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16日我们乘上列车前往山西太原,9月17日从太原转乘列车到大同,到达大同后,我们先去酒店办理了入住手续,然后去外面吃了午饭,接着回酒店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我们到达大同市博物馆,参观大同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逾17万件,珍贵文物2.2万余件,核心文物包括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北魏陶俑阵、辽代琉璃鸱吻、元代广寒宫影青釉瓷枕及汉代“平城”瓦当等,集中展现北魏平城时期民族融合与丝路文化交流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同博物馆非州雕塑艺术展</p> <p class="ql-block">9月18日上午我们乘出租车来到云岗石窟,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群之一,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9月18日下午,我们乘景区直通车来到应县木塔。它的结构: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全塔无铁钉,依靠59种斗拱和榫卯咬合支撑,被誉为“斗拱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历史地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获吉尼斯认证“世界最高木塔”,与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山西净土寺位于朔州市应县的金代古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藻井和天宫楼阁著称;大雄宝殿为金代原构,单檐歇山顶,斗拱疏朗,殿内藻井及天宫楼阁为木质雕刻,被梁思成誉为“国宝一绝”。</p> <p class="ql-block">这张天宫楼阁图,充分体现了“梁思成描述的国宝一绝”。</p> <p class="ql-block">9月19日上午我们乘景区直通车来到雁门关,登上雁门关,俯瞰群山连绵,心中涌起无限感慨和敬畏之情。一座雁门关,道尽半部中国史。”从周穆王西巡到毛主席驻足,从李牧卫青的盔甲声到王昭君出塞的琵琶音,这方青砖浸透文明血脉,十一孔洞窟藏着华夏兴衰密码。雁门关坐落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的勾注山脊,是古代中原与漠北的咽喉要道。始建于战国时期,明代洪武七年(1374年)由吉安侯陆亨重建关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由李景元复筑长城,形成“双关四口十八隘”的军事防御体系。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核心包括:关城:含天险门、地利门及瓮城,门楼题刻“天险”“地利”彰显地势险要。</p><p class="ql-block">防御体系:涵盖长城、隘城、兵堡、烽火台等,如猴岭长城(全长5033米)和白草口隘口,体现明代军事工程巅峰。</p><p class="ql-block">文化遗存:镇边祠(纪念李牧)、关陵(将士公墓)、长平桥等,融合边塞与民族文化。作为中原与游牧文化交汇点,见证昭君出塞、杨家将镇守等历史事件,是长城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作为天下的九寨之一,其明月楼更是入关的门户。这座楼位于古代雁门围城的北门,是一座二层三开间的建筑。楼顶镶嵌着“雁门寨”的石匾,而上方高处的横匾则写着“明月楼”三字。古代的将士们在这里守戍边关,思念家乡时,明月楼便是他们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将军洞:李靖、薛仁贵、杨业这些名将都在此留宿过。每一位将军来此,都带着各自的使命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光是帝王洞:帝王就有二十二位驻足于此?从周穆王到光绪帝,从汉高祖到隋炀帝,多少风云变幻尽在于此。那边的帝王洞中,汉武帝曾在此筹划对抗匈奴的大计,北魏孝文帝也在此思考改革之策......"</p> <p class="ql-block">说到公主洞,最有名的该是王昭君了。当年她从这里出塞和亲,在此等候匈奴使者数日。后来的兰陵公主、义成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也都是从这里启程的。</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武安堂是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关景区镇边祠内的历史建筑,得名于战国名将李牧的封号“武安君”,主要供奉李牧、李广等历代守关名将,是展示雁门关军事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雁门关在军事防御中的重要地位,是流传甚广的名句。</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游玩结束后,景区直通车要下午五点发车,在等候的过程中,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来问我们要不要乘出租,经过商量,我们拼车100元直接回大同古城,退调了直通车,虽然损失了40元手续费费,但在下午5点半己经回到大同,可谓是用金钱换时间。</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始建于秦汉,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徐达大规模增筑,198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占地约327公顷,以“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的街巷格局和丰富文物遗存著称,是北魏都城、明清重镇的军事与文化典范。</p> <p class="ql-block">当晚在大同古城吃了晚饭,观赏了古城的夜景,然后叫出租车回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上午,我们打车来到大同华严寺,它的三大看点:1、华严宝塔,宝塔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华严寺内,是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方形木塔,塔高43.5米,塔下设有由100吨纯铜打造的千佛地宫,内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融合辽金建筑技艺与现代修复技术,是大同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瑰宝。我们看完地宫后,因塔高及阶梯陡,没有去登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地宫内飞天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第二看点:大雄宝殿:中国现存最大的辽金佛殿</p><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殿内保存明代五方佛泥塑和清代壁画,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4.5米(北侧为金代原物),为全国古建筑之最。</p> <p class="ql-block">普贤阁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坐西朝东,与大雄宝殿相邻。阁内供奉普贤菩萨像,其坐骑为六牙白象,两侧各有一尊胁侍菩萨,均为香樟木雕刻。 </p> <p class="ql-block">第三看点薄伽教藏:辽代艺术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核心,保存有中国唯一完整的辽代壁藏及31尊辽代彩塑,其中双掌露齿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