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悔铭

山东人

<p class="ql-block">读《六悔铭》,悟人生无憾之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北宋名臣寇准的《六悔铭》,以短短四十二字道尽人生六大悔事,字字如镜,照见世人常犯的过失,更指引着我们追寻无憾的生活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官行私曲,失时悔”,警示为官者当坚守公心。若在其位却谋私利,用权力交换人情、用职责谋取私欲,等到东窗事发、失去权位时再追悔,早已为时晚矣。古往今来,多少官员因一念之差偏离正道,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悔”字背后,是对初心的背弃,更是对责任的漠视。而坚守公心者,如包拯、海瑞,虽历经风雨,却能留名青史,无需承受这份“失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富不俭用,贫时悔”,道出财富积累与使用的真谛。有些人在富裕时挥金如土,将钱财耗在无意义的享乐中,从不为未来打算。可世事无常,一旦家境衰败、陷入贫困,看着空空的钱袋、窘迫的生活,才想起当初的挥霍,悔恨便如潮水般涌来。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府,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因奢靡无度最终走向败落,那些昔日的纨绔子弟,也只能在贫困中咀嚼“富不俭用”的苦果。反观那些懂得节俭的人,即便财富不多,也能合理规划,在变故来临时从容应对,免去这份“贫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艺不少学,过时悔”,强调学习技能要趁早。年少时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可许多人却沉迷玩乐,将“以后再学”挂在嘴边。等到年岁渐长,或是遇到需要技艺支撑的机会时,才发现自己两手空空,想再学习却力不从心——眼睛花了、精力差了,学习效率远不如前,这时的悔恨,满是对青春虚度的惋惜。就像有人年轻时热爱绘画,却总以“没时间”推脱,等到退休后想重拾画笔,却发现手抖了、灵感也淡了,只能对着空白的画布叹气。而那些年少时便专注学艺的人,早已将技能内化为自身优势,在人生的舞台上大放异彩,无需面对这份“过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见事不学,用时悔”,提醒我们要保持学习的敏锐度。生活中处处是学问,身边人的处事智慧、工作中的新方法、社会中的新趋势,都是值得学习的内容。可有些人总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对眼前的知识视而不见。等到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需要这些知识解决时,才懊恼当初没有用心学习。比如在工作中,看到同事用高效的软件处理数据,却懒得请教学习,等到自己接手类似任务,只能熬夜手动整理,这时才后悔当初的懈怠。那些善于观察、乐于学习的人,总能从身边事汲取养分,在需要时信手拈来,自然不会有这份“用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醉发狂言,醒时悔”,告诫我们要克制言行、保持清醒。酒酣耳热之际,有些人容易放松警惕,说出伤人的话、承诺办不到的事,甚至做出荒唐的举动。等到酒醒之后,回想起自己的言行,或是面对他人的指责,或是因无法兑现承诺而尴尬,悔恨便油然而生。就像有人在酒桌上与朋友争执,口无遮拦说出刻薄的话,酒醒后看着破碎的友谊,满心都是愧疚与后悔。而懂得克制的人,即便饮酒也能保持分寸,不轻易失言、失态,自然能避免这份“醒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安不将息,病时悔”,凸显健康的重要性。在身体康健时,许多人肆意消耗健康——熬夜工作、暴饮暴食、缺乏运动,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可当疾病突然降临,躺在病床上忍受痛苦,看着自己虚弱的身体,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爱惜。就像有人长期熬夜加班,最终患上重病,在病床上才明白“健康没了,一切都没了”的道理。而懂得劳逸结合、珍爱身体的人,会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让健康成为人生的坚实后盾,不必承受这份“病时之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悔铭》虽历经千年,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是要我们沉浸在“悔”中,而是要我们以“悔”为戒,在当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守公心、俭用度、早学艺、善学习、慎言行、惜健康。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留遗憾,活出真正的从容与笃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