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沉浸在百书庆典和张文质老师第20期教育写作研修班的激动与启发中,坐在回长沙火车上的我,被微信里几位好朋友唤醒——他们都发现了一篇赫然写着我大名的文章,紧接着,这篇文章迅速在群里“炸群”了,据说是大数据推送。 </p><p class="ql-block"> 原来,是这次同住的室友李平萍为我昨天写书过程的分享写了文章!这是第一篇以我的名字霸在标题上的文章,看到第一眼简直炸裂——上一次见到以人名为标题传播的,还是《赠汪伦》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一下可真“出名”了。 </p><p class="ql-block"> 一下子,我是惊愕之余有几分害羞,害羞之后更多的是感动。短短几天相处,我和竟像晓霞老师说的那样,成了"失散多年的亲姐妹",有太多相同点。连她写我的文章,我读着都觉得满是画面感、格外动人。</p><p class="ql-block"> 感动过后就要行动。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也决定写一篇文章,给这位即将创造出第101本教师著作的作家,送上我的祝福。</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初见:酷飒模样下的同频共振</b></p><p class="ql-block"> 平萍是小霞老师推荐我认识的,偶然之下的必然,就成了我的室友,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天。文质老师曾说:"该遇到的人,走再远的路总会相遇,"更何况我们都是湖南人,她还是个利落的“湘西妹子”。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见她,她穿着雪白T恤,扎着马尾辫,眼睛锐利又明亮,不苟言笑,透着一股酷酷的劲儿。当她坐在我身旁时,我瞬间就感受到了她身上的特质:聪明伶俐、干事果决、头脑反应快,和我很像,却比我多了一份英姿飒爽。</p><p class="ql-block"> 跟她相处,连沟通都格外高效,一个字就可以拍板。走在路上,我纠结着要不要吃当地的福鼎肉片(毕竟我们都在减肥,得算卡路里、看时间),可又想着出来一趟该尝尝,犹豫着提起建议,她只干脆地说“吃”;渴得不行想吃豆腐脑,我问“吃豆腐脑吗”,她还是一句“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课余时她提想去平潭拍簪花照,没明说邀不邀我,我想着晓霞老师托付我照顾这个湖南小妹妹,绕着弯问她“一个人去吗”“喜欢一个人去吗”“怎么知道那地方的”,其实心里是想问:"要不要我陪你去呀?"她直白答“一个人,朋友告诉我的”;直到我忍不住直接问“那我们两个一起去吧”,她立刻说“好”。试衣服时她果断选“红色”,选照片要从40多张里挑6张,我陷入纠结,她坚定地说“删,6张,不要多”。这样干脆利落的回答,恰恰是我们生活里需要的——少些内耗,直抵心底最想要的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拍照,总想着把人拍出独特气质,见平萍长相甜美,便主动提出帮她拍照,想拉近些距离。我说“你站这”,她答“好”;我说“你笑一下”,她就配合笑;我说“你再笑一下”,即便没笑出来也不推脱;我说“你从那边走过来,我拍张动感的”,一遍、两遍、三遍,她都听话照做。我其实偷偷担心过,她这张“冷酷脸”会不会突然“炸毛”,毕竟总让人觉得是“被迫营业”,从表情里根本看不出她对照片、对拍摄风格满不满意。可等拍完我让她看构图,说换我走到对面拍时,她还是干脆的一声“好”。尤其是拍跳跃动作,我只跳了一下,她就抓拍到了最好的角度、时刻和镜头。我心里暗暗想,这女孩是真聪明,有些天赋真是与生俱来,接受能力太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试探着跟她说“你其实是外表冷酷、内心炽热的人,对不对”,她只淡淡笑了笑;我又说“有时候你以为自己笑了,可在我看来,表情没任何变化”,她瞪大美丽的眼睛,依旧没太多表情,只说“嗯,是”。可就是这样简短的沟通,却格外有效——不用讲解、不用劝说、不用安慰、不用讲道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自然而然地志同道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课的时候,她格外认真,虽然她写了好长一篇文章,说她没想过当学习委员,但我相信以她的性格,当学习委员的时候立马也是一声"好",不管心中如何的"风吹麦浪";在寝室里,我们更有默契——并不是只有叽叽喳喳谈天说地才能促进友谊,安静也是另一种舒适。每天晚上,我打开电脑写东西,她躺在床上写她的,互相无言,却都知道彼此是通畅的,沟通根本不需要语言。深夜我赶资料怕吵到她,轻声说“今晚可能会晚些,影响你吗”,她只说“没事,把灯全部打开”,就那样陪着我,让房间亮堂堂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细品:明丽飒爽文字里的柔情</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酷酷的女孩,竟悄悄成了写作班的学习委员——群里每一个接龙她都第一个响应,作业也都第一个完成。表面上毫不在乎,实则把每一件事都细致做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去张家大院的路上,我们又坐在一起,她面无表情地邀我坐在她旁边。聊着天,她突然说自己写过一篇爆文,阅读量有50万。我一开始不敢信,点开一看,数字确确实实。仔细读那篇文章,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满是画面感。她说偶然在校园里看到一位教师的儿子,才两三岁,因为爸爸去执勤,找不到人却不吵闹,安安静静坐在升旗台上等爸爸。她拍下那一幕,写下《那些被“遗忘”却早早学会等待的教师子女(2025113)》,写教师子女那份“小懂事”和“等待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惊叹的不是50万的阅读量,而是这个大大咧咧、酷酷的女孩,竟有如此细腻的一面。她在那么大的学校,想必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忙碌的脚步之下她的眼睛会突然撇见坐在升旗台前的那个孩子,她的心会瞬间穿透那个背对着她的孩子的小小脊梁,去触摸到到孩子的心。感受到孩子既害怕又放心、想哭却又淡定的善良,还能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这是怎样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还说,看到那个孩子,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所以文章才引来了那么多人的共鸣。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翻她的公众号,名字叫“李公子”,和她甜美的长相一点不搭,可相处一两天后才发现,这名字和她的性格也是浑然天成。她的文章格外真实,有一篇写自己听一位老师上课,起初想直接指导,可转念想起自己第一堂课被呵护、被指导的经历,写下长达2000字的回忆,便耐下心来,最终举重若轻地给那位老师点拨。我想,那位老师一定很幸福,未来定会成为有爱心、专业能力强的好老师,因为给她指导课的“李公子”,本就是这样的好老师。</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篇写她去看父亲,母亲去世后,父亲表面镇定,内心却越发柔软、疼爱孩子。一条弯弯的山路,父女间的爱隔着山路流淌,还一并送给天上的妈妈。字里行间满是温情,让人读着就暖了心。她的文章里还藏着不少童趣,比如写自己追拍小毛虫,用棍子拨弄两下——得有怎样的童心、怎样的放空状态,才能如此用心观察一只小动物,还从中找到乐趣?我想,她一定有个有趣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她的视频号里还有很多健身内容,我特别喜欢这种有力量感的女孩。第一个视频里她尝试倒挂金钩,第二个视频就挑战爬栏杆。我在农村爬过栏杆,知道要抵抗自重爬过去有多难——手指头没力气不行,还容易破皮。果然,第一个视频里她试了两次就掉下来;第二个视频里,大概是第二天,她对着镜头晃了晃手套,又雄心壮志地挑战云梯。看着她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我忍不住笑了——这不就像我吗?买过不少爬梯手套,可真要爬过去,还得靠勇气。她的生活点滴,总让我觉得像看到了自己。她的文字也短粗有力,像利剑一样直指要义,还喜欢分1、2、3表述,背后藏着极强的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跃:教育路上的并肩同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天晚上我们走路回宾馆,我悄悄问她:“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写作班的呀?”要知道,能自费来写作班的人都不一般——平时让很多人写几句留言条都不愿意,要么怕写不好,要么干脆不写;能在繁忙工作中坚持写作,还在国庆假期自费来学习的老师,在每个学校都不多,汇聚到这里的,都是教师里的精英,至少是有情怀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好奇,是因为指引我来这里的是恩师,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人,我想知道每一个优秀的人背后是有怎样的一种力量在推动。我起初以为她的指引者是挂职学校的副校长,可她却说:“我是在挂职的清水湾小学一位老师的朋友圈看到的,我跟那位老师平时交往不多,但看到信息后,就跟着上了三次线上课,后来去谷里参加了线下班,今年又来了——去年我带了几个老师来,今年是一个人来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她说完,我沉默了,心里的灯却全部点亮了,感觉有个欢喜的小女孩在欢快的舞蹈。更确定了自己的判断:她和我一样,只要心中有目标、有理想,就会说干就干。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轻轻对她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你的书很快就会出来的,成功者的样子就是你这个样子。”她难得没直接下结论,反而问“为什么”,我轻轻告诉她:“因为你准备好了。当徒弟准备好的时候,师傅自然就会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啊,人生中有太多事,或许我们自己都没察觉,可使命、意识、灵魂会指引我们朝着目标走。定下目标后,哪怕一开始不知道方向,也会不断探索,走在这条路上,就只剩成功。有多少遗憾是在犹犹豫豫中度过?有多少梦想是在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中流失?只有确定目标、简单坚定做下去的人,才离实现梦想最近。我真心祝福萍萍,她一定会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像她写我的这篇文章,我们只相处了4天,刨去睡觉、上课的时间,真正沟通的时间也就十几个小时,可她笔下的我,却像多年的老朋友。她触摸到了我的灵魂,和我的心产生了连接,写的是真实的我,甚至是我自己都没看到的另一面。我对她说:“你的写作能力已经准备好了,你的文字也准备好了,就等一个目标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20号晚上,我在写作班和同学们分享时,突然想起要把我和平萍的合影放进PPT里——我要把这个女孩放进我心房的一个房间里,像我的恩师、好朋友把我放进他们心里那样,以后不断督促她、指引她,哪怕意见不一样、争得面红耳赤,也要让她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跟大家分享这份特别的缘分。看着PPT里的合影,我们俩真像两姐妹,头上簪着的花,仿佛在庆祝我们的相遇、庆祝这一个国庆中秋双节,也庆祝我们共同走的写作路、做“幸福教师”的路。我当着所有人宣告:“李平萍,我会督促你的哦,不能懈怠,你一定能写成一本书的!”这是对她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要更多地成全别人,做别人生活里鼓掌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我们最开始认识前,我在干什么呢?我正和作家朋友们讨论“以什么为载体交朋友”:有人靠打麻将,有人靠旅游,而我们这群人,靠写文章、靠读书。这些方式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形式不同,可若爱运动的人和爱写诗的人交换礼物,难免会觉得“不搭”——我写一首诗给运动员,运动员要回一首诗就很难;爱跑马拉松的人邀爱写文章的人一起跑步,也未必合适。但读书的人在一起,会有不尽的精神快乐,沟通成本低,获得快乐的方式却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刚好,聊完这个话题,晓霞老师就把平萍安排到了我旁边,这大抵就也是偶然背后的必然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用文章炸群了,我也用这篇文章送给她。爱读书、爱教育、爱生命、能写文章的人,就该以文章为礼物相互赠送。</p> <p class="ql-block">想必,现在的平萍同学已经手捧《写作计划书》郑重对着全班同学宣读了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或许在去往平潭的路上,投入福州风物之美了?祝福她一路生花、笔下也生花,让更多人从她的笔尖感受到爱的流动;也愿更多不同性格的作家,都能舒展自己、绽放自己,成为一朵朵美丽的花。和作家交朋友,平萍,李公子是我“预先”交下的朋友,是未来的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飒又美又炫的平萍,未来写作艰难的路相信还是得你自己走,但是也请相信,为你的掌声永远都有!愿你在教育与写作的路上,永远坚定,永远炽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