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遇雨萱是在艺佳艺术中心素描教室,彼时我去找王老师,雨萱正好在画素描。见我进来,她抬头眨着清亮的眼睛说:“您是书法老师吗?我想跟您学书法”。一般来学艺术的孩子都是由家长带着,或者是教务老师带来的。所以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以为是一个小孩子一时兴起,随口问的。就应了句:“周三是我的课,来吧”。不承想周三放学时分,穿着蓝色校服的她已等在教室门口,梳着马尾辫。后来才知,她是下了课从学校直接赶来的。虽然是女孩子,但长得英武帅气,后来才晓得她还是个滑雪运动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雨萱学书很快,有股“不追上不罢休”的韧劲。她刚来时已经快上六年级了,比别的小孩学书法晚了一些。她主动加课,寒暑假集训时,别的学生只上一期,但她却上两期。正所谓后来者居上,别人一年的课程,她只用了半年。记得我刚给她讲完隶书笔画,进入临帖时段没几天,就赶上了一次书法比赛。按说她这时刚摸熟隶书波磔,还不能参加,但小姑娘很有挑战精神,说:“老师,我想试试”。她说这话时,鼻尖沾着墨点,倒像只攒足了劲的小兽。那时她笔下的“乙瑛碑”还带着生涩,却见她伏在案前,练习纸用了一张又一张,额角沁着薄汗。愣是加班加点练习,完成了一幅八十三个字的隶书作品《卿云歌》。</p> <p class="ql-block"> 她的隶书越写越好,春节前,我安排孩子们练春联。由于她写得漂亮,她妈妈高兴得把春联送给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招来一致好评。回来时书包沉甸甸的,原是妈妈又塞了五十张红宣:“邻居们都说好,再写几幅!”,她也不恼,让我给她想春联内容,其实这也是一种形式的训练。灯光落在她腕间,墨香混着暖意漫开来,连风里都浮着新桃换旧符的欢喜。</p> <p class="ql-block"> 她的笔记本是最鲜活的见证。隶书口诀、楷书笔势,我随口讲的一些书法史,都被她用工整的正楷记成日记。后来转习楷书,五十个基本笔画成了拦路虎,尤其那十三个钩画,她咬着笔杆直叹气:“这哪是笔画,分明是恐怖的存在”,可不过半月,再见她写钩挑已如雏燕掠檐,轻盈里藏着劲道。学书七级要考两种书体,她来找我说:“老师,转换书体的时候总慌”,我笑:“你写隶书时,不也从生涩走到从容了?不要着急,先冷静一会儿再写,考试时间肯定够用”。后来她交的两幅作品,隶书端方如古玉,楷书流畅似溪声,转换间竟无半分滞涩。</p> <p class="ql-block"> 如今她上了初一,课业渐重,却从未落下过一次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二十九届中小学生艺术大赛中,她写的楷书作品《沁园春•雪》获得了一等奖。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雨萱的书法特长得到老师们的肯定,经常为学校运动会等活动书写标语。那天见她伏在桌前临写《妙严寺记》,案头的墨汁未干,我又听见她轻声问:“老师,下一个目标,该写行书了吧?”眉宇间闪烁着坚毅。</p> <p class="ql-block"> 《博物志》里说萱草“忘忧”,可这孩子何止忘忧,更是把“坚韧”写进了笔锋里。她的字里有晨露沾衣的认真,有雪压青松的倔强,更有破茧成蝶的舒展。正如她的名字,萱草象征着坚强和希望。这株雨中的萱草花,正带着墨香与星光,在成长的宣纸上,一笔一画写就满堂春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