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盛宴落幕!舍巴民歌队唱响濯水,用土家天籁为文旅振兴添彩

一蓑烟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双节盛宴落幕!舍巴民歌队唱响濯水,用土家天籁为文旅振兴添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罗中兴</p><p class="ql-block">当国庆的红旗与中秋的明月交相辉映,舍巴民歌队带着浓郁的土家风情,在濯水古镇完成了一场为期6天的文化盛宴。10月1日至6日,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以歌声为媒,不仅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了土家族文化的魅力,更用实际行动为黔江文旅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每日上午十点,队员们准时从黔江体育馆旁集结出发,抵达濯水后便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演出点位。以标志性的濯水廊桥为主阵地,演出足迹还遍布古镇老街的樊家老院子、汪家楼、光顺号、红军渡、钟楼等特色地点,将土家民歌的悠扬旋律洒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演出中,《唱得幸福满山河》的激昂、《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欢快、《濯水情歌》的婉转、《廊桥恋歌》的深情轮番上演,还有《黄杨扁担》《月亮照在吊脚楼》《土家拦门酒歌》等20首经典曲目接连唱响。熟悉的曲调、地道的土家韵味,不仅让现场游客驻足聆听,更有不少人被气氛感染,主动加入队伍载歌载舞,随手记录下这热闹又温馨的瞬间,成为双节期间濯水古镇最动人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持续6天的演出,背后是队员们的全力以赴。大家互帮互助,克服行程与演出中的重重困难,始终以最佳状态呈现每一首歌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舍巴民歌队创始人王志凌老师,每日坚持带队前行,亲自指挥演唱,用专业与热忱为队伍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徐子德老师痛风复发,脚痛难忍,仍一瘸一拐地参加演出,令人动容。难能可贵的是著名艺术家梁瑞贵老师,八十多岁了也积极参与其中,拉响二胡与何燕老师的手风琴联袂伴奏,悠扬的琴声为舍巴民歌画龙点睛之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演出落幕,好评如潮。游客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民歌演出不仅让濯水古镇的形象更鲜活,更实实在在地增添了古镇的文化底蕴,让文旅体验变得更有温度。而对于舍巴民歌队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实践——用土家天籁连接传统与现代,让更多人看见黔江的文化之美,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的“文化注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