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秋节,中秋节对我们家和爸爸的老战友鿄金星叔叔家是个特殊的节日,因为我爸爸和鿄叔都是中秋节生日,在他们生前我们两家人会聚在一起过中秋节,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祝愿天堂里的爸爸和鿄叔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梁叔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鿄叔之子鿄新南写了一篇纪念梁叔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父亲的爱和思念,.特转载过来,以表达我对梁叔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秋节,是父亲的生日,也是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父亲是2021年2月4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九十七岁。父亲转眼离开我们近五年,我和家人们每年都要到九峰烈士陵园去给父亲扫墓,以寄托对父亲的思念,感恩父亲的养育之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步入了爷爷辈行列;随着岁月转换,我也渐入年老体衰的人生阶段。在夜静人寂时,我常想念父亲。可能和中国大多数家庭所呈现的父子关系一样,父亲和我平时很少沟通和交流,就如我现在很少跟儿子沟通和交流一样,父亲的形象时常清晰,时常模糊。在思念父亲时,通过只言片语、点滴往事等回忆父亲慈爱的面容,父亲历经风霜的形象就同过电影般浮现在眼前。在父亲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敬文一篇以追忆父亲、缅怀父亲、感恩父亲。父亲是1925年的农历中秋时出生在山西省垣曲县担山石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务农。父亲年轻时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以革命军人为职业奋斗了一生。父亲是一名军人,他的一生体现着军人忠诚、刚毅、担当、奉献。父亲是亲历过战争生与死考验的军人。1948年3月,父亲所在的陈(赓)、谢(富治)兵团四纵队发起解放旬阳、白河的战役,在战斗中身为四纵队12旅特务连侦察员的父亲深入敌营,捕获俘虏,获取情报,并为此荣立大功一次。父亲很少跟我们谈自己战争年代的经历,有时回忆战斗的往事,父亲总是感慨到:一个连百十多人,打两次大仗,人员就基本换了个遍,死人太多,根本没有棺材可用,挖大坑集中就地掩埋。这牺牲的战友都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很多都是一起从家乡南下出来的山西老乡,战斗前还一起谈笑风生,战斗后永远躺在了冰凉的地下。父亲跟我们谈起了一件事,有一位同村参军的年轻人,家中富裕读过书,有文化,特别是能双手执笔写字,当时部队入伍的大多数是贫苦人家子弟,基本是文盲,父亲说他虽然是在家乡读过一段私塾,文化基底还是解放后在部队文化速成班学习后拿到高小结业证书(据说当时军区司令员陈再道也一同在文化速成班学习)。当时同村参军的那位年轻人因有文化,深受部队器重,很快调到政治部门搞宣传,不长的时间已升任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但遗憾的是在部队南下过黄河后,已是营职干部的他偷偷将配骑马匹卖掉,将配枪埋在黄河边上,开小差偷渡黄河跑回了家乡。当时部队南下过黄河开小差当逃兵的人很多,除了怕打仗被打死外,还有根本的原因是农民意识不愿离开家乡故土。父亲解放后回家探亲,在村里遇到那位当逃兵的老乡,老乡既不好意思,又显后悔的说当年如在部队干下去肯定比父亲的官职高,父亲当时一笑说打仗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九死一生。父亲经历过战争,深知战争的残酷性,常告诫我们要珍惜当前的和平生活。父亲经历过国破山河碎、民穷百物衰的年代,他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劳苦大众才能翻身得解放。父亲为创建新中国而不惜流血牺牲,为建没和保卫新中国而奋斗一生。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先后在湖北省军区、武汉军区工作,长期从事军队政工党建等工作。父亲为人真诚、刚正不阿,工作中坚持原则、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不计个人得失。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一生担当着保家卫国的职责。他离休后每天通过电视、报纸关注台海、南海形势,甚至在九十多岁高龄,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仍坚持看有关台海形势的电视新闻,让我们买来参考消息等报纸读听国际形势。台湾未解放、祖国未统一是他一生的最大遗憾。父亲出身农民,他保留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质朴思维和节俭习惯。父亲热爱农耕生活,他离休后就自开荒地种植蔬菜,我们有时看到他在菜地忙碌的汗流浃背、废寝忘食时,劝他要劳逸结合、注意身体。父亲眷恋家乡故土,时时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收集老家出产的铜矿石珍藏在身边,捐助县政府科技馆的开建。父亲曾带我们兄弟三人回山西垣曲老家探亲,告诉我们这里是故土,是我们的根。大河是由涓涓小溪汇流而成,大树是从根向上生长到枝繁叶茂。日月替换,人类繁生,都是水有源、树有根、人为本。父亲在九十高龄时曾提出让我们陪他再回山西老家走走看看,当时父亲年岁已高、多种疾病缠身,从他健康、安全考虑不宜远行,所以没有答应他成行,这也成为我对父亲深深的愧疚和永远的遗憾。父亲敬父母、重亲情。父亲年轻时就离家参加革命,戎马一生,长期在外工作,为了方便孝敬父母,时常将我爷爷、奶奶从老家山村接到武汉住上一段时间,让我爷爷、奶奶感受大城巿的生活。父亲是家中长子,下有弟弟和妹妹,父亲对弟弟、妹妹很是关爱,当弟弟、妹妹生活遇到困难时,总是尽力给予帮助。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很是宽厚,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没有打骂过我,甚至很少训斥,但父亲是非常关心我们兄弟三人的成长的,父亲用最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儿少不努力,长大人家吃肉,你只能喝汤。父亲的爱是一种默默的付出,父爱就是大海里的灯塔,黑夜里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风浪中给你希望、信心和勇气。父亲非常珍惜在生与死战火中结下的战友之情。父亲联系交往最多的老战友,有他在战争年代的老指导员张志美伯伯、老排长冯相唐伯伯(父亲入党介绍人)、老战友邢落智叔叔等,父亲与这些老战友保持长期、真挚、朴实的革命友谊。在我记忆里父亲经常带我们家人到这些老战友家做客,我们家里也经常接待这些老战友及家人的到访。我看到父亲与老战友相聚非常开心,他们一起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聊谈趣闻轶事。有次聊谈到随部队南下初到湖北郧西地区,当地百姓欢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拿出家里自做的皮蛋送给部队,战士拿到皮蛋闻着臭,认为是臭蛋就扔掉,后来才知道皮蛋是湖北的特产。当地百姓过年时为感谢部队鱼水情,请部队同志到家里吃年饭,年饭上很多菜,其中有一道菜是烧全鱼,按湖北的风俗这是一道看菜,年饭上是不吃的,留着以后吃,意愿是年年有余,图来年有个好收成,父亲和他的战友开始不了解当地风俗,时有闹误会和尴尬。父亲和他的战友在一起谈的最多的还是台湾没有解放、南海主权屡遭挑衅,他们特别关注当今国际形势。当谈到国家的发展、进步很是兴奋,特别是他们对军队有着很深的感情,看到我们的军队由过去的小米加步枪到今天各型装备的现代化,并向体系化、信息化作战发展,他们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喜悦。在缅怀、感恩父亲之际,我在思考父亲传承给我们后辈的,或是说血脉相传的最重要和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想应该就是那份家国情怀,就是有坚定的信仰,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做人的正直,做事的认真。在人生道路上,不忘来时路,不惧苦和难。我也希望将此传承给我的后代。我会谨记父亲的教诲,恪守父亲的遗志,将父亲朴实、善良、坚韧、奉献的品格融入血脉,代代相传。同时,我要告慰父亲我们会很好的照顾好母亲的晚年生活。愿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永远佑护着我们的国家、军队和梁家子孙后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梁新南 2025年中秋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