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斯洛文尼亚

许伯华

<p class="ql-block"><b>  2025年10月1日至12日,我随旅行团游览欧洲巴尔干半岛的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克罗地亚共和国和黑山共和国。当前行进在克罗地亚。</b></p><p class="ql-block"><b> 巴尔干半岛,地处欧洲与亚洲交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与国际政治,历来有“欧洲火药桶”之称。今日来到了处于“潮湿”的火药桶之地:面朝亚得里亚海浩瀚壮美,行走于千百年的古城沧桑;耳闻大南斯拉夫的前世往事,目睹三个小国家的今生样貌。以美篇记录所见所闻,是为此次旅行之纪念。</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南斯拉夫,曾经的巴尔干半岛大国,我等50后这代人,见证了南斯拉夫从修正主义国家到1977年铁托总统85岁高龄访华登长城的历史,是记忆中抹不去的国家。</b></p><p class="ql-block"><b> 1980年5月铁托去世,南斯拉夫动荡,民族矛盾爆发。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率先宣布独立,拉开了分裂与内战的序幕,随后南斯拉夫彻底散架,分成了六个独立的国家。我们的行程是其中的三个国家,另外三个简称塞尔维亚、波黑和北马其顿。</b></p> <p class="ql-block"><b>  斯洛文尼亚,真真实实的小国家,面积仅20273平方公里,比海南省还要小。但这片紧凑的土地上拥有深邃的大海、高耸的山峰、绿色的平原和迷人的喀斯特地貌。也是前南斯拉夫六兄弟分家后,混得最好的一个,200万人口,人均GDP达3.1万欧元(2024年),妥妥的发达国家水平。是欧盟、北约、申根区和欧元区成员国。</b></p> <p class="ql-block"><b>  行进在斯洛文尼亚的高速公路上,两边是原始森林和田野风光,远处山脉逶迤,近处多样化的农田绿坪与散落其间的斜顶红瓦特色建筑,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极具观赏性。</b></p> <p class="ql-block"><b>  布莱德湖,斯洛文尼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国家名片之誉。我们是下午四点到的湖区,恰缝阳光隐藏,湖区更显幽静。湖很小,周长只有6公里,湖水清澈,据说有30多米深。湖周延绵的群山是阿尔卑斯山的余脉,冰山雪水融化形成了布莱德湖。所以有一说法:这是阿尔卑斯山留给斯洛文尼亚的一点眼泪。</b></p> <p class="ql-block"><b>  湖心岛,是布莱德湖的灵魂。有人赞美说,城堡上俯瞰湖景,湖面是翡翠色的,湖心岛就是一颗绿宝石,而岛上教堂的尖塔给人童话般的美感。而我们安排的是上岛游览,而不是上城堡登高观湖景。特借一张网上的布莱德湖湖心岛全景照,以分享传说中的童话般景色。</b></p> <p class="ql-block"><b>  布莱德湖没有任何的机动船,上岛参观要乘传统的“普莱特纳”木船前往,而这些船夫都是湖边的原住民世代传承,年轻力壮,我们20人坐满一船,船夫双桨轻划,看似不甚费劲,不一会就把我们送到了湖心岛。</b></p> <p class="ql-block"><b>  下船登岸即见阶梯,小岛顶部主要建筑是一座教堂,已有800多年历史。据说,教堂的缘起,源自斯拉夫人的“湖神”送子信仰和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因此教堂承担着婚礼与求子的功能,当地人登上99级台阶,教堂里敲钟许愿,据说灵验无比。难怪在岛一小会,不时有钟声响起,愿敲钟人心想事成。</b></p> <p class="ql-block"><b>  雄踞于湖畔130米峭壁之上的布莱德城堡,是斯洛文尼亚最古老的城堡,上千年的历史,恰似布莱德湖的千年守望者。背靠巍峨山峰,下依粼粼湖水,很有画面感。</b></p> <p class="ql-block"><b>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的首都。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老城区游览了一个多小时,安排的三桥、龙桥景点,观赏性乏善可陈。但老城区的精致如画,石板路的古老洁净,每栋建筑的精心维护,物品丰富的中心市场,给人印象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普列舍仁,斯洛文尼亚诗人,(1800—1849),作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用斯洛文尼亚语创作的诗人,在斯洛文尼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卢布尔雅那市中心的广场,以普列舍仁命名,他的青铜雕像竖立在广场上。1991年斯洛文尼亚独立后,普列舍仁的诗句被采用为斯洛文尼亚的国歌。</b></p> <p class="ql-block"><b>  普列舍仁的雕像完成于1905年,展现诗人手持书卷姿态,后方立柱顶端立有手持月桂枝的缪斯女神像。雕像的立意,可能源自诗人将大量的诗篇献给了他的缪斯——尤利娅小姐,但有情人未成眷属。据说,他的诗作中交织着单相思带来的喜悦、苦楚与煎熬。</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现在广场对面的街角处据说是尤利娅的房子,墙上有尤利娅从窗口探出的半身浮雕,应该是后人所为,想表达的意思显而易见,两人只是一街之隔,爱情却是可望而不可即。</b></p> <p class="ql-block"><b>  有人问,欧洲城市广场的雕像多为古代国王或者民族英雄,为什么斯洛文尼亚把一位诗人雕像放在城市主广场?答案很简单,斯洛文尼亚的历史上既没有声名显赫的国王,也没有名垂千古的英雄。因为1991年以前,斯洛文尼亚在历史上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普列舍仁对斯洛文尼亚语的贡献就如同莎士比亚对英语,歌德对德语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波斯托伊纳溶洞,距首都卢布尔雅那50多公里,是欧洲最大的观光溶洞,拥有全球首条溶洞观光铁路,其规模和旅游开发程度在欧洲首屈一指。 ‌</b></p> <p class="ql-block"><b>  喀斯特溶洞,国内见过几座,所以,对于波斯托伊那溶洞游览并没有太多的期待。溶洞长达27公里,进入洞口就是火车月台。溶洞自1819年对外开放,1872年修建观光小铁路,1884年安装电灯设施,现采用电动游览小火车。</b></p><p class="ql-block"><b> 这是一段美妙的旅程,小火车带游客深入地底,行驶5公里,穿行在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中。此时,我开始震惊了,耳边是地下世界的风声,前方、左右、头顶皆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钟乳石,真正的目不暇接。</b></p> <p class="ql-block"><b>  下了小火车,基本是沿下坡步道行走1.7公里,途经几个大厅,大自然在漫长的岁月里,蚀刻出颜色不同,形状各异的石柱、石笋和钟乳石。钟乳石从洞顶垂下来,有的像瀑布,有的像宫殿,有的像外星生物。这个溶洞不同于国内喀斯特溶洞最明显之处,就是没有五颜六色的灯光照射,而是一些不大耀眼的普通灯光照明,所以看到的是原始的本色。有的巨大如古希腊的大理石廊柱,有的精巧如金箍棒,一切在于你的想像之中,且越看越像,惟妙惟肖。我的思维清晰,但溶洞的宏大与各种形状宛如幻境。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安排,跟团游的缺陷,只能匆匆一眼,见好拍点。一路下来,三个词在口中念叨不息:鬼斧神工、惊心动魄、实在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出了洞口,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恍惚间,我觉得自己像是从另一个星球回来的。溶洞的奇观,是大自然用几百万年的时间,一滴水一滴水雕琢出来的。面对这种时间尺度,人类的历史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b></p> <p class="ql-block"><b>  普利雅玛城堡,距波斯托伊纳溶洞11公里,同属一体山脉。建在高达123米的悬崖峭壁之上,巍峨耸立。</b></p><p class="ql-block"><b> 城堡始建于十二世纪中叶,哥特式风格建筑,后于1570年重建为文艺复兴风格并保留至今,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山洞中的城堡。</b></p><p class="ql-block"><b> 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其为世界最大溶洞城堡。</b></p><p class="ql-block"><b> 1987年成龙主演电影《龙兄虎弟》曾在此取景</b></p> <p class="ql-block"><b>  普利雅玛城堡历史上曾为军事要塞,也被强盗占据过。城堡内部设有地牢、秘密隧道及天然洞穴通道系统,现作为博物馆展示中世纪军事用具、生活场景等。一座非常值得一游的洞窟城堡。</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行程在斯洛文尼亚不足一天半时间,车观美丽的田野风光;泛舟幽雅的布莱德湖;游览首都卢布尔雅那古城,穿越令人震惊的波斯托伊纳溶洞。时间匆匆,简单领略了这个小国的人文烟火与很牛的自然环境。</b></p><p class="ql-block"><b> 斯洛文尼亚,我们走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