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福祥进宝》连载(四十四)

杨凤生

<p class="ql-block">  1958年,各地陆续成立了人民公社,农村生产热火朝天。 李福祥忙得不可开交,整天带着公社里的干部跑这个队, 下那个村,检查工作,搞调查研究,鼓舞士气。 各生产队集体食堂伙食都非常好,食堂吃饭不要钱,也不 要饭票,还顿顿变花样,包子、饺子、花卷、臊子面,吃得社 员们眉开眼笑,都说还是社会主义好,走集体道路好。城关公 社城关大队党支部钱书记在全队社员大会上激昂地说:“咱们 马上就要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啦,好日子还在后头啦。 大家就放开肚皮吃,甩开膀子干吧!”钱支书的话让社员更加 兴奋。</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日子不算啥了,大家等着更好的日子,但食堂的 泔水桶里有了越来越多的白馒头。每当看到这些,李福祥不是 皱眉头就是训斥糟蹋粮食的人。</p><p class="ql-block"> 形势虽然大好,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李福祥发现了各队的 虚报产量也是惊人的。他从生活在农村不同公社的几个姐姐那 里了解到了这并非个别,而是普遍现象。</p><p class="ql-block"> 副社长刘跃进工作十分积极。只要李福祥在场,刘跃进走路都是小跑,常常给李福祥汇报工作,出主意想办法。虽然他 不贴合实际的空谈多,但别人都觉得刘跃进尊重李福祥,工作 积极性高。只是李福祥发现刘跃进好做表面文章,好胡吹冒 编,尽干些劳民伤财的事。</p><p class="ql-block"> 这年冬季,公社里组织社员修水电站,村里人来报信,刚 满八十岁的李禄财老人因脑出血突然去世了。 听到噩耗,李福祥悲痛万分。爹娘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 扯大,自那年逃往游击队后,一直忙于打仗。县里解放时,游 击队被编入独立团,他匆匆忙忙回去看了一次爹娘,见面时间 太短,也没能多说几句话,就归队了,不久又去了东北航校, 参加了抗美援朝。那时不在身边,无法照顾爹娘。转业回县 里,按说离家近了,可是人民公社建设如火如荼,大跃进生产 热火朝天,一直忙于革命工作,没时间回家看看。没想到,身 板还硬朗的爹爹竟突然就离去了。悔恨万分的李福祥失声痛哭 起来,但现在兴修水电站,要安排的事太多,李福祥一时走留 两难。刘跃进来安慰李福祥说:“禄财伯辛苦一辈子,现在竟 突然走了,你赶快回去,安心料理后事,工地上的事你放心, 我来负责弄好。” </p><p class="ql-block"> 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村里的刘、李两大姓的邻里都来 帮忙料理后事。李福祥回村后,看到刘效儒正在安排晚辈们挖 墓的挖墓,搭棚的搭棚;女人们做孝衣的做孝衣,磨面的磨 面,一切都井井有条。李福祥很是感动,按风俗给刘效儒磕大 头致谢。 </p><p class="ql-block"> 下葬的这天,刘跃进也赶了回来,跪在棺材前,和李福祥 及福祥的几个姐姐哭得跟泪人似的。将李禄财安葬后,刘跃进 拉着福祥娘的手哭着说:“伯伯、伯母小时候把我当自家的娃娃爱护,可是我们长大了,还没顾上孝敬老人,伯伯就匆匆走 了。伯母不要难过,我和福祥一样,会常回来看你老人家 的。”刘跃进的话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更感动了李福祥 一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