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際再登英雄之艦

海哥贺国海

<p class="ql-block">166導彈驅逐艦停靠在重慶建設碼頭,供遊客參觀。</p> <p class="ql-block">中秋的風從江面吹來,帶著一絲涼意與水汽,輕輕拂過停泊在建設碼頭的166導彈驅逐艦。這艘曾馳騁海疆的英雄之艦,此刻靜靜佇立在嘉陵江畔,像一位卸下征衣的老兵,在節日的暖陽中接受人們的敬意。甲板上人影穿梭,有孩子踮著腳看炮塔,有老人緩步沿著欄杆前行,還有人仰頭凝望那高聳的雷達塔,彷彿想聽見它曾經捕捉過的遠方訊號。艦身斑駁的塗裝下藏著歲月的痕跡,而今掛起彩旗,竟也染上了幾分節日的喜氣。</p> <p class="ql-block">駕駛臺及首炮</p> <p class="ql-block">我沿著金屬梯登上前甲板,腳步踏在冰冷的鋼板上,發出沉實的回響。駕駛臺巍然聳立,前方是巨大的首炮,炮口朝天,依舊保持著警戒的姿態。它曾指向風暴與敵情,如今對著的是藍天與橋影。一名導覽員說,這門炮在服役時一聲令下能撼動海浪,我雖未親歷,卻能在這靜默中感受到某種沉澱下來的力量。中秋的陽光灑在炮管上,映出一道銀亮的光,像是時間為它披上的新衣。</p> <p class="ql-block">雷達天線</p> <p class="ql-block">雷達塔像一座精巧的金屬花冠,頂著數個碟形天線,靜靜守望四方。一名穿軍裝的技術員模樣男子站在塔下,手中拿著筆記板,目光專注地掃過設備。他或許是當年操作這套系統的人之一,如今回來看看老夥伴。風吹動他的衣角,也吹動塔頂的小旗,那面紅旗輕輕翻飛,像在低語著過往的巡邏夜、颱風天、無線電裡斷續的呼喚。這座雷達曾掃過無數海平線,而今天,它掃過的是岸上歡笑的遊客與遠處城市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陽光從右側斜照而下,為艦橋鍍上一層金邊。我站在艦體下方仰望,只覺這龐然大物竟有種莊嚴的美感——天線林立如森林,紅旗在頂端飄揚,金屬結構在光下閃爍著冷峻又溫柔的光。它不再出征,卻仍挺立如初。中秋的風裡,彷彿有海浪的氣息、柴油的餘味,還有某種說不清的忠誠,沉沉地浮在空氣中。</p> <p class="ql-block">導彈發射架</p> <p class="ql-block">那組潔白的導彈發射箱靜靜佇立在甲板中央,像一排沉默的守衛。箱體上標著「三聯裝7424型」,字跡工整而冷峻。幾面小彩旗掛在支架上,隨風輕晃,為這份肅穆添了一點人間煙火。我走近時,一名小男孩伸手想摸又不敢,最後只輕輕碰了下欄杆,笑著跑開。這一刻,武器不再是威懾,而是歷史的見證者,是父輩口中的傳奇,是孩子眼裡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救生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艦身中段,兩艘銀灰色救生艇懸掛在吊架上,漆色依舊鮮亮。一位穿紅外套的遊客站在下方拍照,背景是遠處的紅橋與城市天際線。這畫面奇妙地融合了過去與現在——一邊是戰備的痕跡,一邊是和平的日常。我忽然想,這些救生艇從未真正用於生死關頭,或許正是這艘艦最幸運的事。它完成了守護的使命,卻未曾經歷最殘酷的考驗。</p> <p class="ql-block">艦上留影我穿紅上衣站在甲板中央,笑得坦然。背著包,戴著帽子,像極了我們身邊任何一位愛旅行的普通人。可就在這一刻,與身後的軍艦構成了一幅特別的畫面——一個平凡人站在不凡的歷史之上,用微笑完成一次跨越時空的致意。中秋是團圓的日子,或許是在為某位曾服役的親人,留下這份遙遠的紀念。</p> <p class="ql-block">我戴墨鏡抓著欄杆,遠眺江面。紅橋橫跨天際,城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我站著,像在感受這艘艦曾有的顛簸與寂靜。聽見有人輕聲說:「爸,我帶你看看你常說的那艘船。」風把話吹散了,但我記住了那一刻的安靜與深情。</p> <p class="ql-block">遠眺166導彈驅逐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堤岸遠望,整艘艦沐浴在秋陽之中,彩旗飄揚,倒影在江面微微晃動。孩子們在岸邊奔跑,老人坐在長椅上喝茶,城市依舊忙碌。這艘艦不再屬於戰風鬥浪的歲月,而是成了記憶的坐標、城市的風景、節日裡的一抹莊重。中秋的月亮還未升起,但江上的光已如銀屑灑落,彷彿為這位老兵輕輕蓋上一層溫柔的被。</p> <p class="ql-block">視頻</p> <p class="ql-block">(無內容,保留標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