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雅畈镇汉灶村“首届金华牛王争霸赛”在这里热闹举办。斗牛场内,两牛相争,卖力角斗;斗牛场外,商贩云集、游人如织。作为独具金华特色的民俗活动,有着“东方一绝”之称的金华斗牛,在沉寂多年之后,再次以比赛的方式回归公众视野。</p> <p class="ql-block">锣鼓声中,参与比赛的斗牛,盛装打扮,头戴大凤冠,身背文武旗,威风凛凛。等到号炮一响,牛与牛怒目相向,头顶头、角对角,牛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金华市斗牛协会的成立,是传统民俗保护从“零散自发”向“系统规范”转变的关键创新。</p><p class="ql-block">一方面,通过制定完善的协会章程和管理制度,规范会员行为,加强对斗牛活动的组织和管理;</p><p class="ql-block">另一方面,对斗牛比赛的场地、规则、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健全的组织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为金华斗牛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p> <p class="ql-block">相传三国时期,孙权为培养金华当地百姓勇武精神,大兴斗牛之风。有史料可考,金华斗牛从唐代开始。据《宣和画谱》记载,唐代韩滉有两幅集社斗牛图,描绘了当时金华地区乡村集社斗牛的情景。斗牛活动在清末民初尤为盛行,地方志和文史集中出现大量记载。彼时的金华(主城区)、义乌、浦江、武义一带均有斗牛,尤以婺城雅畈铜山斗牛为盛。一般斗牛每年分春秋两季,每隔十天或半个月一次。首次斗牛称“开角”,最后一次称“封角”,从开角至封角为“一案”。</p> <p class="ql-block">市场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牛王争霸赛通过设立丰厚的奖金,充分激发了牛主人和观众参与的热情。同时,斗牛赛事引入商业赞助和广告合作,开展非遗市集、文化音乐会等相关活动,用“文化引流+商业变现”的模式打造文旅盛宴,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动能,形成“保护—发展—反哺”的良性循环,为金华斗牛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p> <p class="ql-block">54头斗牛,80多场比赛,超3万名观众,带动文旅消费近百万元,首届牛王争霸赛的成功举办,为金华斗牛再次“破圈”提供了可行思路。</p> <p class="ql-block">构建“活态传承”体系,打造特色“文旅IP”,搭建交流推广平台。当传承有人、发展有路、传播有声,金华斗牛才能摆脱“濒危”标签,真正“出圈”“出彩”“长青”。</p><p class="ql-block">一头牛带火一座城,一座城也因斗牛而更加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婺城发布</p><p class="ql-block">摄影:婺城摄协,金彩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