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华丨第二百七十八章 生生不息向未来

邓友华

  每一块土地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忘记过去,把握住现在,未来自在其中。<br><br>       又走进起飞公园<br><br>  2025年6月2日一早赶去岩前开书稿讨论会。本谦也去,到那开会中间时宋经文老师又来。午饭后我们再去会议室和源河、树坤商讨书稿的修改。<br>  6月3日上午林日上主席发翠云书院替换稿来,点出来看过后放上去了。后面还将我的两篇附录压缩成一小节陈景润朝拜翠云书院放上去。昌平的那篇也删除掉头尾两三段再放上去做下一节。觉得就让石头对联有两处也行。还将封面主题词的改动也改正上去。 下午弄万寿岩那章。其他人的三篇从附录移到这章做后面附的三节。晚上将林的改动改上去。李顺亮主任也发昨天会上的讲稿来。<br>  这两天忙得人身心倶疲,倒是写陈景润外甥宋力先生那三篇放上美篇新美友圈后手机上不时跳出的评论抚慰了自己。<br>  第五十四章,宋力上后期的评论。贵州永远幸福:文章充满活力,是一篇佳作。广西迷路的眼镜哥:这种文章风格很独特,非常喜欢。陕西Air:文字富有感染力,深深打动了我。海南阳光:好奇文中人物还有哪些精彩故事呀。广东冯艳平: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让人心情愉悦。贵州夕阳西下:文中人物互动写得很生动呢。贵州煊:对这个故事越发感兴趣啦。广东集邮王(张跃平):文中的氛围营造得相当不错呀。四川海风:感觉这会是个很精彩的故事呢。山西辰辰:这样的会面场景描写充满活力。广东黄朝平:宋力先生的故事听起来好有趣呢。<br>  第五十五章宋力中的评论。河南炽枫丨临溪:感觉这采访是对人物很好的纪念。河北yuelixi:那两个小时肯定充满了惊喜。山西柠檬草爱恋:这是对陈景润事迹很好的宣扬与记录。江西贾龙:希望采访实录能让更多人认识陈景润的伟大。陕西yy精城车友会:如此采访一定能让陈景润精神更闪耀。河北AIA 张勇:感觉这场采访会很好地传承陈景润精神。山东咔咔的顾安:好奇采访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广东纯白信箱:采访陈景润外甥,定能挖掘珍贵的回忆。广东年:能有这样的采访很棒,是对陈景润的敬重。<br>  第五十六章,宋力下的评论。浙江红尘我独醉:这是一次高端且精彩的采访之旅。北京蒛鋅蒛钙蒛伱愛:采访如同话剧,那定是非常精彩。河南李文俭:这样的采访一定充满了故事。山西苗正天:真是很令人向往的一次采访之旅。广东张翼:期待有更多关于这次采访的故事。安徽清逸老人:如此阵容的采访会有独特视角吧。山东过客而已: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采访肯定很棒。山东水货.气排球:这样的采访应该收获颇丰。山东淡泊名利云水襟:听起来像是一场很有意义的采访。湖南王学雁:读来感觉采访阵容很强大呢。<br>  6月4日改开闽这章,后面将李顺亮的另一篇讲稿剪成一节。还将书稿发给昌平。<br>  6月5日忙到傍晚,到第六章尾巴。有很多感触,后面给昌平打电话说了些许。晚上再打昌平电话,聊这些天的感受、林日上的改稿给我的想法,然后讲后面的安排。<br>  6月6日早上先点数,上277万了,单日上3万。<br>  林日上主席又发诗词来,再加上去。然后改七八两章。忙到晚上八点多。这活太累人了。<br>  6月7日再改书稿,第三单元的三章,到晚上就忙好了。<br>  中午12点多时看到阿芬语音留言:“哎,友华,我跟你说一下,勤勤的丈夫老于头今天早上去世了,他是有遗体捐献,所以医院给联系了,从福州派了一个车来,把遗体拉到医科大,他们家里这个后事就很简单了。那我准备明天过去一下,他们是在家里面设个灵堂,有人来,就祭奠一下。那明天你如果要去的话,跟我一起去好吧?你不是说,那个于兴国走了,你要我通知你。”<br>  我跟她连线,讲明天和她一起去勤勤家,她约9点到车站。<br>  6月8日我到汽车站是8点半多,和阿芬姐联系后,见还要等待一小时,便去起飞公园, <p class="ql-block">拍照两张照片后,找靠河边这侧没太阳的石凳看美篇,把宋力和罗焕民各三篇读者评论复制下来贴我自己的微信上。</p><p class="ql-block">  第五十七章,罗焕民上篇评论。陕西於岳才:非常喜欢文中蕴含的历史感。安徽售卖各种实验釜:文章展现出的思考深度值得称赞。江苏gym:这种对往昔同窗的追溯很有意义。上海♥空城少年丶〇:真好奇陈景润初中的故事还有多少呢。河南消夏纳凉:能感受到写作者对地域文化的热爱。江苏菏泽市定陶区仿山镇邓集小学:文字间透着对往事探寻的积极态度。青海潜水飞龙:这样的文章能让我们更好地体会岁月流转。内蒙古城西干道车神:很棒的文字,充满对历史和地域的感悟。山东逆光初夏:喜欢这种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的叙述。河北罗小菊:语句富有哲理,超赞的。四川行路人:文字能让人有所思考,很棒呀。北京天边的云:想知道是否还有更多这样的故事呢。浙江A 小蘑菇:很期待文中关于陈景润初中的故事。天津OK 姐:这种关于主题的切入角度很独特。陕西连:把时光与脚步对比,很有新意。广西自爆小卡车:对地域关系的描述很有趣呢。天津慧照人生:文辞优美,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浙江Lnfswjy:很喜欢这种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第五十八章,罗焕民中的评论。山东零点咖啡:将这些记录下来是很棒的创作。福建暖暖^_^:沿着这样的节点能探寻到很多美好。湖北,,杨光:这种记录有着非凡的价值。山东花开:记录是留住时光的魔法。山东Squred:人生节点被记录下来超棒的。吉林一往情深:像这样记录节点是对生活的热爱。河南BUXwh:能捕捉这样的时刻真的很棒。江苏东方不败的猫猫:三元县中的记忆定是独特而美好的吧?山西SS:记录生活的节点很有意义,那是珍贵回忆。</p><p class="ql-block">  第五十九章,罗焕民下篇。天津圆圆:感觉这会是一段很有趣的访谈。山东萌萌她妈:这样的选题充满了人文魅力。湖北一别经年再见无言:想知道采访还会有哪些精彩发现。内蒙古宝马Xmm:对陈景润过往的探究令人兴奋。湖南夜翼风生:这种追溯往昔的内容很有意义。陕西高念祖:能挖掘这样的故事真的很棒。山东任明雪:很期待看到对陈景润初中同学的采访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忙到阿芬姐拿着一朿鲜花下车时才收尾。</p><p class="ql-block">  再坐51路车到吉祥府邸,到徐碧二村勤勤家。遗体昨天来车已拉去福州,家里的祭奠就比较简单了,在遗像前点三根香。</p><p class="ql-block">  我和阿芬11点多一些时告辞出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到梅园旁边的四方桌吃饭。</p><p class="ql-block">  因阿芬姐说天很热下午就回永安。中饭后我们坐51路车在汽车站下车时我在前她在后,却因裙子拌着脚步迈不开步伐没踩到路肩再摔倒在停靠站台面上,头部差点撞到柱子,手去撑地面,手机丢在地上。我吓了一大跳,赶快扶她起来,问摔痛了没有,还好。手也没破皮。我没关照好她,很自责。</p><p class="ql-block">  过天桥去汽车站路口上车时问还有几分钟开,说是3分钟。她就上车了。我等发车后,再走到起飞公园边等那一路的车。</p><p class="ql-block"> 次日晚上跟阿芬姐留言:“昨天摔倒,像身上的部位,比如手掌还会痛吗?”</p><p class="ql-block">  她回复:“没事,一切正常,放心。[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试水、改稿与剪新封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10日上午点数,总数上286万,日升高1.8万。前面有日升高3万的,是我一天放两篇,另一篇是《书市游行色》的文章,如金庸、路遥和二月河。我这天放的是张维兹和《二十世纪小说中的校园青春》。</p><p class="ql-block">  22点多看到阿芬留言:“友华晚上好!请问署名 ‘漱石枕流’是谁啊?这名有见过,想不起来是哪位了?”</p><p class="ql-block">  我回复:“江驰飞”。还找出写他那篇第九十一章发过去,再点出来看。篇首就写着我编《三明知青》时发现了两个成熟的知青作家,一是梁东北,一是江驰飞。还想到很快就要放到知青部分了。</p><p class="ql-block">  6月11日上午去列东林纪承办公室开会,不到11点时散会。我在门外小亭跟仁华讲了一会话,说前面样书反映和修改的情况,问400页的书稿排版要多久,说下一稿样书要有排好的版面,起码是已经大改过的要排起来。他讲可以先不排页码,一部分一部分的打包起来。</p><p class="ql-block">  6月12日早上点数,总数上291万,日升2.6万。感觉超过2万以上的阅读量,是多放一篇带来的,后面把《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找出来也放上去。</p>   6月13日晚将迁明企业和地利先放上美友圈。终于盼到开始放迁明企业了。随后,美友的评论渐次跳上手机。陕西里脊:三明的发展离不开迁明企业呀。山东雅芳:想知道迁明企业都有哪些呢。福建山西八路泉矿泉水有限公司:很钦佩迁明企业对三明的建设。广西鑫玺省代(蓉蓉):三明能崛起,迁明企业功不可没呢。山西开心一刻:迁明企业对三明的贡献真的很大。<br>  当晚还点出林仁华发的划龙船新闻视频,最后一个,点出来看,我有出镜,在后面点题,我最后总结那句:最大的亮点就是畅划龙舟,不计输赢,不问成败,重在讲究共同参与,讲究跟这种龙船文化生生不息的这种精神结合在一起,这个是最大的亮点。<br>  6月14日下午将《烟雨濛濛三标厂》先放上美友圈。<br>  6月15日傍晚时分美篇阅读总数上300万。<br>   6月16日看美篇点击数,电脑更新显示的更快,手机是要每个去点出来再操作两三下才会有新实时数量。还回头看每篇的累计,一般都在1万2千左右。早期写新圆伯、小师妹就是这数,后面这轮从小魏领头也是这样,三个话题起码前两个没被精选能一路往前的像跃华、路遥、统文等就是这样,只有个别像永辉、二月河会上1.4万。而更早精选的,一般在头个“我们一起回忆青春往事”中会上到9千左右,再后面好的两个圈下来会有9千,加起来1.9-2万左右。个别篇章在后面的圈中也被精选,这数字就会突破2万,像宋力上是2.4万。三个美友圈放下来,数第一个数量最多,美友有3.3万人的圈,阅读量能上万左右,年龄层次比以前年轻。<br>  6月17日下午看到昌平发来文档和照片, 就开始干活。看到稿子先有自己的想法,打电话过去没人接。后面昌平来电话,我讲了情况。再说书名赶快写来,后面叫仁华排版,还有吕厝的书斋要补上去,照片上的说明文字要填上,等等。<br>  6月18日放《找寻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其评论是:吉林baicel:岁月的痕迹虽难寻,却可定格在回忆里。一网友:回忆的留存是岁月给的馈赠。新疆喜欢陈医生:时光的定格是如此的美好呀。广西三年级语文组:这些描述让我相信往事不会无痕。广东一杯清茶:过往的岁月总有存在的角落。湖北萍儿:过往如同宝藏,就在我们身边。山西李军:原来岁月也能在纪念馆中永恒呀。广西云:确实,我们的过往不会真的消逝。山西华山之巅:很赞同,回忆可在景物里留存。广东耳语H:时光能珍藏,过往也有处可寻。<br>  6月19日上午昌平来电话说,封面照片他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像《列西记忆》一样将三种元素组合在一起合成一个图片,这样会更好。我说万寿岩已经有了,再加上闽王开闽和翠云书院就可以了。电话过后我就在想实施的可能,两种,一是翠云书院一取建筑,一取四贤塑像,都放左边;二是开闽取上次做翠云书院田野调查时的舞台和闽王鼓,放右边。跟仁华沟通商量再虚化成素描似的古朴画面,像政协版《我们的老照片》那张河道图一样。我中午有打电话给昌平讲我的构想,聊着框架和设计大体出来了。下午还有再想,比较成型了。是下午有下雨,要不然都会去找仁华了。还有个原因是有想到书名还没写来,想写到了一起去做新封面。<br>  这天放《追忆知青岁月》,随后的美友评论是:安徽陈玉平:这样的研究对知青研究贡献很大。广西小7:想知道书中有没有独特的知青经历。湖南品味人生:感觉这件事会让知青文化得以弘扬。山东罗云熙:希望能看到更多知青岁月的回顾。广东欣欣:从事这样的编辑工作很有价值。山西小杨:这有助于深入挖掘三明知青的记忆。山西Joe:真好奇那些知青书中的精彩故事。河北王仕勇:研读知青书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广西抒情男高音:编辑《三明知青》是个很棒的计划。广东品味人生:邓友华的研究很有意义呢。<br>  6月20日早上整理做封面照片的所需,拷到U盘上去找仁华弄照片。忙一阵后昌平打电话给仁华说这事,他说友华就在我这。我们又忙一阵,昌平也来了。三个人讨论商量,当房子和雕像放大时好像找到想要的感觉了。闽王鼓的商量好,让仁华去弄,我们11点多先回家。<br>  仁华下午发来封面。我看了还是会满意。<br>  晚上昌平来电话聊封面照片,他还不满意,点太多,闽王鼓元素出不来。讨论和商量的结果,是将万寿岩从三分之二缩小成三分之一成远景,闽王队伍游行做中景,翠云书院放大成三分之二成近景,雕像取消。讲好我明天再去找仁华做一稿看看。<br>  6月21日我上午再去找仁华剪封面照片。今天外面有舞蹈队跳舞。春美在。我跟仁华讲情况,说按昨晚跟昌平商量的远景中景和近景的构图再剪一稿试试。然后虚化成素描似的图。我有带政协版《万寿岩》去。实际操作时,到把万寿岩变小成三分之一,空出很多要补的,把房子变大时,他就叫起来,这样子岩前人肯定不能接受的,我也觉得不行。他说闽王鼓不行放这支队伍是更好,两个雕塑拿掉也行,就是房子不能大过这座万寿岩。后面就决定折中进行,队伍往万寿岩和房子中间出来。感觉元素有在并简要能接受。<br>  再后面试着虚化成素描,还不错,再弄成黑白照片,三种对比下来,彩色的太艳,素描比较古朴,黑白照比较中性,既有沧桑感又能保留阳光和真实感。我问二选一你选哪个?他讲选黑白照。我也是如此选择。<br> <br>      排版、迎仙与美篇反响<br><br>  6月22日上午快九点时打电话给昌平,说昨天剪照片的情况,他说我发的有看到,比上一稿更好,就是第二面旗上的王字不显眼。还说到前面按商量的远景等来剪感觉不对,从绘画构图来说是没错,但这是剪照片,变成两路了。还说古今教育那篇的处理情况,他觉得陈蕃发的文字拗口,讲我更倾向于文集编辑的思路,而这是村志要打破那些。我说那我就用第二方案,从1912年以后的用你改写过的,陈蕃发的就删除掉。后面就去实行了。<br>  我有想到封面照片,觉得还可以试一稿专门为素描剪的。<br>  我下午都想去城关找仁华剪这一稿了,走之前打电话问他有在吗,说去岩前的路上,有带小飞机去,会拍洞口那边。<br>  这两三天点数没算每天某篇升高多少,更关注哪篇上万了,后面有没有上1.2万的如今感觉到的平均数。<br>  6月23日上午去城关找仁华,跳舞的到了,他还没来,我到九点打电话给他,他说九点半到。我便在楼梯边角坐,后面仁泰先来开门,我才进去办公室。<br>  我先和仁华讲旗子上的王字不显眼,现点现改。再讲我说试着以素描为目的,将想要的三个元素按我们的意思放住再让电脑去勾出线条,看看效果如何。我叫他把房子剪右边来放大些,他还试过反一面来,勾出的效果怪怪的,虚实主次弄颠倒了,岩前人肯定不能接受,仁华说我自己都不能接受。我让他发给我,我收到后再转发昌平。<br>  后面讲不等书名的书法家题字了,先排版,我想要的,带去的《我的青春岁月》翻开来看,就是以前的老样子。<br>  昌平来电话,讲图那还是前面排的黑白照好。再问古今教育那篇的小节情况。我说了。他讲想写一节教育成果,把因生不立传不能写的王源楠、王本谦和马玉太这样的放这里。我说可以呀,就再一节教育成果。不要太多页。他说就一页左右。<br>我和仁华说到11点多才回来。<br>  走路等车和乘车腿都很酸。<br>  6月24日上午面对照片问题,在想要不要整理一下拷给仁华。后面是先看看岩前照片在电脑里的情况,到后面才大体将零星存的微信图片做一文件夹附在其中。感觉有些照片没看到。<br>  傍晚放《不为良相,就为良医》。<br>  晚饭后点数,总数是318万。连着两天单日升1万多。<br>  晚上昌平来电话,说马玉太来电话讲书名已经写好了,让我们去文旅局找一人拿。昌平还说应该去林日上那里一下。他已经换办公室了。后面的打印出来先给他看看。我一时想不起来哪篇。后面电话过后查样书,在纸上写下篇名,再文档上找页码登记上去,打电话问昌平家里有打印机吗,说有,我就讲拍照了发给他,打印了明天带住去。我前面答应昌平上午先去忙这些自己的事,迎仙的事随后再去。<br>  6月25日一早先把《生命如根》放上新话题,很快就有美友的评论。山西青春献给小酒桌:巨石间树木的生长,是对生命的礼赞。河南游聚点子:树能于巨石缝生存,其生命能量不可小觑。陕西雨静:生命如扎根石缝的树,顽强且充满希望。北京微笑走过一切:石缝中的树,是生命永不言弃的标志。何晚霞:在贫瘠之处扎根生长,树诠释生命的不屈。上海淡然:石山上的树如勇士,生命力量震撼人心。辽宁尉氏县初级中学赵慧玲:想知道树扎根石缝需多久?那定是坚毅之旅。安徽白袍壹S:巨石缝隙中的树,展现着顽强生命力。重庆谦哥:那些在巨石间生长的树是生命的强者。陕西蓝月亮:树木在石缝扎根,生命坚韧令人钦佩。<br>  上午等昌平电话。说那人没那么早在,我说可以我们两个先聊一下,就还是我出去跟他车去列西。在办公室里聊陈世卿,有突破性进展。9点多电话来时就跟他一起去文旅局拿书名题字。<br>  再去社科联。<br>  回到列西拍照不顺,我说去仁华那,后面去了。就拍成了。 讲好迎仙后找他排版,也跟昌平说了。<br>  下午两点多再去城关忙迎仙的事。<br>   在大雄宝殿大坪吃。席间听到老妮姑领养弃儿的故事,我很惊讶。便问了很多。<br>  回家后连放两篇,都是厦门版的,感觉一天一篇太慢了。前面尝试的结果让我这时开始新的尝试,像电视剧一天两集一样一天两篇。<br>  6月26日一早金水来电话,一起去飞凤殿上寿点香。再吃早餐。本来想到仁华那,仁泰说他没那么早来,就算了,还是和金水一起走小路回来。长坑前面有地质灾害,路是往边上的台阶上下,陡且危险。<br>  下午昌平发大事记的修改文字来,我改动在书稿上。文档名先改成“2025.6”。<br>  我将知青两章,一是前村二是梁东北,放上新话题。<br>  《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评论。河北珂悦:这样的文章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广东肖镔埕:好奇更多关于知青五十周年聚会的事。浙江💫楼大大:作者对知青生活描写肯定很细腻。云南阳光普照☀:这一定是很有意义的知青回忆。青海溪才:展现知青生活的文字总是充满魅力。内蒙古陶武军:想知道文中的人物还有哪些故事?河南cafuné:文中的主题很吸引人,加油作者。陕西贞观之继:好喜欢这种讲述知青生活的文章呢。山东@姨姨琴:很期待能读到完整的这部分知青故事。<br>  金水来电话,我下去,他在一排路口,我说往外面走,坐公共汽车去。回来也坐车,更没危险。<br>  晚宴65桌。我们坐大坪。<br>  6月27日我九点多到仁华那,他昨天有排些概述的版面。我拷书稿给他,再看排好的版面,感觉页眉左边的有点大,右边的牛和人有点意外。左边的压缩小来,打印出来后觉得太小了又恢复原样。让发给昌平和马政委及编辑群。没意见了才敢做下去。<br>  我随后打电话给昌平。他正在忙什么,我讲了情况。他过会看过后再打过来,说右边的牛和人不好。我说那就改在单元名称的字。在仁华电脑上现改,感觉这才是对的。<br>   后面再说要交代的。还问他岩前石头对联能不能做成个能体现原貌的图,后面商量着怎样做个素描图,而原件照片也保留着。<br>  11点多才回来。<br>  下午放知青全景文章一和二上新美友圈。<br>  晚上点数,总数上326万,单日升高3万。然后看数据分析,一天两篇是各3500左右,第二天还保持强劲势头,第三天就落下去。再投历史时光机,有的会被精选,也有的到读书笔记分享会才会被精选。三个都没被精选的约上1.2万,前面有被精选的加起来就会根据各自的情况在1.4-2万上下。理清这样的规律,我就下定决心以一天两篇(章)的节奏往上放,等于是自己借美篇平台像播电视剧一样连载自己这能散能连的大部头三明版《南渡北归》。就像前两天刚再放上去的《生命如根》里所写的,在石面上爬行!<br><br>        二0二五年六月一日至六月二十九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