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刘继祥

<p class="ql-block"> 知 道</p><p class="ql-block"> 刘继祥</p><p class="ql-block"> 一条溪水,自顾自地流着,遇着山石便绕过去,遇着洼地便蓄起来,从不想着要如何走才是捷径,终于也流到了海里。我们人呢,偏偏要算准了时辰,择定了路线,一路的焦渴,反不如它那般从容。这或许便是那“道”了——不强求,不妄动,只是顺着自己的本性,也顺着天地的节拍。</p><p class="ql-block"> 你看那农人,春来便下种,秋至便收割;他何曾对着秧苗叱咤,令它一夜长成?他只是勤恳地侍弄着,剩下的,交给日光、雨水与泥土里的那股生机。这便是“无为”的真意了,不是懒洋洋地躺着,而是将力气用在根节上,不去做那拔苗的蠢事。我们总想着掌控,要人事尽如我意,却忘了风有风的路,云有云的归处,强扭着,自己累,周遭的一切也跟着扭曲。倒不如学那溪水的样子,生命自会寻到它最舒泰的河道。</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心,又总爱将世事裁成两半:这是好的,那是坏的;这是得,那是失。执着地要那好的一面,将那坏的远远推开。却不知,这两者原是分不开的,像一枚钱币的两面,像昼夜的必然交替。</p><p class="ql-block"> 你道是得了,那欢喜里,未尝不藏着一丝怕失去的惊惶;你道是失了,那怅惘中,或许正孕育着一点新生的苗头。古时的智者,不说福,也不说祸,只说那福祸是互相倚靠、互相生成的。一幅好画,必要有那疏朗的留白,若填得满满当当,便成了账簿,没了韵味。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将那悲欢离合、顺逆起伏,都看作是画上应有的笔墨,心便宽了,也静了。不再为了他人的几句夸赞便飘然,几句诋毁便颓唐,只是完整地、踏实地做着自己。</p><p class="ql-block"> 世人多崇尚刚强,以为坚硬便能无往不利。却不知,那最坚硬的石头,总被最柔软的水滴穿;那最锐利的宝剑,终将在风中锈蚀。</p><p class="ql-block"> 你看那雨水,从天上落下,至柔至弱,它不争着往高处去,只默默地向低处流,汇聚起来,竟成了江河湖海,滋养万物,也承载舟楫。它什么也不争,那浩瀚的胸怀,却什么也不能与它相争了。我们做人,若能有几分水的品性,谦卑一些,涵容一些,坚韧一些,不在一时一事上争长短、论高低,那生命的力量,反而会如暗流一般,在深处汹涌澎湃起来。这并非懦弱,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强大。</p><p class="ql-block"> 如此想来,人生的种种烦忧,大半是自寻的了。不顺其自然,偏要逆流而上;不接纳完整,偏要固执一端;不修养柔和,偏要锋芒毕露。心,便在这无尽的拉扯中,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 若能在晨起时,看一看窗外的天光云影;在行走时,听一听耳畔的风声人语,体味那无须言说的秩序,感受那对立背后的圆融,学习那柔弱中的力量——仿佛推开了一扇久闭的窗,清风自来,心底的尘埃,也便落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