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中秋节》

玲子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6日的中秋佳节,别有一番浪漫情愫,正好是我结婚四十年纪念日。为红宝石婚,凭添一抹温馨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月光如水,洒在窗前,像极了那年我们初遇时的温柔。四十年,整整一个甲子的三分之二,青丝染雪,初心未改。这个中秋,月亮格外圆,仿佛也懂得人间的团圆与守候。红宝石婚,不似钻石夺目,却如炉火煨着的茶,温润绵长。我望着阳台外那盏红灯笼,轻轻晃动,映着桌上两块月饼,一块莲蓉,一块五仁——还是他最爱的口味。</p> <p class="ql-block">1985年10月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未满24周岁,嫁给长我5岁的他,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一年,风还吹着喇叭裤的裤脚,街上流行着邓丽君的歌。我穿着借来的婚纱,头纱是表姐出嫁时用过的,洗得发白,却依旧柔软。他站在礼堂门口,手心出汗,却笑得笃定。他说:“从今往后,天大的事,我扛。”我信了,也把心交了出去。那年没有鲜花铺道,没有车队浩荡,可我走在阳光里,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p> <p class="ql-block">婚后第四天,在道外三友照像馆拍的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我们特意挑了周末,穿上周净的衣裳,去三友照相馆补拍了一张正式的合影。那时才明白,婚礼是办给亲朋看的,而这张照片,是留给岁月的。他挺直腰板,我抿着嘴笑,摄影师说“别僵着”,可我们就是忍不住紧张。如今再看那张泛黄的照片,忽然懂了——那不是拘谨,是面对一生承诺时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婚礼在婆婆家门前举行(道外北七道街318号),参加婚礼的亲朋云聚,喜气盈盈,喜宴在航运局大食堂。(现今满汉楼坡下)</p> <p class="ql-block">那天清晨,街坊邻居早早围在门口,有人搬来板凳,有人端出瓜子。鞭炮一响,整条街都热闹起来。婆婆穿着新做的红褂子,笑得合不拢嘴。酒席摆在大食堂,八人一桌,菜是大锅炖的,热气腾腾。我记得他偷偷给我夹了一筷子红烧肉,说:“多吃点,今天你是主角。”那一刻,烟火人间,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这是接亲的轿车,在我娘家太平绿化七道街街口。</p> <p class="ql-block">那辆浅色轿车是借来的,车头还扎着红花。我站在街口,母亲红着眼眶替我整理头纱。车门打开,他走下来,手里捧着花,脚步有些急。四目相对时,他没说话,只是轻轻拉住我的手。那束花后来被我压在书柜里,干枯了也没舍得扔。多年后翻出来,花瓣早已碎成粉末,可那股香气,好像还留在指尖。</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那辆浅蓝色轿车前,人群围着笑闹。我头上的红花被风吹得微微颤动,他站在我身侧,肩并着肩。有人喊“看镜头”,我们便笑得更开些。那时不懂什么叫“岁月静好”,只觉得,能和这个人一起站在阳光下,被这么多人祝福,就是最大的幸福。车轮一转,载着我们驶向新生活,也驶进了四十年的光阴长河。</p> <p class="ql-block">新房在道外爱民街。那年月结婚很少有独立的婚房。</p> <p class="ql-block">十点六平的小屋,是我们两个人的王国。墙上贴着喜字,柜子上摆着搪瓷杯和暖水瓶,角落里还塞着陪嫁的樟木箱。他亲手刷了红漆的床头,写着歪歪扭扭的“囍”。夜里,我们挤在窄床上,听窗外秋雨敲窗,他说:“等以后,咱们买个大房子。”我靠着他的肩膀,轻声说:“这儿就挺好。”</p> <p class="ql-block">喜床上的四铺四盖特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四床被子,四床褥子,全是母亲一针一线缝的。大红缎面,绣着鸳鸯戏水,压箱底的樟脑味混着新棉花的清香。盖在身上沉甸甸的,像被整个家族的祝福包裹着。那床被子用了好多年,破了也不舍得换,后来剪成小块,做了坐垫、枕套,直到最后一片也磨没了,才悄悄收进抽屉,当作念想。</p> <p class="ql-block">新房虽只有10点6平,但布置的很喜庆。</p> <p class="ql-block">粉色的窗帘是我在百货大楼攒了半年布票买的,沙发套是自己钩的花边。桌上摆着一对小茶杯,杯耳朝外,象征“成双成对”。他还在墙上挂了块小镜子,说“照见日子红火”。每天清晨,阳光从窗缝挤进来,照在“囍”字上,把整个屋子都染成了暖红色。那光,我记了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1986年,我表哥从鹤岗来哈,用照像机在我娘家的老屋拍的照。</p> <p class="ql-block">老屋的墙上挂着老式挂钟,滴答声比心跳还准。我和他在床边坐着,穿着厚厚的毛衣,围巾还搭在肩上。那会儿冬天冷得厉害,屋里只有一只小火炉。可我们靠着彼此,说话时呵出白气,笑声却暖得能把冰霜化开。表哥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正笑着看他,他低头整理围巾——那张照片,成了我们最早的生活切片。</p> <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的春节,在婆婆家。</p> <p class="ql-block">孩子已经会走路了,穿着红棉袄,在屋里跑来跑去。我们三人坐在沙发上,他搂着我,孩子依偎在中间。电视里放着春晚,桌上摆着瓜子糖块。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屋里热气腾腾。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幸福,不是轰轰烈烈,而是有人陪你一年又一年,看同样的节目,吃同样的饺子,说同样的话。</p> <p class="ql-block">那年我大约30多岁</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河边,柳条刚抽出嫩芽。我们散步在江畔,他走在我外侧,怕我踩到水洼。我穿着橙色上衣,他穿着旧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有人拍照,我们就停下脚步,笑着站定。那时生活渐渐安稳,争吵也少了,更多时候是沉默地并肩走着。可我知道,那沉默里,藏着最深的懂得。</p> <p class="ql-block">四十载的光阴,将青丝染成白发。</p> <p class="ql-block">历行风雨阳光,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变老!</p> <p class="ql-block">今夜,我们坐在窗边,桌上摆着两块月饼,一壶热茶。月亮升起来了,又大又圆,像一枚银币,悬在城市的上空。他轻声说:“四十年了。”我点点头,没说话,只是把手放在他手上。那手早已不再年轻,却依然温暖。窗外灯火点点,屋内茶香袅袅,而我们,还在彼此身边。</p> <p class="ql-block">这个中秋,不只是团圆,更是重逢——与青春的自己,与走过的岁月,与这一生唯一的爱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