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关河朗俊望山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关俊山水画的姸雅浑厚之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文:李 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关河朗俊望山月”一语,看似有所拼凑,实则意在点出岭南当代山水画家关俊的艺术风格与师承渊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作为关山月先生的重要传承者之一,关俊的山水画在当代岭南画坛独具一格,形成了“姸而清雅,朗而浑厚”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既深得关山月先生五六十年代艺术精髓之三昧,又在新时代语境下实现了自我风格的形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毋庸讳言,关俊山水画的艺术基因,源自关山月先生的艺术沃土。上世纪七十年代,年少时常伴关山月先生左右的关俊,无疑深受关山月艺术环境的耳濡目染。关山月先生的作品,在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基石上,融入了鲜明的时代气息与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笔墨苍劲、色彩明丽、构图宏大的艺术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关俊在艺术成长道路上,敏锐地把握了关山月先生在五六十年代这个阶段艺术的精髓——那种在写实与写意间的微妙平衡,那种将西画透视、色彩与中国画笔墨韵味完美融合的创作手法。他在学习过程中,从未止步于表面形式的模仿,而是深入领悟并吸收了关山月将传统山水画引入现代语境的内在理路。在关俊的作品中,我们既能见到关山月将山水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创作理念的延续,又能感受到那种将壮美河山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的艺术追求的传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关俊的山水画作首先是给人以“姸而清雅”的视觉体验。这一特质确实源自关山月先生的山水写生在色彩上的探索成果。关山月在那个时期的创作中,大胆运用鲜艳色彩表现新时代的生机活力,同时始终保持中国画特有的清雅气质。而关俊在前辈奠定的根基上,融入了属于自己时代的色彩感知。他的作品常以明快的色彩引人入胜:绿色饱满而富有生机,蓝色清澈而通透,红色温暖而明亮。这些鲜艳色彩本应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关俊通过精妙的墨色调节与色彩布局,使画面在鲜艳中见沉稳,在明丽中显雅致。他也善于为画面在墨彩间留出呼吸的余地,在色彩婉约地变化中保持整体的和谐,这正是“姸而清雅”的真谛所在。 统观关俊山水画作,可见其偏好以淡赭绿为主调,画面色彩明艳而不失清逸,既承传统青绿山水之古雅,又具现代色彩之鲜活。这种对色彩的精准把控,使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亲和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朗而浑厚”构成了关俊山水画的另一重要维度。“朗”体现为作品气象明朗、格局开阔,给人以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浑厚”则表现为笔墨的醇厚有力、意境的深邃悠远。这一特质,首先生发于其画面的构图与内在动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在构图上,关俊继承了关山月先生善于经营大场面、大格局的特点。他的山水画多取全景式构图,视野开阔,层次丰富,山势水态皆具磅礴气象。同时,他又注重细节的刻画,在宏大叙事中不乏精微之笔,使作品既具远观的震撼力,又经得起近处细细品读。</b></p> <p class="ql-block">在笔墨语言上,关俊的用笔既刚健有力,又灵动多变;用墨既厚重饱满,又层次分明。他擅长通过笔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表现山石的质感、水气的氤氲、空间的深远。在《在山泉水清》作品中,他以浑厚的笔墨勾勒山体结构,以清朗的墨色渲染山间云雾,而以纯净润泽的淡赭铺染统筹画面,形成了厚重与空灵的完美融合,充分展现了“朗而浑厚”的美学特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 关俊的艺术实践,为传统山水画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艺术创新不求刻意突变,但求在深挚的继承中自然生发新变。他秉承关山月先生“笔墨当随时代”的艺术理念,坚持以传统笔墨表现当代生活,以山水画语言传达时代精神。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的根基,又具当代的气息;既有师承的脉络,又有个人的面貌。这种艺术创作路径,对中国画在当代面临的传承与创新课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 关俊的山水画艺术,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眺望。他从关山月先生的艺术高原出发,开拓了自己的艺术高峰。“关河朗俊望山月”,这不仅是对两代艺术家承续关系的诗意写照,更是对中国山水画传承发展的生动隐喻。在关俊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山水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见证了传统与当代的美妙对话。他的“艳而清雅,朗而浑厚”的艺术风格,既是对关山月先生艺术精神的深切致敬,也是其在新时代文化语境中的创新发展。</b></p> 关俊部分作品欣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关 俊:号古洞山人。自幼跟随伯父关山月学习中国画。1981年广州美术学院首届附中毕业;1985年广州美术学院首届师范本科毕业;2009年广州美术学院首届艺术硕士毕业。岭南书画研究院院长,粤港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美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文章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李 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1967年生,河南沈丘人。现为高剑父纪念馆馆长、广东省美术评论学会会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越秀区文联副主席,兼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多所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慈善会高剑父美术教育基金发起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