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心男人的美篇

上海开心男人

<p>十五月夜漫笔……作者:冯宝富</p><p>信步走去,不经意一抬头,那轮月,已然盈盈地悬在那里了。它不像夏月那般清瘦,也不似冬月那般孤寒,是十足的一个“满”字,丰腴、圆润,通体透着温润的银光,像一块上好的羊脂玉,被天工细细磨过,又仿佛一位慈祥的巨人,正含笑凝视着地上的一切。月光是无形的,却又无所不在;它静静地流泻下来,流过翘角的飞檐,便将亭子顶上的琉璃瓦洗得发亮;它滑过亭边那一串串暖黄的灯珠,灯光便仿佛融了几分月华的清冷,变得愈发柔和可亲了。</p><p>亭子里,三三两两坐着人。有的对坐品茗,低声絮语;有的只是倚着栏杆,静静地望着亭外水波不兴的河面。桌上摆着青葡萄与黄澄澄的瓜果,一只蓝釉的水壶,几个清透的杯子,在月光与灯下,泛着幽幽的光。这光景,竟不觉得喧闹,反倒生出一种“蝉噪林逾静”般的安宁。人们的说笑声、脚步声,都像是被这巨大的静谧吸收了去,化作了背景里和谐的伴奏。中秋的团圆,未必非得是围炉喧腾,或许就是这样,在同一个美好的月夜下,共享这一片天地间的宁静与惬意罢。</p><p>我的目光,顺着水波望去。河面是极阔的,月光洒在上面,并不成片,而是被微风揉碎了,成了万千片银鳞,闪闪地跃动。远处,一艘画舫悠悠驶过,船身缀满彩灯,红绿交错,倒映在水中,宛如一条华丽的游龙,在银鳞里穿梭,将现实点缀得如同幻梦一般。更远处,一座拱桥如虹般卧于水上,桥洞与它在水中的倒影,合成了一个完美的圆,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桥上、岸边,人影绰绰,想必都是如我一般,被这月夜引出来的“闲人”了。</p><p>我忽然想起古人的句子来。是了,便是张若虚那孤篇横绝的《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千载之前,那位诗人独立江边,所见的水月光影,与今夜我眼前的光景,大抵是相通的吧。这月亮,照过亭台楼阁,也照过茅屋草舍;照过今夜的欢愉,也照过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离愁别绪。它不言不语,却见证了一切。此刻的温馨与圆满,因了这亘古的月光,似乎也更添了一层深沉的意味。</p><p>夜渐深了,我沿着河岸的木栈道缓缓归去。栏杆下的铁链,在月光里拉出长长的影子。回头看,那轮明月,依旧慈爱地照着人间,将它的清辉,毫无保留地赠予每一个抬头仰望的人。水中月是碎的,天上月是圆的;人生的聚散固然无常,但能有这样一个夜晚,让心安住于这片月光之下,便已是圆满。</p><p>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2025.10.6:18:5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