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日,偶尔经过绣湖,伫立湖边,凝视大安寺塔,沉默良久。绣湖还是那个绣湖,尽管她的模样变了;大安寺塔为我吴氏祖先所建,历经900年,仍然矗立在绣湖之滨;而曾经的义乌最高学府——浙江义乌师范学校,却荡然无存,遍寻不及些许痕迹,难免让人不无遗憾。所幸,大脑的记忆功能犹存,同窗共读的一些场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时过境迁,颇有感慨。</p> <p class="ql-block"> 相逢是缘。上世纪70年代的最后一个仲秋,我们相遇在绣湖之畔,开启了为期2年的师范生涯,我们有缘成为同学。同学——永恒的称呼,她,时刻伴随着我们,直至终老,尽管我们各奔东西,尽管我们成家立业,她,不会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失,不会因为各自身份、地位的变化而改变。同窗共学的点点滴滴,凝聚了我们的同窗情谊——纯洁、真挚。有人说,缘分,是上天注定好的,我说,我们的相遇也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人生苦短。40年前的仲夏,我们依依惜别,踏出校门,走上社会,人生大舞台的布幕从此开启。我们青春焕发,风华正茂,我们怀揣梦想,满怀憧憬,我们随遇而安,茫然懵懂。在社会大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尽管我们都是不起眼的小角色,默默无闻,甚至都没有观众注意到我们,我们仍然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无怨无悔。4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瞬间,但相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却是精华释放的高光时刻。40年,印证了我们的奋斗历程,贡献了我们的聪明才智,体现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完成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执着,我们坚定,我们奋斗,追逐着各自的人生目标。有圆满,也有缺憾,有得到,也有失去,自知、自足、乃人生智慧,逝去的皆是风景,留下的才是我们的人生。40年,让我们从一个青葱少年,演变成花甲老人,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再升格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完成了人生的三级跳跃,不知不觉中实现了角色的变换。我们已经、抑或即将离开社会大舞台,而今的我们是观众,仍然是不起眼的观众,我们在台下,注目新人,粉墨登场……</p> <p class="ql-block"> 顺其自然,一切随缘,安享天伦之乐,活在当下,快乐当下,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p><p class="ql-block"> 2021.9.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