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家国同庆。10月5日晚,九江甘棠湖畔灯光璀璨,游人如织,由九江市文广电旅局,九江文化馆主办,由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薪火艺术团承办的专场文艺晚会在甘棠湖公园露天舞台浓情上演。19.30分,伴随着悠扬的旋律,风场舞《我爱你中国》火热拉开整场演出序幕,瞬间点燃现场几千名观众的爱国热情。本次演出以”欢乐国庆.九江C0”2025国庆中秋游园灯会活动为主题。节目涵盖红色经典,地方戏曲,民祖舞蹈,器乐独奏,双簧喜剧等多种艺木形式,全部由九江市薪火艺术团文艺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主持人马儿飞,唐小兰以真挚饱满的情感串联全场,掌声不断,与观众共同回顾峥嵘岁月,讴歌盛世华章。</p> <p class="ql-block">节目单在风里微微颤动,我低头看了眼时间——10月5日晚9点30分,九江甘棠湖公园。马中飞和唐小燕的名字排在最前,像是这场欢聚的引路人。《绣红旗》《当兵的人》《声声慢》,这些名字不只是节目,更像是一封封寄给岁月的信,写满了记忆与敬意。灯笼高挂,花影婆娑,谁说节日只是热闹?它也是我们对过往最深情的回望。</p> <p class="ql-block">领导与演员一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欢乐国庆·九江GO”几个字熠熠生辉。灯光洒下来,把她们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连影子都在跳舞。这不只是一场演出,是整座城市在用身体说话:我们在庆祝,我们在铭记,我们正一起走向明天。情景秀舞《绣红旗,红梅赞》再现江姐与难友在狱中绣红旗的动人场景,让观众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的舞者们身着红衣,动作整齐得如同一人。她们的背后是中国地图与国旗的投影,灯光如潮水般涌动,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泛着光。她们跳的不是舞,是山河的脉搏,是大地的心跳。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每逢节日,人们总爱聚在舞台下——因为有些情感,唯有集体才能承载。</p> <p class="ql-block">白衣女子手捧红花,中间那位披着红外套,像雪中一点梅。她们站在红幕前,夕阳与云彩在身后燃烧。那一刻,美得让人不敢呼吸——原来节日的最高境界,不是喧嚣,而是静默中的震撼。这就是”江姐”</p> <p class="ql-block">两位女子穿蓝裙红外套,伴演着“′江姐“高唱国际歌,在祖国大地上将有千才个”′江姐”勇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整个甘棠湖公园去年改造后,景观焕然就,一条巨龙盘踞在夜色中,蓝与橙交织的灯光让它仿佛随时会腾空而起。几个孩子踮着脚尖,伸手想去碰那龙须,却被家长笑着拉回。我站在一旁,看着龙身蜿蜒穿过树影,恍惚间觉得它不是灯,而是从传说里游出来的魂。游客们拍照、低语、惊叹,而这条龙,静静守护着这个属于九江的秋夜。‘</p> <p class="ql-block">身穿浅色军人‘‘制服的男子走上台,手握麦克风,目光坚定。他开口的瞬间,又年轻了。他唱响了《当兵的人》,激情高昂的中高男声,豪迈激昂,表现出中国军人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舞者们再次登场,红衣如焰,手中道具高高举起,像要把祝福送到天上去。她们的动作干脆利落,却又带着柔情,像是在说:我们刚强,也温柔;我们庆祝,也感恩。蓝幕上的花影轻轻摇曳,仿佛也在应和着节奏。</p> <p class="ql-block">扇子舞开始了。红扇开合,如花开满园,又似火焰跳跃。她们穿的是红裙,背景却是城市夜景,现代与传统在这一刻握手言和。我看着她们的身影在灯光中流转,忽然觉得,九江的美,就藏在这样的融合里——旧时不褪,新光不息。</p> <p class="ql-block">一位红裙女子独唱,麦克风贴近唇边,歌声如溪流般清澈。“我把满腔的爱献给你,愿你永远强,永远蓬……”最后一字未落,台下已有人眼眶泛红。她唱的不是歌词,是千万人共同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整场晚会持续二个小时,台上精彩的表演让许多市民夸赞,节目太震撼了!国庆期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这幼高水准的演出,既热闹又受教育,希望今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薪火艺术团的节目是最棒的!</p> <p class="ql-block">据悉,九江市红色文化促进会薪火艺术团已连续五年在国庆前后推出公益演出,旨在通过群众喜闻见的艺术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红色文化促进会会长詹冬龙表示,未来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把更多优质文艺精品送到百姓“家门口”让红色文化在大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戏曲登场了。黄梅戏《路遇》唱腔婉转,表演细腻,尽显黄梅韵味。粉红与蓝的戏服在古树背景下格外夺目,女角头饰叮当,男角手持白帕,一颦一笑皆是戏。他们不只在演故事,是在延续一种语言,一种只有中国人才懂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一群女子执蓝扇而舞,穿红旗袍,背景写着“声声慢”。那三个字像从宋词里走出来的,配上她们轻缓的舞步,整个舞台都染上了婉约的愁。可这不是哀愁,是深情,是对这片土地绵长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红衣舞者们在古代建筑前起舞,天空湛蓝,云朵轻飘。她们的身影与飞檐翘角相映成趣,像穿越了时空。我忽然想,所谓文化传承,大概就是这样——一代人跳着同样的舞,让历史永不落幕。</p> <p class="ql-block">红黄相间的舞者们手臂高举,背景是飘扬的五星红旗。蓝天白云下,她们像一群飞鸟,带着希望振翅。那一刻,我站在人群中,胸口发烫——原来爱国,可以如此热烈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橙色旗袍的女子们手持蓝扇,背景是中国古建。她们舞姿优雅,像在画中行走。灯光柔和,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美。我忽然觉得,传统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活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两位舞者在古典建筑与花影间起舞,红光笼罩舞台,像被岁月温柔以待。她们的动作不急不缓,仿佛时间也为之驻足。这样的夜晚,谁还会说传统老了?</p> <p class="ql-block">华丽的服饰,精致的头饰,她们跳的是古典舞,也是中国魂。背景是古建,灯光柔和,每一帧都像一幅工笔画。我看着她们,忽然明白:美,是可以传承的。</p> <p class="ql-block">金衣舞者们双臂伸展,背景是现代城市天际线。传统与未来在此刻相遇,灯光架上红光闪烁,像在为她们喝彩。她们跳的不只是舞,是时代的交响。</p> <p class="ql-block">男女声二重唱,《我们的祖国甜花香》,穿粉衣,男着浅衫。背景是绿蓝渐变,骑马剪影掠过,像梦中的江湖。他们唱着,笑着,把古典与现代唱成了一首情歌。</p> <p class="ql-block">双簧《相亲》包袱不断,笑声此起彼伏。反映现实社会的一个现象,怎样是正确的婚姻观须三观正。</p> <p class="ql-block">总编导在观众席上,细看。</p> <p class="ql-block">笛子独奏《杨鞭催马运粮忙》节奏明快,展现丰收喜悦。</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张广海,一边摄像,又忙于拍照,敬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