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竹椅里深情之二

初墨

<p class="ql-block">父亲弓着身子,蹲在院里的柑子树下。晨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他花白的头发上跳跃。他粗糙的手握着一把弯刀,对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咔嚓”一声,竹子应声裂开一道口子。接着,他用巧劲一推,竹子便顺着纹理均匀地分成两半。空气中立刻弥漫开竹子的清香,那是一种混着露水、泥土和植物本身甘洌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我童年最熟悉的场景。父亲是做竹椅的好手,他的工具很简单:一把篾刀,一把竹凿,几把弧度不同的刮刀,还有一捆捆削好的竹篾。他的工作场所,永远是那片树荫,那些碎竹屑,和那永不停歇的、有节奏的刮削声。</p><p class="ql-block"> 他最专注的,是处理竹篾。一根根青黄的竹条,在他手里变得异常驯服。他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竹篾,在刮刀上来回拉动,反复几次,篾片便光滑如缎,边缘的毛刺消失殆尽。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手感的把握,力度稍重,篾片会变薄易折;力度稍轻,则粗糙拉手。父亲常说:“椅子是给人坐的,贴着人的身子,每一根篾子都要磨得圆润,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将就。” 他的指尖布满厚厚的老茧,那是经年累月与竹子“对话”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框架的搭建是展现力与美的时刻。他用火微微烘烤粗壮的竹竿,待其变软,便熟练地弯成优美的弧形,那是椅背的轮廓。烘烤的火候是关键,太过则竹焦易断,不及则弯度难成。他眯着一只眼,像木匠吊线那般,仔细端详着竹竿的弧度,直到那弧线如彩虹般自然流畅,才用藤条紧紧绑缚固定。最后,是编织椅面。纵横交错的竹篾,在他指尖穿梭,一压一挑,一穿一引,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曲。那紧密的网格渐渐成形,匀称、结实,带着一种严谨的韵律美。</p> <p class="ql-block">  父亲做的竹椅,绝不止于一种“坐具”。它们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一把都蕴含着不同的性情和用途。</p><p class="ql-block"> 有敦实厚重的四方椅,椅背笔直,四平八稳,是父亲和邻居叔伯们夏夜聊天下棋的专属。他们坐在上面,摇着蒲扇,烟头的火星明明灭灭,谈论着庄稼和雨水。</p><p class="ql-block"> 有灵巧轻便的小靠椅,椅背略略后倾,坐上去刚好能让疲惫的腰背得到支撑。母亲最喜欢这把,白天坐在上面择菜、缝补,傍晚则把它搬到灶前,看着炉火发一会儿呆。</p><p class="ql-block"> 还有为孩子们特制的迷你竹凳,矮矮的,憨态可掬。那是我们写作业、听故事、看蚂蚁搬家的宝座。</p> <p class="ql-block">  而所有这些竹椅中的“王者”,无疑是那把摇摇椅。它的造型最为优雅,两条椅腿被巧妙地制成柔和的弓形弧线,两端着地。椅背宽大,向后舒展,形成一个非常适合倚靠的角度。父亲在编织它的椅面时,似乎格外用心,选的都是颜色最均匀、质地最坚韧的篾青,编织的花纹也比别的椅子要复杂精巧一些。</p><p class="ql-block"> 这把摇摇椅,是父亲手艺的集大成者,也是我童年关于“惬意”与“安宁”的最初想象。正如您所说,夏天的夜晚,将它搬到凉台之上。人坐进去,身体便自然而然地放松,向后一靠,双脚轻轻点地,椅子便带着你,前后悠悠地晃动起来。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可急可缓。旁边的矮凳上,泡着一杯清茶,可能是普通的绿茶,也可能是父亲自己采的金银花茶。茶香袅袅,与夜来香的馥郁、竹子的清芬交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仰起头,是丝绒般深蓝的夜空,星子疏疏朗朗。晚风拂过脸颊,带着白日残留的、恰到好处的一丝温热。耳畔是摇椅发出的极轻微的“吱呀”声,那声音不觉得吵,反而像一支古老的催眠曲,让夜显得更加宁静。什么都不用想,或者可以漫无边际地想很多事情。那种悠哉游哉的感觉,是刻在骨子里的闲适与安然,是任何昂贵的沙发都无法替代的、属于东方田园的诗意。</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出各式各样柔软华丽的沙发、躺椅。它们填充着海绵,包裹着天鹅绒,坐进去,身体会深深地陷进去,被温柔地包裹。它们很舒适,但那种舒适,似乎少了些筋骨。而父亲和他的竹椅,连同那个慢节奏的、亲手创造生活的时代,似乎一同渐行渐远。</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我老家的老房子屋中,火炉边上还放着最珍贵的竹椅,始终留给了那把父亲亲手做的摇摇椅。经过岁月的摩挲,竹子的颜色已从青黄转为深沉的琥珀色,油亮油亮的,是时光包出的浆。那“吱呀”声似乎也比当年更温润了些。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时,坐上去,轻轻地摇一会儿。</p><p class="ql-block"> 手指拂过光滑的扶手,能感受到竹节细微的凸起,那是竹子生长过的痕迹。闭上眼睛,那熟悉的摇晃的节奏,仿佛瞬间打通了时光的隧道。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种着老槐树的院子,闻到了竹子的清香,听到了父亲的篾刀声,看到了满天繁星和那杯冒着热气的清茶。</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仅是一把椅子。它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父亲沉默而深沉的爱的具象,是他用一双巧匠之手,为我摇出的一个安宁的梦。在这个瞬息万变、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这把竹椅以一种不变的、质朴的姿态,提醒着我生命的来处,守护着我内心最后一方清凉、安稳的故土。父亲早已不再做竹椅,但他的竹椅,连同那份匠心与深情,将会在我的生命里,一直“摇”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