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快乐

白雪睿

<h3>有一种感动,叫“中国红”;有一种骄傲,叫“五星红旗”;有一种深情,叫“我爱你中国”。国庆节快乐!</h3> <h3>乡下劳作的半天</h3> <h3>锹侧深掘,避开块茎,这是农人世代相传的技巧。指尖触到泥土凉意,土豆根系如神经网络,默默转化着土壤的化学能——氮磷钾与光合产物,在此凝结成饱满淀粉。<br>每挖一株都是与土地的对话。腰背酸胀时,方知盘中餐凝结的光合能量与化学转化,远非超市货架那般轻巧。生物的本真、劳动的节奏、土壤的化学密码、操作的巧劲,都在这一挖一拾间变得具体而鲜活。<br>这片土地,原来早已写下最朴素的生存智慧。</h3> <h3>体验乡村医生的半天生活</h3> <h3>在晨雾还未散尽的乡间小路上,你常能看见那个背着旧医药箱的身影。<br>他的白大褂洗得发白,步伐却沉稳有力。这家量血压,那家换药,动作熟练得像在自家屋里走动。可你若稍加留意,便会发现他的工作远不止于此——<br>他给独居的阿婆测血糖时,会顺手修好接触不良的收音机,让戏曲声重新充满冷清的堂屋;他为卧床的大爷检查伤口后,会坐下来听老人唠叨儿子在外打工的事,一坐就是半晌。<br>他的药箱里,血压计和降压药下面,总放着螺丝刀、备用灯泡,还有老人们爱吃的软糖。他记得张奶奶的腿雨天会疼,李爷爷耳背要站在左边说话。那些细致的叮嘱,他总不厌其烦地重复,仿佛面对的是自己的长辈。<br>黄昏时分,他走在归途上,药箱里有时会多出几个还温热的鸡蛋,或一把新摘的青菜。他不仅是医生,更是这片土地上最温暖的守护者——用专业治愈病痛,用陪伴温暖孤独,用一双巧手维系着老人们与这个世界的连接。<br></h3> <h3>时光的印记:跨越二十年的对话<br><br>人物:<br><br>· 爷爷:68岁,农民<br>· 爸爸:40岁,乡村医生<br>· 白雪睿:12岁,中学生<br><br>场景: 中秋晚上,家中客厅,一家人饭后围坐赏月喝茶。<br><br><br><br>(对话开始)<br><br>睿睿:(放下手机,好奇地)爷爷,爸爸,我们老师布置了个作业,让我们了解一下二十年前的生活。正好您二位都在,给我讲讲呗?那会儿和现在到底有啥不一样?<br><br>爷爷:(抿了一口茶,笑眯眯地)哎呦,那可差远喽。别的先不说,就说这交通。那会儿我上班,全靠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去趟省城看亲戚,得坐那种老式大巴,颠簸五六个小时,骨头都快散架了。<br><br>爸爸:(接过话头)对,我上学那会儿,就是二十多年前。从咱家坐绿皮火车去学校,得整整一宿。车厢里挤满了人,空气混浊,脚都没地方放。现在呢?(指了指小华)你上个大学,坐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还嫌慢。<br><br>睿:(笑嘻嘻地)那可不,时代在进步嘛。我现在出门,手机上一叫,网约车几分钟就到。想去哪儿,高铁飞机随便选。对了爷爷,那时候你们怎么联系啊?像我爸去外地上学,你们不想他吗?<br><br>爷爷:(感慨地)想啊,怎么不想。但那会儿通讯主要就靠写信。写一封信,贴上邮票,扔进邮筒,等你爸收到,再写回信寄回来,一来一回起码半个月。有啥急事,就得去邮局拍电报,一个字好几毛钱,得字字斟酌。<br><br>爸爸:我记得咱家装第一部固定电话,还是我上初中时候,算是院里比较早的。装电话那天,可神气了!但长途电话费特别贵,一般不敢多打。哪像现在——(看着随时随地刷手机)你和你妈视频,就跟面对面一样,还免费。<br><br>爷爷:我们那会儿?文化生活单纯得很。家里有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能收到两三个台,晚上邻居都挤过来看《渴望》,就是最大的娱乐。夏天搬个小马扎在院子里乘凉、听收音机里的评书,就是享受。<br><br>爸爸:我们年轻时就丰富一些了。彩色电视普及了,周末租录像带、VCD看港片,是特别时髦的事。也开始有歌舞厅、台球厅了。不过,选择还是很少。不像你现在,(调侃地)抱着个平板,全世界的电影、游戏、音乐随便挑,还能跟天南地北的人一起打游戏。<br><br>睿睿:哈哈,这叫数字生活。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可能是教育观念。爷爷,您当年对我爸的学习,是啥要求?<br><br>爷爷:(摆摆手)我那会儿就一个想法:好好学习,将来“吃商品粮”,有个铁饭碗。具体学啥、怎么学,我们也不懂,全靠老师管,孩子自己悟。能考上大学,就是光宗耀祖。<br><br>爸爸:你爷爷说得对。我们那时候,父母确实管得少,压力主要来自自己和学校。现在呢?(转向我,语气复杂)从你上幼儿园起,你妈就研究“起跑线”。奥数、英语、钢琴、画画……兴趣班报了一大堆。我们这辈家长,是既怕你输在起跑线上,又怕你压力太大不快乐,矛盾得很。<br><br>睿:(点点头,认真地说)我有时候是觉得挺累的。但现在也提倡素质教育了呀,不像你们那会儿只看分数。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比如我学设计,学校就提供了很多资源和机会。我觉得现在的教育更看重个人的发展和创造力。<br><br>爷爷:(听着,若有所思)是啊,变了,都变了。我们那会儿是求生存,你们爸爸那辈是求发展,到了你这一代,是求……求什么来着?对,求实现自我价值!<br><br>爸爸:(笑着给爷爷添上茶)爸,您总结得真到位!说到底,这二十年的变化,是国家发展的缩影。从慢到快,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亲历者。<br><br>睿睿:(举起茶杯)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也为我们家三代人的共同记忆,以茶代酒,干杯!谢谢爷爷,谢谢爸爸,我的作业有着落啦!<br><br>爷爷 &amp; 爸爸:(开怀大笑)干杯!<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