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游第九站浙江绍兴柯岩、鉴湖、鲁镇景区

晓东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9日,晴。愉悦的一天从早餐开始。今天准备去绍兴昂桑湖古纤道,这是网上推荐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按百度导航,驾驶20多公里到达目的地,可景点已封闭维护,工作人员给我们指引附近的一个景区,说湖面也有古纤道。此图是从网上下载的。古纤道长1公里,宽2.3米左右,窄处只有一米宽,用条石横向垒叠,上面铺大块石板为桥面,两边没有任何护栏,单程20分钟走完。这次没缘与它亲近,走!</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按导航指引,又行驶了10多分钟,来到了柯岩景区。景区主要包括柯岩、鉴湖、鲁镇三部分景区,融山水、古镇于一体,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购买门票后,先看风景区外的镜湖。湖前的石坊及御碑,御碑上是乾隆写的“镜湖”两字,御碑正面有“南洋秋泛”四字。</p> <p class="ql-block">随后来到风景区的检票处,刷票后进入,开始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碑上的文字 --忘了看碑后面,有没有文字,就不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莲花听音,弧形回音壁是国内最大的砖雕,刻金刚经;石莲花半径9.9米,由99块巨石雕刻而成。</p> <p class="ql-block">一块上大下小的巨石,取名“炉柱晴烟”,也称“天下第一石”,石上有“云骨”两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年(1876年)摩崖题刻的“云骨”两个大字,隶书,左旁有楷书跋语,简述柯山自三国吴赤乌年间开始采石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根高31米的石柱,上宽下窄,像被神仙倒插的宝塔,底部仅4米宽,却稳立千年不倒。顶端一棵千年古柏随风摇曳,仿佛在说:“我才是真正的‘顶流’!”相传宋代书法家米芾见到它直接“疯魔”,守了几天才依依不舍离开。</p> <p class="ql-block">在采石后留下的水池中间,有一块巨石,上面雕凿了佛像,称“天工大佛”。站在佛前,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庄严,仿佛能听到古人的虔诚祈祷。</p> <p class="ql-block">这是隋唐三代石匠接力雕刻的弥勒佛,高10.6米,慈眉善目坐镇柯岩。摸摸佛脚,感受古人的“工匠精神”——没有电钻的年代,硬是靠锤子凿出信仰!</p> <p class="ql-block">普照寺,始建于唐代,今按唐代建筑风格重建。过去古代采石作业,人身安全风险极大,普照寺和天工大佛则是采石场祈求平安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的“石材基地”,采了400多年,硬生生把柯山挖成了“半壁江山”。如今留下的石洞、石潭,像天然的艺术展厅,随手一拍就是《国家地理》封面。</p> <p class="ql-block">七星岩,为一千多年前柯岩采石场遗存,这里原系七个相连开采的石宕,布局似北斗七星,因此得名“七星岩”。</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视角下的柯岩景区。</p> <p class="ql-block">三聚同源,隋唐以来,柯岩素为三教聚盛之地,汉白玉石雕柱,高6米,分别为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雕像,象征儒、道、佛相聚。</p> <p class="ql-block">黑白双色石头,白色代表“性本善”,黑色代表“性本恶”。世界应是包容的,文化应是多元的。</p> <p class="ql-block">秋瑾、陶成章、徐锡麟的塑像和生平。</p> <p class="ql-block">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p> <p class="ql-block">鉴湖景区,鉴湖位于柯山脚下,已存在1800多年。东汉永和五年(140年),马臻任会稽太守,为能除越地旱涝之灾,筑堤蓄洪,汇三十六源之水,遂成鉴湖。</p> <p class="ql-block">鉴湖水质极佳,驰名中外的绍兴酒就用鉴湖水酿制。有人说鉴湖水流淌着千年的江南文脉,南宋诗人陆游诗云:千金无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鉴湖。</p> <p class="ql-block">鉴湖原名镜湖,相传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唐代诗圣李白诗云:镜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p> <p class="ql-block">越中名仕苑以雕塑、建筑、书法、园林等形式,展现绍兴从古到今的大禹、句践、王羲之、陆游、徐渭、秋瑾、周恩来、鲁迅、竺可桢等名人风采。</p> <p class="ql-block">乘坐乌篷船,这一绍兴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船身小巧,船篷乌黑,船夫摇橹的咿呀声与水波轻拍声交织。靠近才看清,撸是用脚踩的,踩技真是炉火纯青。</p> <p class="ql-block">在鉴湖上泛舟,是一场穿梭于历史与诗意之间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远处青山隐隐,岸边柳丝依依,正如李白诗中“镜湖水如月”的意境,让人真切体会到“人在镜中游”的悠然。</p> <p class="ql-block">沿途,东汉笛亭的仿汉建筑古朴典雅,五桥步月的五座古桥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在鉴湖景区内保留着一段古纤道,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由于鉴湖湖面较宽,主航道在湖心,必须建造这样两边都是水的纤道。</p> <p class="ql-block">纤道所用石料多采于柯岩青条石,故有“白玉长堤”的雅称。纤夫的脚板,把一块块青石板打磨得光滑如镜,也将岁月留在了青石板上。漫步在古纤道上,湖光山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这条长长的两米来宽的水上栈道,风景很赞,恐高恐水的慎入哦!</p> <p class="ql-block">在鹿岛上喝杯鹿岛咖啡提提神。</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绿树倒映在鉴湖水面,古纤道如一条灰色绸带,将人引向水天深处。你可以像图中这般悠然漫步,看两岸柳丝轻拂,听湖水拍打着纤道石墩,偶尔还能见到乌篷船从纤道旁悠悠划过,船夫的橹声与远处的鸟鸣应和,满是江南的灵动。</p> <p class="ql-block">这条始建于唐元和年间的纤道,是古越先民智慧的结晶。它以石砌成,或贴水而筑,或凌空高架,绵延数里。脚下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温润,每一道纹路都藏着过往纤夫们的号子声与漕运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一群尼姑也不甘寂寞,前来寻古取乐。</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纤道上来了许多游客,好吧,你们玩,我们走了。</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视角欣赏一下鉴湖水面和古纤道之美。</p> <p class="ql-block">走过古纤道来到葫芦醉岛,葫芦醉岛,因“投醪劳师”传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投醪劳师”雕像,经过卧薪尝胆,越国国力大增。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将父老赠送之黄酒投于江中,众将士沿流畅饮,勇气百倍、所向披靡,遂灭吴称霸。</p> <p class="ql-block">葫芦醉岛则满是黄酒文化的印记,“投醪劳师”的雕塑群仿佛在诉说越王勾践的豪情。</p> <p class="ql-block">离开葫芦醉岛我们乘画舫船前往鲁镇。</p> <p class="ql-block">在船上遇见了二天前,我们战友聚会外出游览的导游,真是有缘分,必须合个影,她也帮我们拍个合照。</p> <p class="ql-block">乘画舫,船上有空调,可暂避外面的酷热,游客不多,能随意的从不同角度,舒适地欣赏两岸风光。湖水清澈,据说富含钙和锂元素,正是这水,酿出了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p> <p class="ql-block">鲁镇景区,根据鲁迅作品中多次出现的“鲁镇”这个典型环境,将鲁迅小说中虚构的“故乡”还原成实体小镇。打造一百年前的绍兴水乡旧模样,体验鲁迅笔下的鲁镇风情,再现《祝福》《故乡》《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环境。</p> <p class="ql-block">鲁镇老街,是鲁镇最繁华的地方,街河并行、街随河走。</p> <p class="ql-block">狂人府</p> <p class="ql-block">社戏,是鲁迅一生念念不忘的记忆,位于鲁镇最热闹的镇中心。|</p> <p class="ql-block">鲁镇上的桥多为石桥,造型各异,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p> <p class="ql-block">沿街店铺黛瓦粉墙,旗幡鳞次栉比、灯笼高悬。</p> <p class="ql-block">到此,柯岩景区一日游结束,同时,2025年秋游旅程也告一段落。在此感谢大家对我们的观注和对美篇游记的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