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漫步在主街。店铺林立,招牌明亮,一家小店门口挂着金黄的灯笼,写着“中秋特惠”。街角几位老人在下棋,孩子在追逐嬉戏。我走进一家茶馆,老板是我儿时邻居,他笑着端来一壶单丛茶:“你最爱的香种,这些年可没断过。”茶香袅袅,氤氲着回忆。这杯茶里,有故土的味道,也有坚持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秋阳洒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我踏着轻快的步子向前走。脚下的路早已不是记忆中那条泥泞狭窄的土道,而是平整宽阔的村道,两旁绿树成荫,远处青山如黛。同行的几位朋友一边走一边感叹变化之大。这座曾被时光遗忘的村落,如今处处透着生机。我们走过石桥,桥下流水清澈,倒映着白墙灰瓦的民居和飞檐翘角的祠堂。这趟回乡,恰逢国庆与中秋双节交汇,我心中涌动的不只是节日的喜悦,更有一种归巢的踏实。</p> <p class="ql-block">走到村外一片林地,两位技术人员正在检查灌溉系统。他们站在绿意盎然的坡地上,一边查看设备,一边讨论生态修复方案。远处是成片的果树和茶田,空气中弥漫着草木清香。我走上前攀谈几句,得知这片林地曾是荒山,如今已变成生态示范区。“我们还打算引进智慧农业,”其中一人说,“让年轻人愿意回来种地。”我看着这片被精心呵护的土地,忽然觉得,所谓“建设”,不只是盖房子、修马路,更是唤醒人们对土地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天边晚霞渐染,我们继续沿着村道前行。一位同伴指向远处新建的游客中心:“那边还要建侨史馆,专门展示海外乡亲的奋斗故事。”我望着那片被夕阳照亮的建筑轮廓,心中升起一种使命感。我们这些走出国门的人,不是为了逃离家乡,而是为了有一天,能带着资源、眼界和情感,回来点亮它。</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程,我们三人并肩走在木栅栏旁的小径上。夜色温柔,星河低垂。同行的还有一位从新加坡回来的女士,她轻声说:“真想把孩子也带回来住一阵,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根在哪里。”我点点头,没有说话。此刻,千言万语,都融在这片宁静的乡土之中。这趟回乡之旅,恰逢佳节,却比节日更让我动容。我看到的不只是新修的道路与房屋,更是人心的凝聚、文化的延续、希望的萌发。作为泰国丰顺会馆的主席,我深知,侨胞的力量不在他乡的财富,而在对故土不离不弃的深情。下一次,我要带更多人回来——看这片土地如何重生,听这乡音如何绵延。</p> <p class="ql-block">小巷幽静,高墙夹道,墙头爬满青藤,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几位村民坐在门前闲聊,见我们过来,热情地打招呼。有人认出了我:“是永添吧?多年没回来了!”我连忙应声,心头一暖。这些面孔有些熟悉,有些陌生,但那份淳朴的乡情,从未改变。他们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通了自来水、建了卫生站、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走几里山路……每一句都让我感到欣慰。</p> <p class="ql-block">拐进村中一条小巷,一面绘着青山绿水的环保墙画吸引了我的注意。一位穿绿白上衣的年轻人正指着墙面对同伴说着什么,神情认真。墙边立着分类垃圾桶,整洁有序。我走近听了听,原来他们在讨论如何推动侨乡环保共建项目。“我们想发起一个‘绿意家乡’计划,”他说,“让海外的乡亲也能参与植树、护河。”我点点头,这不正是我们一直期盼的联结吗?距离再远,心若在一起,故乡就能越变越好。</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条街,一栋灰砖外墙的现代建筑映入眼帘。它并不突兀,反而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一位负责村镇建设的年轻干部指着墙上的设计图讲解着:“这是新落成的乡村文化中心,以后既能办展览,也能做侨胞返乡交流的驿站。”我听着,心头一热。过去总以为发展就是高楼林立,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建设,是让传统与现代共存,让在外游子归来时,既能找到记忆,也能看见未来。</p> <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过那座桥,夜风微凉,水面倒映着灯火点点。桥头立起了一块石碑,刻着“侨心桥”三个字。据说这是乡亲们为纪念海外侨胞捐资修桥而立。我站在碑前,默默念了一遍名字,许多熟悉的姓氏跃入眼帘。原来,无论走多远,我们始终是这片土地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上那座熟悉的石桥,桥身依旧坚实,栏杆上新刻了村史简述,记录着几代人的奋斗与变迁。我望向远方,稻田金黄,溪水潺潺,几处新修的凉亭点缀其间。同行的朋友说:“你瞧,那边山上还装了步道灯,晚上也能散步了。”我笑了笑,想起小时候夜里赶路,只能靠月光和手电。如今的家乡,不仅亮了路灯,也亮了人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祠堂祖屋前,我久久驻足。屋顶上的彩绘虽经岁月洗礼,却依旧鲜艳动人,龙凤呈祥、花鸟瑞兽栩栩如生,一如童年记忆里的模样。几位随行的乡亲正在讨论修缮细节,说这是近年乡里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我轻轻抚过门框上斑驳的雕花,仿佛触到了百年前先辈们漂洋过海又心系故土的深情。作为泰国丰顺会馆的主席,这次回来,不只是探亲,更是为了看看我们共同的根,是否还在茁壮生长。</p> <p class="ql-block">捐款芳名。</p> <p class="ql-block">捐款芳名。</p> <p class="ql-block">捐款芳名。</p> <p class="ql-block">捐款芳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