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逢年过节总是想着亲人,想着小时候的事情,昨天从岳阳楼半夜才赶回北京女儿的家中,就是为了全家人能过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p><p class="ql-block">我们呼市老家人的习俗,八月十五和过年一样隆重,中午油炸糕,鸡鸭鱼肉菜品齐全,晚上吃饺子,瓜果桃李样样都有。整几个小菜,喝点烧酒,我们一起去赏月,寻找月宫里的吴刚嫦娥。</p><p class="ql-block">我们长沙旅游走了几天,人老了有点力不从心了,原计划中午吃的油炸糕我和老伴儿尽力做着。晚上的饺子没有做着吃,按照我小外孙的要求吃了一顿牛肉面,大人加了一个荷包蛋。</p> <p class="ql-block">吃了晚饭,在我爱我家,我的二弟和妹妹在群里发出来他们各家中秋晚饭拍摄的照片,饺子、月饼、月瓜、苹果、葡萄、石榴、香蕉、宾果,摆下一桌子。不禁涌动着淡淡的忧伤,想起了小时候过八月十五的情景。</p><p class="ql-block">中秋节到了,那个时候虽然没有多少钱,但是爸爸妈妈总要给我们准备过八月十五的食物食品。妈妈给我们在八月十五之前就烙好了月饼和月亮爷爷,买好了葡萄、宾果,留下了队里给分的过十五需要剜的大月瓜。</p><p class="ql-block">最难忘记的是那个时候的宾果,爸爸给我们买上个二三斤,和月饼放在一个大盆子里,油香味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晚上,爸爸给剜着月瓜,有时候是黄瓤,有时候是红瓤,黄瓤为上,但是很少能剜出黄瓤西瓜。</p><p class="ql-block">月亮爷爷上来了,妈妈给下的饺子熟了。炕桌上摆满了月饼瓜果,搬到了院子里,我们和月亮爷爷分享着一年中累累硕果的喜悦。而如今没有了小时候的激情,没有了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过八月十五的欢乐。</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们虽然不再追求传统习俗的生活,但我们有孩子的孩子,我们尽力为我的两个小外孙做点他们喜欢吃的、喝的欢度中秋节的美味。一代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过节的淡化,年轻人没有过节观念,有可能传统习俗也会被丢弃。</p><p class="ql-block">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的妹妹也和我们一样在北京,我的二弟三弟远在呼和浩特市。我们虽然不能在一起过节吃月饼,但是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爷爷。</p><p class="ql-block">“像个小时候过十五的样子[强][玫瑰]”“中午清蒸黄花鱼,晚上清蒸桂鱼。年年有余[憨笑]”“宝龙摆的供月亮”。我和北京住的妹妹微信群里聊着过节的美好话题。“酸菜鱼。米饭。”“刚刚吃完饺子🥟。”“你们吃了吗?”远在家乡的二弟关切地和他这个老大哥说着话。</p><p class="ql-block">“谢谢大舅!”“@鸿雁 谢谢大哥红包!中秋节快乐!”“@谢谢大爷!中秋节快乐!”“@鸿雁 谢谢大舅,中秋快乐!阖家欢乐!“亲人们抢着中秋节快乐的红包,外甥女、外甥女婿、弟媳妇、侄儿媳妇纷纷在家族群里面发着祝福语。我爱我家爱亲人,我们共同分享着节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客厅,我的两个小外孙和他爸爸妈妈欣赏着一年一度的中秋晚会,歌声与笑声不绝于耳;卧室,我想着我小时候和爸爸妈妈过节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月亮真圆!</p><p class="ql-block">图一:十五夜系小外孙赏月拍摄</p><p class="ql-block">图二:十五夜来自二弟微信拍摄</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6日于北京随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