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烧塔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在中秋佳节开展的传统习俗,又名“烧宝塔”“烧瓦子灯”等 。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 :关于烧塔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元朝末年,汉族百姓为推翻元朝统治,秘密会合,于八月十五在荒野用瓦片建塔楼并点燃,作为起义信号,此后这一习俗流传下来。另一种说法与文天祥抗元有关,相传文天祥在江西泰和禾市镇牛吼河畔与部队会合,当地居民搭建浮桥助其渡河,当晚烧塔照明,后人为纪念此事,每年中秋烧塔。</p><p class="ql-block"> 活动流程 :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三,人们开始捡破瓦片、枯树枝等材料。八月十四,各村庄派出代表在空旷平坦之地砌筑塔楼。八月十五傍晚,村民们在塔前摆祭坛,摆放水果、月饼等祭品,点燃香烛,向月神行祷。祭月完毕后,开始烧塔,主烧人不断往塔内塞薪柴,还会浇上酸酒或米汤,使宝塔通红。午夜以后,待稻草烧完,主烧人燃放爆竹,进行封塔,标志活动结束。</p><p class="ql-block"> 文化寓意 :烧塔象征着稻谷节节饱满,家庭幸福美满,亲朋好友平安。塔旺则人旺,寓意着收成更好,事事发达,寄托了南方人民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传承保护 :2014年,“吉安中秋烧塔”作为中秋节习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吉安地区,这项民俗已被列为文化活动的重点推广项目之一,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