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大管家”的成长笔记:班长的“治班”小智慧 前言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在青春的班级坐标系里,班长是连接“我”与“我们”的重要支点。本次采访,我们将对话班长弓诗婷,走进她在班级管理中的真实日常——那些平衡纪律与个性的巧思、化解误会时的真诚沟通、协调学业与工作的努力,以及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轨迹,都藏着一名学生干部对“让班级更好”的较真与热忱。透过她的故事,我们不仅能看见班长岗位上的责任与付出,更能触摸到一个集体里“彼此理解、共同生长”的温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份属于青春与责任的答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u>采访对象</u></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u>班长弓诗婷</u></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u>采访成员——乘风破浪小组</u></i></b></p> 问题一 <p class="ql-block">1. 刚当班长时,你觉得最难上手的班级管理任务是什么?是怎么一步步找到解决方法的?</p> <p class="ql-block">刚当上班长的时候,很难让同学们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安静,老师开会时通常会占用2~3节课的时间,经过我的思考之后,我觉得可以在他们吵闹时留出三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从吵闹变成自觉安静,这也就像一个预热阶段,让他们接下来更好地进入安静的状态。</p> 问题二 <p class="ql-block">对比刚上任时,现在的你在处理班级事务上,心态或方法上有哪些明显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其实心态上面会有很大的转变,因为当时选举班长的时候,是通过同学们的推荐选举的,当时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会觉得非常的手足无措,也会感到很有压力,觉得自己可能不会做得很好,当时遇到的事情,可能心里就感觉我不行,但是在经过一年与同学们的相处,和在不同事情的磨练之中,我的心态从我不行,变成了我一定可以,遇到事情之后可以学会迎难而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方法上面,一开始我觉得自己处理问题,喜欢独立去完成,但这样的方法不够高效,但是现在我学会了与同学们进行协商与班干部进行商讨,然后对班级的一些方面进行改进,所以在方法和心态这一方面,在一年之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p> 问题三 <p class="ql-block">你觉得一个靠谱的班长最需要具备哪两种能力?你是通过哪些具体做法让同学们慢慢信任你愿意配合班级工作的?</p> <p class="ql-block">成为一名靠谱的班长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种能力是:组织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在平时组织活动之中,我会先让同学们进行发表意见然后对他们的意见进行收纳整理,最终在提取出最适合的意见之后,我会先列出来,让他们进行选择。再将情况上报同时再出现矛盾我会先让双方冷静在私下单独询问一方面维护了他们自尊心一方面使事情得到很好的解决。</p> 采访记录 活动感悟 <p class="ql-block">班长采访活动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与班长的深度交流,让我们对“责任”与“成长”有了更鲜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班长说起刚上任时的窘迫——为了让吵闹的同学安静,她摸索出“三分钟预热”的巧思;为了组织好活动,她从手足无措到学会“先私下攒想法、再拆分工”。原来,那些看似自然的班级秩序背后,藏着班长把“难题”变成“解法”的用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触动我们的是班长的蜕变轨迹。从最初被推选时的手足无措、总觉“我不行”,到如今能坦然说出“我一定可以”,这份心态的转变,让我们看见成长的真相:所谓“靠谱”,从不是天生的能力,而是在一次次“硬着头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压力磨成了迎难而上的勇气。而她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从“独自硬扛”变成“和同学协商、与班干部研讨”,这份从“自我”到“共力”的转变,让我们明白班级管理从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群人的“同心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长让同学信任的细节也格外温暖:组织活动时先听大家想法,再把意见整理成选项让所有人参与选择;遇到矛盾时,先护着同学的自尊心,再私下单独沟通。这让我们懂得,“靠谱”的底色从不是“命令式”的强硬,而是“贴着心”的真诚——你把同学的想法当回事,把他们的感受放心里,自然能收获满溢的信任与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采访也悄悄改变了我们对班级的认知:好的班级从不是某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有人愿意把“我不行”变成“我来试试”,有人愿意把“你的想法”变成“我们的行动”。往后,我们也更愿意主动参与班级事务,因为我们明白,热热闹闹又井井有条的班级,需要每一个人把“别人的用心”,变成“自己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b>编辑:聂浩宇 李甜</b></p><p class="ql-block"><b>图片:冯笑笑</b></p><p class="ql-block"><b>记录:祁政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