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三千里的人生之光

吉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大革命时期,学校罢课闹革命,我时常在家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偶然间我在公社的会议室里邂逅了远门二姑家的儿子——我的表哥,听老人说我表哥家在市里住,听闻他能写会画,却一直素未谋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是一股油墨的香气,透过那扇公社的大门,我寻着油墨香跑进门时,看到本家叔在,便知晓眼前这位正在写字、画画的人就是表哥。只见他熟练地用板刷蘸着墨汁,把仿宋体大字写得铿锵有力,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用铅笔打稿,就能直接书写的真功夫!笔下的每一个字架构工整且漂亮!不由得心里喟叹:我就是用铅笔打稿也写不出这么完美的大字啊!顿时,心里佩服的五体投地。抬头看到一面白墙上挂着一横幅“马恩列斯毛”的木刻画像,这也是他刚刚完成的作品。我在画像前端视良久,仔细品味笔锋游走的精妙之处。表哥看见我便放下手中的工具,跟我打招呼时我才回过神儿来!自那以后,我便经常与表哥联系。去表哥家上门缠着他讨教写字与画画技巧,记得我在生产队的墙面上画的第一幅木刻“马恩列斯毛”伟人像,就是根据表哥技法创作的。深受生产队乡亲们的喜爱。后来,在公路旁,厂区内,甚至在特制的墙面儿上,都留下了我绘制的多幅伟人像、宣传画,仿佛时光穿梭过后的印痕,被我反复熨平,收藏在内心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这些画作,都是在表哥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记得每次在脚手架上画制伟人像时,下面都站满了围观的乡亲,很多人都在夸赞:这么点的小孩儿能画的这么好,真不简单!听到这些赞美之词,我心里总美滋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笔墨起承转合的间隙,那一年的我当上了“学徒工”,跟着“师傅”表哥又学会了照相、自制曝光箱、自己配制洗照片的药液、自己冲洗照片等技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表哥为了让我掌握曝光技术,他除了耐心讲解根据底片薄厚来把握准确曝光的技巧外,还手把手地传授我照片显影、定影的妙招。同时,教我如何把洗好照片贴在玻璃表面上,再用小胶滚把水挤出等待第二天早上这些照片就会自动暴起上光的方法。这些写字、绘画、照相技术在他的指导下,我进步特别快。名师出高徒,当受到“师傅”表哥夸奖时,我更是沉浸于笔墨和影像显影之中无法自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直到70年底,我报名参军到部队,这些“手艺”不可思议的都派上了用场。如:为部队宣传好人好事制作幻灯片、为礼堂绘制伟人像、为部队组织活动书写大幅标语等,都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接二连三的受到了部队首长和战友的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回想那次在公社会议室里与表哥的偶然邂逅,并将自身才学毫无保留的教授与我,他才是我人生里最珍贵的“引路人”,一座宁静从容的指路灯塔。他手把手教我的美术字、画稿线条与暗房里的光影魔法,不仅点燃了我对艺术的热爱,更在后来的地方生活与部队岁月里,成为伴我前行的独特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老人们常说“一表三千里”,但这份遇见明亮了何止三千里,与他相逢更改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被这三千里的光芒照亮了一辈子,这份恩情,我同样感恩一辈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