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晚的上海,月亮不只挂在天上。我走过外滩的步道,远远就看见那轮巨大的月亮装置悬在城市上空,表面坑洼的纹理像是月球真实的伤痕,却温柔地散发着银白色的光。它不声不响地浮在那里,仿佛从宇宙借来的一块碎片,被轻轻安放在东方明珠塔的侧上方。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它下方,有的举起手机,有的索性坐在长椅上静静仰望。我也停下脚步,忽然觉得,这月亮不只是装置,更像是一封写给城市的情书——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悄悄种下了一点诗意。</p> <p class="ql-block">这轮月亮,原来是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的序章。越往陆家嘴深处走,城市的灯光就越发浓烈。东方明珠塔像一根被点亮的音符,上海中心大厦的外立面流淌着变幻的光影,红桥横跨黄浦江面,倒影被水波拉成流动的绸缎。云层在夜空中缓缓移动,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与地面上的灯火遥相呼应。我站在滨江步道,风从江面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这满城的炽热。原来光也可以有温度,它不只照亮街道,也照亮了行人眼里的光。</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驻足的,是东方明珠塔上方那个由光编织的人形轮廓。他悬浮在夜空,双臂舒展,像在跳舞,又像在拥抱整座城市。那光影勾勒出的线条如此柔和,仿佛不是机器投射,而是某种灵魂的显形。地面上,不少人举起手机,镜头对准天空,而我却更愿意用眼睛记住这一刻——光在动,人在看,城市在呼吸。科技在这里不再是冷冰冰的代码,它成了表达情感的笔触,画出我们心中那些说不出口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一片悬在空中的透明圆球,像被谁串起的星链。每个球体内,蓝紫光点轻轻闪烁,如同微缩的银河。它们随风微微晃动,边缘折射出周围建筑的灯火,像是把整个城市的光都收进了这些小小的容器里。我抬头看着,忽然想起小时候躺在老家屋顶看星星的夜晚。那时的星空遥远而沉默,而这里的“星空”却近在咫尺,带着人工的精致与设计的巧思。可奇怪的是,它依然让我心头一颤——也许,人类对光的向往,从来不分天然还是人造。</p> <p class="ql-block">上海国际光影节是在上海深厚灯光文化基础上,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而创办的一项创新活动。它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面向未来,旨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推动产业融合、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