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甘青之旅(2025.9.30-10.6)

书海琴声

<p class="ql-block">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8天长假来得格外珍贵。原本计划去川西看雪山草原,可一查行程,人满为患,价格也翻了倍,只好临时改道——甘青线成了我们的新选择。</p><p class="ql-block"> 虽是临时换了行程,倒也别有一番随性之趣。安顿好工作,请了一天假,火速抢了9月30日从南京飞往兰州的机票,每人1100多元,算是为这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开了个头。没做太多攻略,心里反而轻松,想着一路走一路看,随景而动。</p> <p class="ql-block">  落地兰州已是午后,大巴穿行在黄土色的山峦间,窗外的风沙气息扑面而来。入住速8酒店后,我们直奔中山桥。这座横跨黄河的百年铁桥,在秋阳下泛着金属的光泽,红灯笼一串串挂满桥顶,像为节日披上的喜袍。桥下黄河水浑黄奔涌,浪拍桥墩,发出低沉的轰鸣。我站在桥中央,脚下是百年的水流,头顶是百年的钢桁,仿佛一脚踩进历史的脉搏里。桥头那块“中山铁桥 百年纪念碑”静静矗立,石砖斑驳,古树参天,让人不自觉放轻脚步。那一刻,整座桥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讲述着西北的坚韧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天色渐暗,河面泛起微光,一艘白色小船缓缓划过桥底,像是从旧时光里驶出。远处城市灯火初上,与山影交错,现代与苍茫在此刻交融。本想体验羊皮筏子漂流,感受黄河上的豪情,可日头西沉,只得作罢。不过站在桥边,看水流奔涌,听风掠过桥桁的嗡鸣,也已足够让人心潮起伏。这河,这桥,这城,都在用它们的方式,讲述着西北的粗犷与深情。</p> <p class="ql-block">回程路上,转角遇见一处“读者”打卡点。灰墙青瓦的老建筑旁,立着醒目的红色宣传板,“读者”两个字温润如初。兰州是《读者》的故乡,这本陪伴了几代人青春的杂志,早已成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我站在板前拍了张照,心里竟有些动容——曾几何时,多少个午后,我捧着一本《读者》,在字里行间寻找生活的光。如今站在它的发源地,仿佛与年少的自己隔空相望。</p> <p class="ql-block">街巷深处,红灯笼高挂,鼓列成排,金色的狮子头在檐角威武昂首,写有“西北罐罐茶”的旗幡随风轻摆。行人穿梭其间,笑语不断,节日的热闹扑面而来。我们钻进一家小店,喝了一碗热腾腾的罐罐茶,茶香混着炭火气,暖到心底。</p> <p class="ql-block">虽未能亲乘羊皮筏子顺流而下,但看着照片里那艘在激流中前行的木筏,心中仍生向往。黄河水奔腾不息,筏子如叶,载着欢笑与胆魄,在浪尖上起舞。那是一种与自然对话的勇气,也是一种回归本真的旅行方式。或许下次,我会选个晴朗的上午,穿上救生衣,踏上这张由羊皮与木架组成的古老舟楫,随波逐流,听风看水,把城市里的喧嚣彻底甩在身后。</p> <p class="ql-block">这一晚,回到酒店,窗外兰州的灯火依旧未眠。短短一日,却已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温度。它不似江南婉约,也不像海滨浪漫,它有的是黄土高原的沉稳、黄河奔流的豪迈,和一座老城在岁月中沉淀出的从容。甘青之旅才刚刚开始,而兰州,已用它独有的方式,为我们拉开了序幕。</p> <p class="ql-block">Day2(10月1日):昨晚在平台上租了一辆车(2035元/5天,含全险),开启自驾游。今早小雨淅沥,我们7点出发,放上行李,坐上车,竟有了一点家的感觉。今日行程是从兰州赶往张掖。</p> <p class="ql-block">之前对大西北的感觉是荒凉,此次终于踏上这片土地,坐在副驾驶,车览大西北的地貌风土,两面巍峨的高山气势磅礴,山上只有零星散布的荒草点缀其中,偶尔有一两座平房落在山包上。开了一段路竟没有雨了,让我们惊喜的是前方和两侧已显露雪山,祁连山脉常年积雪,雪山对我们南方人来说是一道景观。我们一路走一路拍雪山,到了服务区,干脆停下来好好欣赏难得一见的雪山。从兰州到张掖一路海拔升高,气温也渐低,我们下车瞬间感觉很冷,赶紧穿上棉毛裤、保暖内衣、羽绒服,整理完毕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老妈穿上羽绒服和雪山合影,笑得像个孩子。我们站在服务区的空地上,背后是连绵的雪峰,天边阴云未散,但阳光已从缝隙中洒下,照在雪顶上,泛出银光。那一刻,仿佛整个西北的辽阔都收进了镜头里。</p> <p class="ql-block">继续驱车赶路,车览大西北的辽阔和独特的山体风貌,途经武威市正好中午。武威市过去叫凉州,《凉州词》家喻户晓。到了武威市区,气温约二十几度,我们逛了武威集市和鸠摩罗什寺,中午在武威市吃了牛肉面三套车(牛肉面、牛肉和茶)。那碗面汤清味浓,牛肉酥烂,配上一口热茶,整个人都活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下午赶往张掖七彩丹霞已近4点,买票乘观光车进入景区,终于见到七彩丹霞的真实面貌,在4个观景台拍照打卡。山体如被神笔泼洒过,红、黄、白、棕层层叠叠,像大地的调色盘。阳光斜照,山脊的轮廓被镀上金边,影子拉得老长。我们站在观景台上,谁都没说话,只听见风在耳边低语。这地貌,像是时间与风沙共同雕刻的史诗,沉默却震撼。</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张掖市区,酒店环境很好。在附近的餐馆吃了手抓羊排、野沙葱炒鸡蛋、肉烧菌菇,这里的羊肉伴着生蒜吃,入嘴即化,味道纯正。野沙葱是生长在沙漠里的,没有刺鼻的味道,口感清甜爽脆。一盘羊肉拌辣椒粉端上来,红亮诱人,蒜香扑鼻,我们一人干掉一大盘,吃得满头是汗,却直呼过瘾。</p> <p class="ql-block">Day3(10月2日):今日行程是从张掖赶往酒泉。秋天正是胡杨林最美的季节,上午赶往胡杨林景区,胡杨林的树叶有一大半黄了,一片片胡杨林倒映在湖中,仿佛置身于画中,令人惊叹,拍照打卡,把美景带回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盛产哈密瓜,路边哈密瓜摊贩一个挨着一个,2元1斤,买了3盒(5元一盒)和3个哈密瓜,一共才48元。切开一个当场啃,甜得像蜜,汁水顺着手指流下来,连路边的狗都盯着看。</p> <p class="ql-block">午后驱车赶往嘉峪关,爬了附近的悬壁长城。这段长城依山而建,石阶陡峭,爬上去时腿都发软。但站在高处,看群山起伏,黄沙与绿洲交错,才真正体会到“天下雄关”的气势。风从戈壁吹来,带着粗粝的沙粒,打在脸上,却让人清醒。这长城不是景点,是历史的呼吸,是古人用脚步丈量出的防线。</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酒泉市,结束一天的奔波。窗外夜色沉沉,但心里却亮堂。这一路,从黄河到雪山,从丹霞到胡杨,从古城到边关,每一步都踩在大西北的脉搏上。我们不是在旅行,是在读一本厚重的书,一页页翻过,满眼都是故事。</p> <p class="ql-block">  Day5(10月4日):昨夜入住祁连县峨堡镇,听到滴滴哒哒下雨声。今早掀开窗帘,外面白茫茫一片,好一幅雪景。感叹昨日赏秋景,今日赏雪景,幸哉!今日行程是从祁连县赶往青海省青海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打扫车上厚厚的积雪,拍了一些雪景,继续赶路。还好路面没有积雪,开车要安全一些,不过车速要慢很多。对面偶尔来几辆大货车,心里踏实一点,说明对面的方向是正常通行的。车览祁连山脉雪景,好不壮观。一路爬坡到海拔3767米的垭口,下车拍了照。</p><p class="ql-block"> 途经岗什卡雪峰,心想昨夜一场雪,今天雪峰肯定更为壮观。我们临时动意到岗什卡雪峰景区,坐35元大巴上山。山顶有两汪碧绿的湖水倒映在雪峰下,很多游人在此观光。</p> <p class="ql-block">  继续赶路,一路下坡,赶往青海湖已是下午3点半,天空朵朵白云映衬碧蓝的湖面,非常壮观,沿途停车拍照,继续赶往青海湖风景区已是4点多。买了门票+游轮套票198元,天色渐暗,赶紧坐小火车到轮渡口,坐轮渡20分钟。湖面太大,轮渡只能看见水花拍打,轮渡的轰鸣声让人不太舒服。等下轮渡,天色已晚,湖面有一群海鸥飞翔,拍了照,坐上观缆车到出口。</p><p class="ql-block"> 因匆忙坐轮渡,错过了进入景区最美的风景,有点遗憾。找了湖边较近的酒店入住,希望明天上午是个好天气,再睹青海湖最美风姿。可惜晚上开始下雨,找了家参观,点了虎皮青椒和辣椒炒牦牛肉,味道很不错。</p> <p class="ql-block">Day6(10月5日):昨晚雨淅淅沥沥,闹钟6点响起,雨还在下,酒店老板说如果天气,后面的南山观景台能看见青海湖的全景。吃过早饭快8点,雨停了,但天空很暗,我们还是驱车到二郎剑景区对面的南山观景台,拍了乌云下的青海湖,也别有一番风味。</p><p class="ql-block">继续赶路到西宁,西宁这座城市有点像南方,山体和田畈见绿,牛羊在满山坡吃草,赶到西宁市11点多,正好在西宁市吃了中饭。</p><p class="ql-block">下午赶往兰州中川机场,入住机场附近酒店,134元,环境超级好。晚上点了手抓羊肉、香芹炒百合、牛肉胡萝卜粒糊,味道挺不错。</p> <p class="ql-block">Day7(10月6日):今早睡了个懒觉,8点半起床,酒店9点送我们到机场。安全顺利返回宁国,一人花4625元,又一次开心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