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游边记一一一大美新疆游之人文篇

嘉木轩工作室

<p class="ql-block">刀郎的一首二OO二年的一场雪一夜间传到了大疆南北,让神秘的新疆添上了一缕绚丽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停靠在八楼的2路公共汽车…,这里的八楼实际上是一个宾馆。</p><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八楼的名称来源于1959年建成的新疆昆仑宾馆,因其为当时乌鲁木齐最高建筑且共八层,被市民称为"八楼"。该宾馆承担重要接待任务,建筑风格独特,入选第九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2004年,刀郎的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提到"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使八楼的名称更加广为人知。</p><p class="ql-block">八楼公交站和2路公交线路因此成为游客感兴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建筑风格融合伊斯兰文化,具有浓郁西域风情。步行街上有新疆特色工艺品、服饰和首饰,每日还有歌舞表演。美食街提供烤包子、抓饭等特色美食,并设有宴艺大剧院等场所。</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巴扎不仅是购物娱乐场所,更是体验新疆文化、购买特产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想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欣赏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舞蹈是最直接的途经。新疆民族众多,除汉族以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人口位列前五。新疆的民族乐器特别多,以下介绍的就是代表这五个民族的常见乐器。</p><p class="ql-block">冬不拉,都塔尔,弹拨尔,热瓦普,卡龙琴</p> <p class="ql-block">龟兹市,原名库车县,位于阿克苏东部,塔里木盆地北缘,面积14528.74平方公里,人口50万(2010年)。</p><p class="ql-block">库车王府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老城区,始建于1759年,融合中原、伊斯兰、维吾尔和俄罗斯建筑风格,占地4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后一位王爷达吾提·买合苏提的故居</p> <p class="ql-block">库车王府全称为“库车世袭回部亲王府”。“回部亲王”就是“维吾尔王”,统领着天山南部维吾尔族的大部。是新疆库车县的一座古老宫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王府。</p><p class="ql-block">库车王妃热亚南木·达吾提末代库车王的第五任妻子,目前仍在世并居住在新疆库车王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始建于公元3世纪,公元7-8世纪鼎盛,8-9世纪停建,236个洞窟现存约4000平方米壁画,融合犍陀罗艺术风格,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新疆拜城,曾经是历史上龟兹国所在地,因此,克孜尔石窟在建筑上、塑像和壁画特点上,都显示了特有的古龟兹风格和地方习俗,成为研究我国早期石窟技术和艺术发展状况,以及我国佛教史和古龟兹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p> <p class="ql-block">克孜尔石窟的艺术成就集中地反映在为数众多的“支提窟”里,这是一种供养佛像做礼拜用的石窟。有两种窟形:一种是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的方形窟。另一种是窟内带塔柱( 堵婆)的中心柱窟。目前存有的壁画大部分集中在中心柱窟中。因其型制有别于其它地方的佛教建筑,故特以龟兹格调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因为早年伊斯兰教进入南疆取代佛教,大部分彩塑遭到破坏,后来又被外国人盗劫,这些洞窟中,除了74个窟内的壁画保存的较好外,其它窟内的塑像都只剩残躯或被毁。</p> <p class="ql-block">喀什市(维吾尔语:قەشقەر شەھىر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下辖县级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市境东西部均与疏附县接壤,北倚古玛塔格山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毗邻。</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p><p class="ql-block">古城是一座开放式旅游景区,也是维吾尔族居民的生活区,集中展现了维吾尔族居民家庭生活、民族风情、传统手工艺、风味美食”。</p> <p class="ql-block">每天上午10:30,在喀什古城东门,都会举办一次正式、隆重、欢乐的开城仪式。</p><p class="ql-block">20分钟的歌舞和情景剧,将喀什古城2000多年的西域历史、民族发展和文化艺术等地域人文特色,用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刀郎舞、哈萨克族冬不拉弹唱等艺术形式,鲜活、生动、别致地展示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p> <p class="ql-block">为了看东门的开城仪式,早上吃了早饭就打车去了东门,结果还是有点晚了,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了开城仪,但由于站的位置有点靠后,前后左右都是人。</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很大,分东、西两大区块,城市肌理街巷众多,交叉纵横,游览时容易迷路,</p> <p class="ql-block">东区:</p><p class="ql-block">古城东门——空中花园——铁业公社——买买提的老房子——喀什古城药茶馆——印像一条街——耿恭祠——汗巴扎。</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一个网红打卡点,昆仑塔巷:提供观赏昆仑塔的最佳视角。</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园正门,空中花园: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建筑风格吸引游客。</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园后门</p> <p class="ql-block">专门销售新疆的传统乐器</p> <p class="ql-block">买买提大院</p> <p class="ql-block">铁业公社</p> <p class="ql-block">坎土曼(kantuman),又名砍土镘,是中国新疆少数民族的一种铁制农具,由木柄和铁头构成,木柄长约100-120厘米,铁头呈盾形,重2-5公斤,具有锄地、挖土、挖渠等用途,象征新疆各族人民的劳动智慧。</p> <p class="ql-block">旧货市场</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游客服务中心,也是个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买买提的老房子:体现当地传统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古城西区</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族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属于维吾尔族人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p> <p class="ql-block">高台民居被中外游客誉为“维吾尔族活的民俗博物馆”。是喀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所在。高台民居既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绝佳场所,也是维吾尔族美化环境、雕刻与绘画艺术的殿堂。</p><p class="ql-block">房屋是用泥巴和杨木搭建而成的。木头去枝之后,没有刨削加工,直接用来架构和支撑屋顶、阁楼和阳台。整个街区看上去都是晃晃荡荡、松松垮垮的。但据说这里的房子都很牢固,许多房子都已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葫芦文玩</p> <p class="ql-block">土陶制品</p> <p class="ql-block">香妃园,一个名字里就蕴含着无尽遐想的地方。提及香妃,相信大家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位身带异香、翩翩起舞的传奇女子。她其实并不只是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而是确有其人,而且是乾隆时期的容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以“伊帕尔罕”之名闻名于世,意为“香姑娘”。</p> <p class="ql-block">喀什香妃园,原来香妃不是传说,这里不仅是她故里,还有她的墓地</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是连接中国与阿富汗的狭长地理通道,全长约400公里(中国境内10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属高寒山区,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为中阿间的"隔离带"。</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曾是欧亚大陆地区上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是华夏文明与印度文明、中亚文明、波斯文明和欧洲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东晋高僧法显、大唐高僧玄奘和西域佛经汉译创始人安世高(安息高)都曾经过这里,去古印度(天竺)研究佛法。</p> <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长约400公里,其中在中国国境内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3至5公里,最窄处不足1公里;其余300公里在阿富汗境内,最宽处约75公里。</p> <p class="ql-block">莎车县名因汉莎车国得名。光绪九年(1883年),置莎车直隶州,州治莎车,领辖叶城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直隶州升为莎车府,隶喀什喝尔道。莎车本府即今莎车县前身。</p><p class="ql-block">莎车县也因古莎车国而得名。当下,莎车是中国著名的“巴旦木之乡”,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二木卡姆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叶尔羌汗国王陵</p> <p class="ql-block">十二木卡姆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当您亲耳聆听十二木卡姆的演奏时,一定会被那美妙的音乐深深打动。十二木卡姆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表达形式,更是莎车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莎车加满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莎车县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和军事重地,中国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在此交融,境内叶尔羌汗国王陵、莎车加满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二木卡姆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p> <p class="ql-block">莎车县是中国最大的巴旦姆生产基地,莎车巴旦姆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誉为“中国巴旦姆之乡”</p> <p class="ql-block">和田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东傍玉龙喀什河与洛浦县毗邻,西临喀拉喀什河与墨玉县、皮山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印度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接壤,东南与西藏自治区相接,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与阿瓦提接壤。</p> <p class="ql-block">和田,旧称“和阗”,一说系藏语,意为“玉邑”。一说为印地语“栅栏”、“牲畜圈”,或“碉[diāo]堡”之意。《大唐西域记》称瞿萨旦那,系梵语“地乳”之意。1959年将和阗简化为和田。</p> <p class="ql-block">和田玉、和田红枣是和田的名片。</p> <p class="ql-block">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北坡冰川,因盛产白玉被称为白玉河。</p><p class="ql-block">同行的朋友在玉龙河寻找和田玉</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p><p class="ql-block">中国人喜玉,和田玉质地温润、文化浓重;体如凝脂,温润细腻。千百年来,于中国文化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惊艳着岁月。君子如玉,温润而泽;佳人似玉,碧玉玲珑。</p> <p class="ql-block">和田夜市名不虚传,多次上央视。走进夜市,美食香气扑面而来,夜市上微微燃烧的木炭、滋滋作响的红柳烤肉、热气腾腾的鸽子汤、香甜可口的酸奶粽子、烤鹅蛋、烤鸵鸟蛋,烤包子、烤全羊等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于田县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下辖的一个县,</p><p class="ql-block">于田县属暖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南部山区为半温润气候区;中部平原为暖温干旱气候区;北部荒漠为极端干旱沙漠气候区。</p><p class="ql-block">境域内已知野生动物达201种,因纬度跨度大,有多种珍贵野生动物,主要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雪豹、藏羚羊、雪鸡、野骆驼、鹅喉羚(黄羊)等。</p> <p class="ql-block">罗布人村寨,是新疆最古老的土著居民罗布人的村寨,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边缘、尉犁县墩阔坦乡境内。</p> <p class="ql-block">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其民俗、民歌、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罗布人和蒙古族等其他游牧民族一样,逐水草而居。有所不同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是以游牧为生,而是以捕鱼和狩猎为生。</p> <p class="ql-block">长寿是罗布人的一大特点,由于他们世居于较为偏僻的罗布泊地区,远离环境污染,百岁老人甚多。虽然老态,但是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清楚,性情乐观、豁达、豪放,仍可闻乐起舞,纵情歌唱。</p><p class="ql-block">罗布人没有货币概念,只是物物交换。罗布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差,但是他们的适应能力极强,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靠罗布泊水域和周围的湿地及其原始胡杨林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从罗布人家居住的环境看,大自然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p><p class="ql-block">罗布人家逐水而居,处在沙漠的边缘地带。是塔里木河流经的地带,有水则有绿洲。是沙漠中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在罗布人村寨,你可以徒步在大沙漠中,脚踏千年的风沙,感叹时空斗转星移中,是否有着一种黄沙淘尽英雄的感觉。</p><p class="ql-block">你也可以骑上骆驼,感受丝绸之路驼铃声声中,仿佛你就是那其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罗布人村寨的长寿门</p><p class="ql-block">走过长寿门,寓意着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以八楼的2路汽车及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歌曲做为大美新疆游之人文篇的结尾,以首尾呼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