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寒露秋韵,赋能童年成长——民生幼儿园大三班寒露活动

陈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将中华传统节气文化根植于幼儿心灵,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寒露的自然之美与文化之韵,大三班以“寒露”为契机,打造了一系列融合知识探索、科学实践、文化传承与劳动体验的主题活动,让秋日节气成为滋养幼儿成长的生动课堂。</p> 溯源寒露·启智节气新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帮助幼儿构建对寒露节气的系统认知,老师创新采用“视听结合”的多元形式:趣味节气动画展现“鸿雁南飞、菊始黄华”的物候变化,科普短片解读“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的气候特点,互动讲解串联“食南瓜、饮暖茶”的传统习俗。孩子们在专注观察中提问,在互动探讨中解惑,不仅明晰了寒露的时间与特征,更在心底种下了探索传统节气的种子。</p> 探微露珠·玩转科学妙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的露珠从哪里来?”带着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孩子们开启了“露珠形成”科学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将温水注入透明杯,再小心翼翼放入冰块——当杯壁逐渐凝结出细密的小水珠,如繁星般闪烁时,教室里响起阵阵惊叹。这场直观的实验,让“水蒸气遇冷液化”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触可感,更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收获了探索自然的乐趣与成就感。</p> 撷叶寻秋·定格自然之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趁着秋日暖阳,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小区,开启“寻叶之旅”:形如扇子的银杏、绿中带黄的香樟叶、枯萎暗褐的枇杷叶,被孩子们轻轻拾起,化作秋日的“自然标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先用画笔勾勒树叶的脉络、晕染秋日的色彩,让落叶在画纸上重焕生机;随后又将树叶画投放于阅读角,化作秋日独有的书签,成为独属于孩子们的秋日记忆。</p> 巧制秋点·品味节气食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露时节“食南瓜”,是传承已久的养生习俗。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美食家”,沉浸式参与南瓜饼的制作:揉匀蒸软的南瓜泥与面粉,捏出圆润的面团,再用小手压成厚薄均匀的饼形。待南瓜饼出锅,孩子们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软糯的口感与香甜的味道,不仅满足了味蕾,更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读懂了“节气食俗”背后的生活智慧。</p> 烹煮暖茶·浸润秋日温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寒露饮暖茶,润燥又暖心”,老师与孩子们共同开启“煮茶时光”:孩子们帮忙清洗菊花,观察菊花在热水中舒展的模样,倾听水壶“咕嘟咕嘟”的声响。待茶汤微凉,老师为每个孩子倒上一小杯,温热的茶水入喉,驱散了秋日的微凉。这场充满仪式感的煮茶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寒露养生的习俗,更在温馨的互动中,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p> 吟诵古诗·传承文化雅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结合诗句,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秋日图景:千面的荷叶、凝结的白露、丰收的莲藕,让抽象的诗句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在朗朗书声中,感受古诗的韵律之美,更让中华传统文化的雅韵,在心中慢慢沉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寒露主题活动,以“文化浸润”为核心,以“幼儿体验”为载体,将自然探索、科学认知、劳动实践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孩子们在“看、玩、做、品、诵”中,不仅读懂了寒露,更在体验中收获了成长,让中华传统节气文化,在童年时光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