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015年</b>10月4日国庆佳节,<b>十年前</b>的今天,跟随野风户外<b>“参观红旗渠、游览络丝潭”</b>。<div> <b>红旗渠</b>,原名<b>引漳入林工程</b>,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北部,<b>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b>,为水利工程类景区,是<b>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景区总面积达24.16平方公里。</div><div> 红旗渠地势<b>西北高东南低</b>,区域内多山峦沟壑,多陡崖、峡谷,地貌类型复杂,为<b>嶂石岩地貌</b>,地质结构则为<b>垂直岩石层理</b>。</div><div> 红旗渠工程于<b>1960年2月动工</b>至<b>1969年7月</b>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9年5个月。</div><div> 红旗渠景区于<b>1991年</b>对外开放,由<b>分水苑</b>、<b>青年洞</b>、<b>络丝潭</b>三个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b>分水苑牌楼</b>、<b>红旗渠纪念馆</b>、<b>虎口崖</b>、<b>凌云亭</b>、<b>小三峡</b>、<b>神龟洞</b>和<b>铁索桥</b>等。</div><div> 红旗渠被世人称为<b>“人工天河”</b>、<b>“中国的水长城”</b>、<b>“世界第八大奇迹”</b>,先后入选<b>全国小学语文教材</b>、<b>八年级《中国历史》教科书</b>,已获评<b>重点风景名胜区</b>、<b>中国红色旅游景区</b>、<b>全国旅游先进集体</b>、<b>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景区</b>等称号。</div><div> <b>红旗渠精神</b>已被纳入<b>“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b>!</div> 站在<b>河南、山西、河北</b>三省交界处的<b>河南安阳林州红旗渠风景区</b>,远眺<b>山西平顺</b>、<b>河北邯郸</b>之崇山峻岭。 站在红旗渠<b>“红色丝带之上”</b>,俯瞰<b>“丝带”</b>之下<b>络丝潭</b>景区,远眺<b>河北邯郸</b>山峰。 上图,所看到的<b>“红色丝带之上”</b>其实是<b>玻璃栈道</b>,玻璃栈道之下既是深不见底的<b>络丝潭</b>。 站在<b>“红色丝带之上”</b>回望来时路。 红旗渠风景区简单一览,准备向红旗渠源出发,无意发现了<b>“新大陆”</b>,照片右侧墙上画着<b>河南林州</b>与<b>山西长治</b>的<b>分界线</b>,上山虎站立的位置应该属山西长治。 <b>红旗渠源</b><div> 起点位于<b>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b>,此处设有<b>拦河坝</b>、<b>引水隧洞</b>等引水枢纽工程,负责从<b>浊漳河</b>引水。</div><div> 终点位于<b>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分水岭</b>,建有分水闸,将总干渠<b>(全长70.6公里)</b>水分流至<b>一、二干渠</b>等支渠,灌溉林州及周边地区。</div> <b>红旗渠简介</b> <b>红旗渠源</b>,看水淹埋痕迹,雨量充沛时此引水洞是基本被掩埋的(照片右侧痕迹),人站立的地方,应该是<b>涛涛浊漳河</b>水的位置。 涛涛<b>浊漳河</b>(山西省平顺县浊漳河),知道远方客人要来,忍一时之痛将<b>“家底”</b>(平时这里应该是水淹没的地方)给客人一观。 既然主人将<b>“家底”</b>漏了出来,远方客人也不好意思回避,只好站在<b>“渠首”</b>后,欲看还羞的望上一眼,更有个子<b>“短者”</b>爬上树一观,精神实在可嘉!有此精神,野风户外无坚不摧! <b>红旗渠渠首枢纽</b>简介 河南<b>辉县驴友</b>,行进在<b>河南林州红旗渠</b>上,区域确是<b>山西平顺县</b>。<div> 只因红旗渠起始处<b>将近20公里</b>在山西平顺县境内,在此不得不感谢山西人民的<b>大公无私</b>,在自己地界修水渠,不但破坏了自然生态,还占用了土地,自己只有<b>水量分配权</b>,而无使用权。</div> 就地取材,修建<b>红旗渠的石料</b>也是精美如画。<div> 听过一首歌,<b>《一个美丽的传说》</b>: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看来精美的石头<b>不仅会唱歌</b>,不仅能给勇敢者以智慧、给善良者以快乐,更能给<b>辛劳者以幸福</b>!</div><div> 红旗渠,已被称为<b>“人工天河”</b>、<b>“世界第八大奇迹”</b>、被编入<b>教科书</b>,这<b>“精美的石头”</b>功不可没。</div> 红旗渠下<b>浊漳河</b>。 红旗渠之上有很多这样的<b>“过渠桥”</b>,过渠桥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更为红旗渠增添了靓丽,有了<b>“画龙点睛”</b>之魅力。 红旗渠之上,更有很多这样的<b>隧洞</b>。<div> 据统计,红旗渠总干渠跨越山西、河南两省,全长<b>70.6公里</b>,共削平<b>1250座山头</b>、架设<b>152座渡槽</b>、凿通<b>211个隧洞</b>。</div> 也许是<b>地质问题</b>,红旗渠的<b>石料</b>没有我们辉县的石料好,我们辉县修建的<b>“群库干渠”</b>是很规矩的,用的全部是长条方块青石,渠岸墙是平整的,就连靠<b>里边的山体</b>也是用青石砌成的。<div> 还是山西人民<b>“求是”</b>,靠山体就不用<b>费力、费料了</b>,就不用搞那些<b>“面子工程”</b>了。<div> 辉县人民靠实干,有了一部电影叫<b>《辉县人民干得好》</b>;林县人民靠实干,<b>红旗渠精神</b>已被纳入<b>“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b>!</div></div> 来自河南辉县的驴友为林县人民的<b>丰功伟绩</b>而欢呼。<div> 的确,在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下,能建成这样的<b>“不朽工程”</b>,是我们现在年轻人,需要辗转反侧、苦思冥想的。</div> 红旗渠渠上<b>“七仙女”</b>,站在前人修建的<b>“不朽工程”</b>之上,冥思苦想之后<b>“与时俱进”</b>。 <b>络丝潭</b>,红旗渠风景区三大(<b>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b>)主题景区之一,位于青年洞西约一公里处,以<b>深潭</b>、<b>瀑布</b>和横跨豫冀两省的峡谷<b>索桥</b>为特色,兼具自然奇观与人文传说,被誉为<b>“天桥断”</b>或<b>“泪思潭”</b>。 络丝潭大峡谷,左侧是<b>河北邯郸</b>、右侧是<b>河南林州</b>,前方一<b>索桥</b>将河南、河北紧紧相连。河岸右侧伸出岸边的红色建筑即<b>红旗渠玻璃栈道</b>。 <b>一河分两省</b> <b>络丝潭</b> 络丝潭,著名自然景观<b>神龟洞</b>。 野风户外老大,不知是<b>想不开</b>、还是看到络丝潭里<b>什么宝贝</b>,非要跳下去,如果大眼不拉扯一下,不知他会不会真的跳下去。 等老大跳下去<b>来一张特写</b>,等半天老大就是不跳,那叫一个急! <b>站在河北看河南</b>。 <b>红旗渠玻璃栈道</b> 络丝潭一景--<b>索桥</b>,这一侧是<b>河南林州</b>。<div> 河南林州红旗渠风景区、络丝潭游览结束,下一站山西平顺<b>岳家寨</b>。</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