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滨花境,园林大赛

蛟 龙

<p class="ql-block">走进伊滨花境园,第一眼就被那座盘旋而上的金属雕塑吸引。它像风的轨迹,又像时间的回环,静静立在石砖广场中央,仿佛在诉说这片土地正从沉寂中苏醒。阴云低垂,却压不住那份现代艺术独有的轻盈与力量。这里曾是城市边缘的一片空地,如今成了花与设计对话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径往里走,迎面是“第四届河南省(洛阳)花境建筑劳动和技能竞赛”的展牌。地图上标着一个个匠心独运的展区,粉色旗帜随风轻摆,上面写着“花开伊滨”“匠心筑梦”——热闹却不喧嚣。几位参赛者正低头调整植物角度,电动车随意停在一旁,像是刚从生活里驶入了诗意。</p> <p class="ql-block">转角处,一个巨大的金色“∞”字装置悬于花坛之上,顶端停着一只展翅的蝴蝶。它不说话,却让人想起生命循环与美的永恒。红花簇拥着底座,灰褐石砖铺展向前,天空依旧阴沉,可心却亮了起来。这哪里是比赛?分明是一场关于自然与创造的集体告白。</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玻璃幕墙映着云影缓缓流动,那栋现代建筑像从地里长出来的水晶体。人们穿行其间,脚步轻缓,仿佛怕惊扰了空间本身的呼吸。阳光虽未露脸,但建筑与绿意之间的对话已足够清晰——功能与美感,原来可以如此相融。</p> <p class="ql-block">老爸老妈站在“洛阳伊滨花城”的标志前合影,蝴蝶装饰在他们头顶轻轻摇曳。他们笑得自然,像在自家院子里拍照。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园林大赛,不只是设计师的竞技场,更是普通人愿意走进来、留下来、笑出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一块刻着“归”字的石头静静卧在花丛中,像一句温柔的召唤。雨丝悄然落下,行人撑伞缓行,脚步不急不躁。竹影微动,花香藏在湿气里,这座园子没有大声宣告它的美,而是让人不知不觉就放慢了节奏。</p> <p class="ql-block">穿红外套的老妈站在竹林边,风拂过她的衣角,也拂过身旁斑斓的花影。她没说话,只是静静望着前方的小径,眼神里有种久违的松弛。或许她也曾为生活奔忙,此刻却只属于这一片绿意。</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并肩站在花园前,她穿红衣,他穿深色外套,两人靠得很近,像一棵树的两根枝干。木制展示牌上刻着什么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站在这里,被花包围,被光轻抚,被岁月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他们在小径上慢慢走着,手偶尔碰一下对方的胳膊,像年轻时那样。竹林沙沙作响,标牌上的字迹模糊不清,可那份默契清清楚楚。原来最美的景观不是雕塑也不是花海,而是两个人一起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爱人驻足在“竹影山光”的竹墙前,身后是五彩花卉,身前是石板小径。她抬头看墙,像是在读一首无声的诗。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风穿过竹节的声音,也听见了城市之外,另一种生活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爸爸妈妈手挽着手走过雕塑群,她穿红外套,他握着她的手。他们身后,植物被塑成奇异的形状,花朵热烈绽放,远处行人模糊成剪影。他们不拍照,也不停留太久,只是走着,像在重温某个旧梦。</p> <p class="ql-block">老爸独自坐在藤蔓墙下的木椅上,“时光记得我”几个字在他背后静静浮现。他双手放在膝上,目光落在前方空地,仿佛那里正上演着他一生的片段。我不打扰,只悄悄记下这个画面——有些美,是安静到让人想流泪的。</p> <p class="ql-block">他们坐在白墙前的小桌旁,金色字体映着他们斑白的发。桌上没茶也没咖啡,但他们坐着,就像拥有全世界。自行车停在一旁,红花开得正好,他们不说话,却比任何言语都更贴近生活本真。</p> <p class="ql-block">小径蜿蜒向前,穿过绿植与花丛,几位游客缓步而行。远处现代建筑若隐若现,像未来伸来的一只手。这里没有喧嚣的打卡点,只有一步一景的宁静,让人愿意一直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那两位穿得像梦境般的女子又出现在另一条路上,她们依旧坐在粉色桌旁,笑声轻扬。或许她们只是来拍照的游客,但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成了园中一道流动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老爸老妈坐在长椅上,现代化建筑在他们身后静静矗立,雨丝斜斜落下,却浇不灭那份惬意。他们不赶时间,也不怕阴天,因为他们知道,有些美好,只属于慢下来的人。</p> <p class="ql-block">长椅、花坛、蓝径、现代建筑,一切如画。他们坐着,像一幅被时间定格的照片。可我知道,这不是摆拍,而是生活终于找到它该有的模样——平静、温暖、无需解释。</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前的长椅上,他们再次出现。玻璃幕墙映着灰天,绿植环绕四周,他们坐着,像在等待什么,又像什么都不等。也许,他们只是在证明:再现代的空间,也需要有人的气息才能真正活起来。</p> <p class="ql-block">他们走进中式亭台的区域,身后是飞檐翘角的楼阁,花丛用绳子轻轻围起,像在提醒我们:美要欣赏,也要尊重。他们站着,不靠近也不远离,恰到好处地融入了这幅古意悠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池塘里的白鹤静静伫立,他们站在石径上,身后是飞檐与花海。远处人影模糊,花影婆娑,整个画面像一首未完成的诗。而他们,是诗中最温柔的那一句。</p> <p class="ql-block">几位游客在传统建筑前拍照,花艳雕塑亮,阴云反而衬出几分沉静之美。这里没有浮夸的布景,只有精心雕琢的细节,让人忍不住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p> <p class="ql-block">小径尽头,一朵巨大的木质“花”静静绽放,周围花团锦簇。警戒线围住它,却围不住它的生命力。它像是这场园林大赛的缩影——用自然之材,造梦想之形。</p> <p class="ql-block">现代与传统的交汇处,身后是艺术装置,眼前是古建筑。他们不说话,只是站着,像在完成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而这座园子,正是这场对话最好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展览区的小径两旁种满红紫花卉,信息牌立在一旁,两个卡通人物雕塑举着红色相框,仿佛在邀请每个人“框住美好”。游客们笑着走过,有人真的把脸凑进框里,那一刻,严肃的艺术也变得俏皮起来。</p> <p class="ql-block">老爸独自站在小径上,目光落在卡通雕塑上,嘴角微扬。他没拍照,也没说话,可那神情分明在说:我也曾年轻过,也爱过这些天真烂漫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两个卡通人物依旧举着红框,像在守候下一个愿意入画的人。信息牌上的文字讲述着设计理念,可最动人的设计,或许就是让人愿意停下、微笑、参与。</p> <p class="ql-block">手挽手走在小径上,绿树成荫,花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