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1949年傅作义女儿傅冬菊</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末,平津战役剑拔弩张,北平这座千年古都面临战火威胁。傅作义之女傅冬菊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在这场决定城市命运的博弈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事迹被载入党史,成为隐蔽战线的经典篇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傅冬菊的革命觉醒始于1939年重庆南开中学时,她便接触进步思想,加入中共领导的秘密组织,曾因获取重要情报受到周恩来的关注。1947年11月,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冬,受晋察冀中央局城工部指示,以照顾父亲为名从天津《大公报》返回北平,肩负起稳住傅作义、推动和平谈判的特殊使命,直接上级领导是王汉斌和崔月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作为傅作义身边最亲近的人,傅冬菊成为党组织与华北“剿总”之间的关键纽带。她白天驻守父亲办公室,借日常相处之机,将地下党口授的和平主张一字不落地转达给傅作义,反复强调保全文物、避免生灵涂炭的重要性。当傅作义萌生和平意愿却顾虑重重时,她成为首个传递信息的桥梁——1948年底,傅作义决定向毛泽东发电呼吁和平,最终选择将电报内容口授给傅冬菊,由其转交地下党组织发出,开启了谈判序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更具战略价值的是她传递的核心情报。傅冬菊将傅作义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及华北“剿总”军事部署等信息,每日记录在小纸条上,通过未婚夫或秘密渠道报送党组织。头天晚上发生的事,解放军次日早晨便知晓,这种即时情报为党中央制定谈判策略、调整军事部署提供了精准依据,聂荣臻曾评价这种情报效率“在战争史上罕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傅作义面临“和谈是否投降”“能否得到宽恕”等思想挣扎的关键时刻,傅冬菊的劝导尤为关键。她结合刘厚同等长辈的观点,向父亲阐明“忠应忠于人民,非忠于一人”的道理,指出和平解放是顺应人心的正义之举,抵抗只会沦为蒋介石的殉葬品。这份耐心劝说,成为推动傅作义在1949年1月最终签署和平协议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平和平解放后,傅冬菊始终低调,从不提及功绩。正如她自我总结:“我就是党安排在父亲身边的传声筒”。她以特殊身份搭建沟通桥梁,用精准情报支撑决策,凭亲情纽带化解顾虑,为保护古都与人民生命财产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其事迹成为党史中“以特殊方式促成和平”的生动注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