅程,却没料到接下来的五日里,风雨与惊喜会交织成这段骑行最独特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晨7点,雨声淅沥,众人劝住欲冒雨出发的老倪。10点雨转毛毛雨,吃过早餐后,虽路面积水,大家仍向昌吉进发。出发后凉意袭人,气温骤降,我因备有厚衣、棉手套和雨鞋套未遭罪,老倪因戴半指手套冻得搓手,幸遇小店买得厚手套,不少骑友则鞋被积水打湿。后天气转好,路面渐干。离昌吉15公里时,老崔接家人电话后乘车离开,队伍缩为6人。最终顺利抵达昌吉,入住地位置绝佳,对面是亚洲中心,距美食街1公里、赏菊地8公里,为这趟雨天骑行画上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第三日早餐后,当我骑到8公里时,眼前的景象突然变得明亮起来,当走进昌吉农业博览园菊花场所,成片的菊花在田野里绽放,黄的像暖阳,白的像初雪,粉的像云霞,风一吹,花海翻涌着波浪,空气中满是清甜的香气。我摘下头盔,任凭阳光洒在脸上,之前几日的疲惫、寒冷与狼狈,仿佛都被这片花海温柔地抚平了。我在花田间慢慢走着,看着蜜蜂在花瓣上采蜜,看着游客们举着手机拍照,突然明白,那些在路上遇到的雨、冷空气、扎胎和迷路,都不是阻碍,而是为了让这一刻的美好显得更加珍贵。</p> <p class="ql-block">10月4日破晓,我们五人沐着金阳踏上回程。虽风裹凉意,但小顺风加持,行程比预想顺畅。返程时特意绕进呼图壁县城,绿树与建筑相映,别有小城韵味,下午四点提前抵石河子后,又临时决定再赶40公里往沙湾。行至半途,小丁后胎扎破,我与折返的老于、老倪一同帮她换胎。刚换好内胎,飞轮又意外脱落,三人琢磨无果,只好联系货拉拉送小丁和车去车行。我们依企查查地址导航却找错地,再按车行给的定位赶7公里仍不对,最终靠小丁实时定位才抵达。这日的回程,有顺遂时的惬意,也有扎胎、飞轮故障、寻路波折的插曲,让这段骑行更添几分难忘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10月5日,我们沐晨雾从石河子出发,虽石河子至安集海国道车流密、道路窄,但晴天伴小顺风,正午12点便抵达。午饭后天色骤变,阴云密布,老张宽慰众人不像下雨。转入乡间小道,我们哼歌畅快骑行,因岔路多,我叮嘱大家保持速度防走散。过岔路入主道,小丁骑到前面,我与老于去追,在三叉路口及时喊住欲拐错路的她。回头却不见另两人,虽知他俩熟路,仍带小丁、老于往开干齐骑。不久老张来电称走错路,老倪后来也要定位。最终老张、老倪因导航失灵误回G312国道,我们各自按路线前行,完成五日骑行。晚群里五人报平安,这场有波折却满是回忆的骑行,圆满落幕。</p> <p class="ql-block">五日骑行,从乌苏到昌吉,全程200多公里,有风雨交加的狼狈,有意外频发的窘迫,却也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终见花海的惊艳。这段路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在雨中控车、如何快速换胎,更让我懂得,所谓旅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在风雨中坚持,在困境中寻找光亮,最终在抵达时,收获一份独属于自己的感动。当我骑着车往回走时,夕阳洒在身后的花海与道路上,我知道,这段带着风雨与花香的记忆,会永远留在我的骑行故事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