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心素如简</p><p class="ql-block"> 编辑:心素如简</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我翻开日历,十月一日,国庆节。街巷间早已挂起红灯笼,墙上贴着盛开的牡丹,那抹红热烈而庄重,像是从岁月深处燃起的火焰。早安吉祥,不只是问候,更是一句祝福的低语。庆祝国庆,四个大字写在心上,1949到2025,七十六载风雨兼程,山河无恙,国泰民安。民富国强,繁华昌盛,安居乐业,幸福安康——这些词不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吃进嘴里的饭菜、孩子脸上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散步,一座红墙飞檐的建筑静静伫立在晨雾中,石桥弯弯,像一道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弧线。天空是粉紫色的,温柔得像一首未写完的诗。你好,十月。你好,这个金秋。季节更迭,而家国情怀始终如一。</p> <p class="ql-block">军礼,是无声的誓言。站得笔直的昔日女警,帽檐下目光坚定,右手抬起的瞬间,仿佛把整个国家的重量都托在掌心。背景上写着“乐境欢歌庆华诞 银龄献艺颂祖国”,原来,敬礼的不只是我一个人,还有那些在岁月里默默奉献的银发身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身着黄衣的演出服站在红幕前,手中展开的红旗是一幅未完成的画卷,也是一封写给祖国的情书。我们笑容里没有张扬,却有历经沧桑后的从容与深情。国寿嘉园·天津乐境,这名字本身就带着温度,像是为晚年生活铺就的一条温暖归途。</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我们的演出队伍整齐划一,手势如风拂麦浪,起伏有序。常瑜老师的指挥轻轻挥手,节奏便如溪流般自然流淌。这不是专业的演出,却比任何舞台都更动人——因为每一张脸都写着真实,每一个动作都源于心底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女子舞蹈手持金黄花球,在灯光下旋转,像秋日里盛开的向日葵。背景是蓝天与高楼,那是我们共同建设的城市,也是她们年轻时梦开始的地方。舞台上的光,照见了年华,也照亮了尊严。</p> <p class="ql-block">她们并肩而立,笑容温婉,如同秋日清晨的桂花,不浓烈,却沁人心脾。她们身后,依旧是那句熟悉的“乐境欢歌庆华诞 银龄献艺颂祖国”,但此刻,这句话不再只是标语,而是她们用生命演绎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人站在舞台中央,手握诗朗诵手稿,声音平稳而有力。阿姨身穿旗袍语调柔和,却字字千钧;身旁的叔叔沉稳端庄,像是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们朗诵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孟和平老师手持麦克风,站在红色背景前,神情专注。他演唱的一首《梅花赋》,姿态自然,演唱楚楚动人,让人想起讲台上的老师、车间里的师傅、田埂上的农人——他们不曾站在聚光灯下,却用一生撑起了时代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这位京剧发烧友站在屏幕前,画面中是李勇奇的台词:“这些兵急人难,治病救命,又呼寒又问暖……”字字句句,道出军民鱼水情。这不只是戏文,更是无数人亲身经历的真实。</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先生并肩而立,一人演唱,一人聆听。屏幕上的文字依旧,人物画像静静凝视着台下。这一刻,不是表演,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过去与现在,个体与国家,在此交汇。</p> <p class="ql-block">舞台上,两位阿姨相对而立,她们都是社区里京剧爱好者。八十岁耄耋之年的老人家把国粹艺术演绎成精品节目,虽然银发如霜,但心火不熄,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文化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手握麦克风,声音洪亮。背景金红相映,灯笼高挂,传统建筑的轮廓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他讲的或许是活动流程,但听上去,更像是一场对岁月的礼赞。</p> <p class="ql-block">丛老先生的一首《山路十八弯》演绎的语气激昂。节日的气息扑面而来。中秋与国庆双节同庆,家与国,在这一刻紧紧相拥。</p> <p class="ql-block">合唱开始了。银发家族的老人手持歌谱,神情专注,声音虽不完美,却整齐有力。指挥的常瑜老师红衣翩然,手势如诗。那首《国家》从她们口中唱出,带着皱纹里的故事,带着白发间的风霜,却也带着最纯粹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文化中心的小伙伴们身穿中国红的演出服并肩而立,手持麦克风,背景是蓝天白云。歌声温柔,像秋日的风拂过心田。他们唱的不是技巧,是记忆,是青春,是这一生与祖国同行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身穿警礼服,站在舞台中央,用一首叙事长诗《盼》来讴歌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党和我们的人民一百年来从被奴役,被侵略,到成立了新中国,有了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再看如今我中华,经济繁荣,高科技领先,军事强大,人民富裕,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舞蹈演出的几位姐姐平均年龄七十多岁了,身着藏族服装,白上衣蓝长裙,裙摆如雪,双手高举,动作优雅如云卷云舒。她们跳的或许不是最复杂的舞步,但那份从容与美感,是岁月赐予的最好礼物。</p> <p class="ql-block">四位姐姐的舞姿协调,背景是蓝色波浪,仿佛在时光的河流中翩然前行。她们的脚步轻盈,却踏着厚重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台下,观众们手持拍手,笑容灿烂。红灯笼高挂,龙纹装饰映墙,节日的喜庆在每个人脸上绽放。他们不只是观众,也是这场庆典的共同创造者。</p> <p class="ql-block">活动室里,老人们坐在椅子上,脸上却都洋溢着轻松的笑意。工作人员在一旁轻声引导,像家人般温暖。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宁静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合影时刻到了。演出人员和银发家族的成员站成两排,穿着绿色T恤,笑容灿烂。他们来自同一个社区,同一个兴趣小组,但此刻,他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因热爱而凝聚的大家庭。</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我站在舞台上,手捧警帽,新潮起伏,三十六年的从警经历锤炼了我坚毅的性格和果敢的处事方式,更能坚守初心和使命,在维护法律尊严面前,敢于直面挑战。</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这个军礼。庄严的警礼服和笔挺的身姿,背景祥云缭绕,花团锦簇。敬礼的不只是代表我自己,更是所有为这片土地付出过的人——包括这些银发苍苍却依然热泪盈眶的长者。</p><p class="ql-block">乐境欢歌,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温暖。银龄献艺,不是退场前的谢幕,而是生命在晚年绽放的另一种光芒。他们用歌声、舞蹈、朗诵、敬礼,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我爱我的祖国,从青春到白发,从未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