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石老人再传弟子赵广</p> <p class="ql-block">盖六枚白石遗印</p> <p class="ql-block">那幅《荷塘清趣》静静悬在橙色墙面上,像一扇通往旧时光的窗。墨色晕染的荷叶舒展如舞裙,几朵粉荷半开半掩,仿佛能听见露珠滑落水面的轻响。题字清逸,笔锋里藏着几分齐派的拙趣。我伸手轻触画边,指尖仿佛掠过一段未拆封的缘分——这画,竟是在十月一清晨与我结识的。</p> <p class="ql-block">手机屏幕亮起,“待发货”三个字旁,赫然写着“荷塘清趣”,价格定格在288元。订单生成时间是10月3日,可我的心早在国庆那天就已签收。兰亭画斋的页面简洁得像一幅留白的水墨,却偏偏在这一天,把一幅画、一段传承、一份巧遇,打包送进了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师惠民书写</p><p class="ql-block">现场主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在展厅,穿黑白条纹衫的讲解者站在骏马图前,语调平和:“收藏不必高门槛,一次心动,就是一次结缘。”他没说收藏要等时机,也没讲升值空间,只说“好东西,总会遇见对的人”。我站在人群里,忽然明白,所谓结缘,不过是某个秋日清晨,你恰好驻足,而一幅画恰好在等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广是白石老人再传弟子,画上盖着六枚白石遗印,每一方都像一枚时间的印章,把齐派风骨一脉封存。我原以为收藏是殿堂里的事,需正襟危坐、焚香净手。可这次,它就发生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发生在一个手机订单的“提交”之后,发生在我还穿着拖鞋、没来得及泡早茶的清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收藏也可以很生活。它不一定要在拍卖行的镁光灯下,也可以在一面橙墙前悄然发生;它不一定要倾囊而出,也可以用一顿饭的钱,换来一幅有传承的墨荷。这幅《荷塘清趣》,不只是画,更像是一段轻声细语的对话——从齐白石到赵广,从画斋到我家,从十月一的清晨,延续到往后无数个晨光微亮的时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缘,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你愿意看一眼,它便愿意陪你很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