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 l 病号饭

张健

<b>作者:张健 美篇号:31934564<br><br>原标题:【茶书轩】一人一茶,挺好·系列三十五 —— 今天中秋,刷到“部队病号饭”短视频:一碗热粥卧溏心、几缕软面撒葱花;本是中秋盼月饼,这碗病号饭却成军营暖,成了老兵心底最柔的中秋印记</b><br> <b>前言:</b>晚上,坐在阳台上,泡杯龙井,尝着月饼遥望月亮。看着“部队病号饭”的短视频,勾起当年中秋在部队的往事。中秋是盼月饼的日子,军营却无月饼可寻,连赏月也难。可生病时那碗病号饭——粥卧溏心、面撒葱花,朴素无华,却裹着比月饼更暖的军营温度。如今褪去戎装,许多过往在时光里渐淡,唯有今晚忆起这碗“中秋月饼替代品”,心底仍泛起柔软暖意。于是打开电脑敲下这些字,把藏在记忆里的这份中秋暖,轻轻与朋友们分享。 老兵说,部队病号饭的粥,不是敷衍的“白粥煮开花”。米要提前泡软,慢火熬到米粒开花、粥水黏糊,最关键是碗底卧着的溏心蛋:火候掐得刚好,蛋壳一剥就掉,蛋白嫩得像云朵,蛋黄裹着琥珀色流心,勺子轻挖便缓缓淌出。喝时不用额外加糖,蛋香混着米香在嘴里散开,每口都绵密温热,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像给五脏六腑盖了层暖毯,连头晕脑胀的不适感都淡去大半,呼吸都似顺畅些。这碗粥,成了那年中秋我没有月饼时,最暖心的慰藉。 到部队已半年,浙北山区晚上已有寒意。中秋前夕夜里去山坡站岗着了凉,回宿舍就犯胃病疼得缩在被窝里。第二天早上,卫生员来询问并开了病号饭条。一会,炊事班长端着搪瓷缸来,掀开盖子,热粥香气直飘。他站在床边看我小口喝,轻声说:“这蛋多焖了两分钟,流心不烫嘴。”我喝到最后剩点蛋黄,他笑着打趣:“别浪费,这是咱炊事班的‘中秋暖胃秘方’。”这是我在部队中秋没月饼时,吃到的第一碗病号饭,一整天胃里都暖烘烘的。 据说,部队病号饭的面条,讲究“软而不烂”。面条选细挂面,水开后下锅煮到浮起,再焖半分钟,捞出来过遍温水,嚼着软滑不粘牙。汤是最简单的清汤,只放少许盐和几滴香油提味,最后抓一把刚切的葱花撒进去——不是蔫掉的干葱,是炊事班小菜园种的小葱,翠绿发亮还带新鲜劲,一进碗香气立马飘出。挑一筷子面条,裹着葱花和香油的鲜,入口清爽不腻,连碗底的汤都舍不得剩。这碗面,成了又一年中秋没有月饼时,最贴心的陪伴。 第二年,我从步兵连调入警通连当技工。部队在山区,白天常停电,维修器材只能趁晚上,时间一长肚子就饿。中秋节晚上,为修设备熬到半夜,胃疼得厉害。技师李玉仁见状便去炊事班找人下碗面。一会,炊事班长许民强端着一碗面来了。他说,“这面煮得软乎,你快吃。”我没胃口,却硬着头皮吃了大半碗,软滑的面条顺着喉咙下去,胃竟不疼了。班长站在旁边,还不时问“要不要再加点”。那碗面的香气,比中秋月饼更让我记到现在。 在部队那些年,渐渐明白病号饭的暖,从来不止于食物本身,更在于它替月饼填补了中秋的空缺。它藏在炊事员凌晨五点守着灶台熬粥的身影里,藏在战友端面时掌心护着碗底、生怕洒了热汤的动作里,也藏在炊事班长看着你吃完才离开的叮嘱里。一碗病号饭递到手上,烫手的不只是搪瓷碗沿,还有背后沉甸甸的心意——知道你中秋盼月饼却没有,特意做得清淡软和,甚至记得你不吃香菜没有放。这份暖,融进每一口饭里,比中秋月色更入心。 入伍第四年,我调入炮兵连任文书。由于没有食堂,常年蹲着吃饭,我的胃病常犯。每次胃不舒服,卫生员张勇都会及时开病号饭条,热汤面总能准时送到床前。可这年中秋节,我没有吃到病号饭。卫生员和我说:“文书,你胃病好多了,今天别吃病号饭了。”说着,他把自己的中秋加餐包子掰了一半递给我。我拿着还带温度的包子,胃里暖融融的,心里更热得发烫——原来军营里的中秋节,没有月饼,包子、病号饭都能化作贴心心意,暖透人心。 离开部队,常怀念部队。有年中秋,我试着复刻当年的病号饭,买好米慢熬粥,掐着时间煮溏心蛋;选细挂面煮得软滑,切新鲜葱花撒香油。可无论怎么调试,入口总少了点当年味道。后来才懂,缺的不是食材,是军营里独有的中秋温度,是那份没有月饼时的特殊慰藉。那碗病号饭,是我们脆弱时最实在的安慰——哪怕中秋再想家,想起它就心里踏实。它没军功章耀眼,却像颗暖糖藏在记忆里,每到中秋,暖意就顺着回忆漫上来,悄悄甜到心底。 疫情期间的中秋节,我肺部不适,住院后没胃口,叫家人煮了碗粥,也卧了个溏心蛋。我喝着粥,突然想起部队的老班长站在床边看我喝中秋病号饭的样子。出院后,我终于找到他的电话,跟他说“我现在喝的粥没在部队时的香,少了当年中秋没月时的味”。老班长在电话里笑:“不是粥不香,是当年中秋看你喝粥的人不在身边。”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月亮,才明白那碗病号饭早成心底最柔的印记,刻着我们最难忘的、没有月饼的军营中秋。 <b>结语:</b>离开部队后,过了许多中秋节、去了不少地方、吃了些山珍海味,也尝过各种口味的月饼,却再也找不到像部队病号饭那样的暖意。那一碗简单的粥、一碗朴素的面,在没有月饼的中秋,藏着战友的牵挂,裹着部队的关怀,是我军旅生涯里最珍贵的“治愈良药”。战友们,不知你们那时的病号饭有啥独家配方?是加了特殊的香油,还是有专属的咸菜搭配?盼着能听一听你们的故事,再回味一次属于我们的、没有月饼却满是温暖的军营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