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了高山古街,前往下吕温泉酒店,在日本下吕温泉也是比较有名的温泉胜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温泉酒店的房间都是传统的和式设计,房间也很大,都是榻榻米,在房间里除了用洗手间时需要穿拖鞋,在房间里不能穿鞋走来走去。被子也是相当厚,空调装在照片左侧的电视柜里(靠近阳台拉门处有百叶窗的里面),是不是感觉很奇妙。</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二楼吃日式自助餐,光顾吃了,忘记拍照了。自助餐里有很多海鲜,冰淇淋,各种寿司、西点等,食材都很新鲜,有些刺身如生虾、生目鱼块等,是可以蒸着吃的,刚开始吃不准,后来看到一个日本老妇人在取餐,就现学现用。自助餐品种很多,可惜眼大嘴小,规定每人可以享用90分钟,结果吃了不到60分钟就饱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楼的休息室,有几台自动饮料机,热饮、冷饮、啤酒都可以免费畅饮。</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在房间里看到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准备出发了,山上到处都是雾气腾腾的</p> <p class="ql-block">富山新港新凑海王丸公园</p><p class="ql-block">左边石碑上写着“深海之水滋养着每一条幼小的鱼,也培育着每一个人,这是富山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新凑海王丸公园是富山港区的主要观光景点,巨型帆船“海王丸”与海天一色的背景搭配,极具观赏性,同时还能眺望新凑大桥、富山湾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新凑大桥是日本海一侧最大的斜拉桥,横跨富山新港,富山新港所处富山湾,是日本海一侧本州岛最大的外洋性内湾。</p> <p class="ql-block">这艘新凑海王丸是建于1930年的帆船训练船,曾长期服役于日本富山县新凑地区(现射水市),持续使用到1989年才退役。在服役期间,它共航行超过100万海里,培训了超过一万人。退役后,长期停放于富山新港内并对外展示。</p> <p class="ql-block">这是无焊锚,是海王丸帆船的重要配套设施,采用无焊接工艺打造,整体结构坚固耐用,曾在海王丸的航海生涯中发挥关键的锚定作用,保障船只在各类海域的停泊安全。如今作为公园的展品,直观呈现了近代航海装备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展望台上有张示意图,标明富山新港与以下一些城市的距离:</p><p class="ql-block">距离大连1380公里、距离青岛1500公里、距离上海1570公里、距离宁波1640公里、距离天津1750公里、距离韩国釜山750公里,而手指着的方向就是上海。</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日本海</p> <p class="ql-block">新凑公园广场上有一个舵型时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日本海上保安厅的巡视船PL 04弥彦号,于1995年建成,满载排水量2006吨,配备有直升机甲板及相关给油设备,还搭载了高速警备救难艇、潜水支援艇等,具备海难救助、潜水作业、防灾减灾等多种功能。</p> <p class="ql-block">千里浜位于日本石川县羽咋市,是一处全长约8公里的海滩,以日本唯一可驾车行驶的天然沙滩车道而闻名。</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沙子颗粒极为细腻,仅为普通沙子的四分之一,吸水后会变得十分紧实,因此汽车、摩托车甚至巴士都能在沙滩上安全行驶,游客可体验在海边驰骋的独特乐趣。夏季时它是热门海水浴场,还会举办沙雕展,展示动漫角色、传统民俗等主题的精美沙雕作品;海钓鱿鱼季,海面渔船灯火连成一线,景色梦幻。此外,这里全年可露营、烤肉,日落时分的海滨风光尤为动人,是能登半岛极具特色的观光地。</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海滩看上去雾腾腾的</p> <p class="ql-block">“千里滨长滩车道”这一名称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人知,可在往昔并非如此。三十多年前,一位观光巴士的司机突发奇想,尝试在浪涛拍打的沙滩上驾车行驶,结果大获成功,自此便有了这一特色车道。</p> <p class="ql-block">海滩附近有很多黑嘴鸥,人家每天在海里觅食,对于潮起潮落已是司空见惯,任凭风浪起也处惊不乱,气定神闲的踱来踱去。</p><p class="ql-block">看到海滩上的海鸥,忍不住跟着它走了很远,始终保持一定距离,结果没拍到最好的海鸥照片,自己却差点被潮水弄湿鞋。</p> <p class="ql-block">到海滩前刚下过雨,天空里布满乌云,偶尔透出一丝亮光。</p> <p class="ql-block">可能恰巧碰到涨潮时分,潮水上涨速度很快,光顾拍照了,迅速上涨的海水又差点打湿鞋。</p> <p class="ql-block">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天空慢慢露出蓝天,云朵也慢慢变成白色,好美!</p> <p class="ql-block">2025年千里浜沙雕展</p> <p class="ql-block">这个沙雕是“欢迎来到石川”,以动漫形式表达对前来游客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御阵乘太鼓,是日本传统鼓乐形式,在历史上主要用于战场鼓舞士气、传递号令,是武士文化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个沙雕是“电车场景”,以宫崎骏动画《千与千寻》中的经典画面为原型,还原了千寻和无脸男在电车上的场景,展现了细腻的沙雕工艺。</p> <p class="ql-block">这个沙雕是“青蛙王子”,以经典童话《青蛙王子》为原型,通过沙雕工艺塑造出童话中的公主形象,搭配城堡等元素,还原了童话的经典场景。</p> <p class="ql-block">突然有一辆车从面前飞驰而过,在沙滩上画出一道道弧线。</p> <p class="ql-block">千里浜吃晚餐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饭店的大厅里陈列的铃木 DR500摩托车,是1982年日本首次进军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摩托车,作为日本人首次参赛的风间深志,用这辆摩托车在撒哈拉沙漠驰骋,取得了两轮综合第18位、组别第6位的佳绩。它以美国规格的市售车DR500为基础,进行了针对未知的巴黎-达喀尔拉力赛的改装。当时那由板材敲击而成的一体式大型油箱,彰显了拉力赛概念尚未成型的时代背景。在竞争对手们都装配着耀眼的大型头灯时,风间深志的DR却装着如6V豆灯泡般的头灯,在撒哈拉的夜路上行驶。其发动机排气量498cc,为4冲程OHC发动机;油箱容量约42升;还额外制作了副车架以增强强度。</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摘自摩托车旁的讲解牌。</p> <p class="ql-block">金泽市兼六园附近有出租和服的商店,出租费不是按件收费,而是按照1日元/克来计价,每件和服上有具体重量,如700克就是700日元。</p> <p class="ql-block">兼六园是日本三大名园之一,位于石川县金泽市,是一座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回游林泉式庭园,被日本政府命名为“特别名胜”。</p><p class="ql-block">兼六园最初是加贺前田家的私家庭园,始建于1676年,由5代藩主前田纲纪整备莲池御庭开始,经12代齐広、13代齐泰等历代藩主修缮扩建,于1822年定名“兼六园”,1874年向公众开放。园名取自中国宋代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洛阳名园记》中“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的名园六要素,意即兼具这六种特质。</p><p class="ql-block">园内景观丰富,有霞之池、徽轸灯笼、唐崎松、翠瀑布等知名景致,还拥有日本最古老的自然喷泉,喷水高度可达3.5米。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梅花、樱花盛放,夏季新绿盎然,秋季红叶似火,冬季雪吊景观独特,是日本庭园美学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徽轸灯笼的造型模仿了支撑日本古琴(筝)琴弦的琴柱。</p> <p class="ql-block">徽轸灯笼旁边的这座桥名为虹桥,也被称作琴桥。这般巧妙的设计,正象征着兼六园的意韵。</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兼六园的眺望台,因为从这里能将兼六园的景色尽收眼底,还能眺望到金泽市区的风光。向远方望去,能看到能登半岛的轮廓,还能看到立山连峰的雄姿。在其左侧,能看到白山的山影;在其右侧,能看到大海的景象。在这座眺望台的正下方,能看到修建于宽永年间的正受庵遗迹。在其北侧,能看到医王山;在其西侧,能看到犀山的山景。</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摘自景点介绍。</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棵枫树在逐渐泛红</p> <p class="ql-block">长在水里的松树</p> <p class="ql-block">兼六园熊谷</p> <p class="ql-block">这块区域是明治纪念之标。</p><p class="ql-block">铜像左边是石川藩士忠魂碑,建于1880年,为纪念在西南战争中战死的本地军人而建,旨在慰籍军人的英灵。</p><p class="ql-block">日本武尊铜像建于明治五十三年(1920年),是日本最早建造的此类铜像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鹡鸰岛,可能经常在此逗留的以鹡鸰鸟居多。</p> <p class="ql-block">在兼六园看到有日本新人在此拍摄和式结婚照,这是其中的一对。</p> <p class="ql-block">此处靠近名为“山崎之庄”的一带,因此得名山崎山。这里也曾被称作“枫山”,因为有许多枫树,树叶一到季节便红得绚烂。</p> <p class="ql-block">这座五重塔是模仿京都御室(仁和寺)的塔而建,因此得名为“御室之塔”。</p> <p class="ql-block">霞之池是兼六园的核心景观,位于园区中心地带,是园内面积最大的池塘。它由加贺藩第12代藩主前田齐泰扩建至现有规模,池底由约五万六千块石头铺成,形状似龟甲,池中的蓬莱岛(龟甲岛)象征不老长寿。</p> <p class="ql-block">瓢池是兼六园的第二大水体,也是兼六园的前身“莲池庭”的核心景观之一。其名称源于池的形状中间凹进,类似葫芦(日语中葫芦写作“瓢”)。</p><p class="ql-block">瓢池周边景观四季风情各异,春季樱花烂漫,秋季枫叶似火,与池景、古建相映成趣,是兼六园“人力”、“苍古”造园意境的典型体现。</p> <p class="ql-block">这座六重塔是瓢池的“海石塔”,历史悠久,表面被风雨侵蚀得千疮百孔,据传是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时带回的。</p> <p class="ql-block">兼六园内的这个喷水是日本最古老的喷泉之一,造于江户时代末期,约1850年 。</p><p class="ql-block">该喷泉位于兼六园霞之池畔,泉水来源为霞池。它巧妙地利用了地形差的原理,依靠霞池和喷泉所在地的高低落差产生的自然水压,使喷水最高可达3.5米的高度。因霞池的水位变化,喷泉的高度也会有所变化。</p> <p class="ql-block">与兼六园相邻的是金泽城。</p><p class="ql-block">金泽城(金沢城)是一座部分修复的江户时代城堡。金泽城的前身是金沢御堂。1580年,柴田胜家的部将佐久间盛政在原御坊基础上筑城,称尾山城。1583年,前田利家将居城迁至此处,经整修后改名为金泽城,此后它成为前田家的世袭居城。1881年的一场大火,几乎将金泽城全部烧毁。</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泽城的石川门。</p> <p class="ql-block">金泽城是日本百大名城之一,它见证了加贺百万石的繁荣,是加贺藩武士文化与建筑智慧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金泽城没有天守阁,而是以多重橹和长屋构成防御体系。其石墙种类繁多,有“海鼠壁”等独特设计,具有防火、防御等功能,金泽城也因此被称为“石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泽城的三十间长屋,建于1858年,主要用于存放武器弹药和粮食,是金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外观以白色壁面搭配黑色木构框架,风格简洁大气,现存的建筑结构完整展现了江户时代城池附属建筑的工艺特点,也是金泽城历史与军事文化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是金泽大学诞生之地,金泽大学于昭和二十四年(1949年)五月二十二日,由金泽高等医科大学、金泽高等师范学校、第四高等学校、金泽工业专门学校、石川师范学校及石川县立金泽医科大学等校合并而成。</p><p class="ql-block">前身的师范学校及医科大学,可追溯至明治十六年(1883年)创立的师范学校,以及明治二十六年(1893年)开设的医学校。之后,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二月十六日,最后的部局从金泽城内迁至现今的角间町,其间,文法学部、教育学部、经济学部、理学部、药学部、医学部及药学部附属药局、附属医院及大学生部事务局、学生部附属图书馆等均设于城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河北门内侧的门,是在南北的石垣台上,以横跨长屋的橹门(渡橹)形式建造的。其外观与石川门大致相同。</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与尾山神社相通的鼠多门桥</p> <p class="ql-block">金泽城的城墙外观</p> <p class="ql-block">金泽市中心的片町</p> <p class="ql-block">金泽市街上的消防栓上有兼六园徽轸灯笼logo。</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晚上曾经来过犀川大桥,晚上看不清河两岸的建筑,白天再来看一次。河的这边是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则是江户时代建筑,真是一河隔开两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犀川大桥</p> <p class="ql-block">沿着犀川大桥往前走,看到一个神明寺,其院内有棵“千年树御守”。</p> <p class="ql-block">目测千年树御守的树干直径超过2米。</p> <p class="ql-block">金泽市街头雕塑</p> <p class="ql-block">金泽四高纪念文化交流馆,其建筑为旧制第四高等学校(简称“四高”)的红砖校舍,第四高等学校是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东京一高、京都三高齐名,在明治26年(1893年)至战后的约60年间作为校舍使用,后发展为金泽大学。该建筑保留了明治时代校园的典型风貌,红砖结构在晴雨天气下都颇具韵味,是金泽“学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因复古的场景成为特色摄影地。这里不仅是了解日本近代教育史和文学发展的场所,也是感受金泽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四高纪念公园</p> <p class="ql-block">富山县厅</p> <p class="ql-block">富山县厅公园喷水池</p> <p class="ql-block">富山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富山藩第二代藩王——前田正甫雕像。</p><p class="ql-block">前田正甫(1649年9月8日-1706年5月30日),是前田利次的次子,在1674年父亲逝世后继位成为家督。前田正甫积极发展药业,他研制出的肠胃药“反魂丹”享誉至今。1690年,前田正甫在江户让其他藩主服用反魂丹治愈腹痛后,富山药从此走向全日本。此外,他还招聘了众多武术家、儒者,致力于文武两面的振兴。著作有《化蝶类苑》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殉职警防团员之碑。</p><p class="ql-block">左侧碑刻为明治天皇的诗句,表达对为国献身者的敬意;右侧碑纪念殉职的警防团员,是对特定群体奉献精神的铭记。</p> <p class="ql-block">富山城乡土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天守阁为3重4层建筑,展示区分为中世纪、近代、近现代、现代4个区域,通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介绍富山城自战国时代到现代400多年的变迁历史。最上层为天守展望台,可远眺富山城周边中心城区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富山城旧址。</p><p class="ql-block">富山城始建于1543年,由神保长职的家臣水野胜重筑城,是神保氏三代的居城。此后历经多次易主,1576年上杉谦信出兵攻下富山城,1579年织田信长任命佐佐成政为城主,1585年丰臣秀吉攻下富山城并将其破却。1597年,富山城归前田利长所领,1605年,前田利长对富山城进行大规模改修。1609年,富山城因大火烧失,1639年,富山藩10万石成立,初代藩主前田利次将废城后的富山城作为居城并进行整备。1873年,明治政府颁布废城令,富山城被废。</p> <p class="ql-block">富山古城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上学路上的小学生</p> <p class="ql-block">日本中小学生都是自己一人去学校,没有家长护送。</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是安田善次郎。他是日本近代著名的金融家,安田财阀的创始人,与三井、三菱、住友并称为日本四大财阀。他出身于富山,以货币兑换生意起家,后创立安田银行,逐步拓展至保险、铁路、建筑等领域,在日本近代经济发展中地位显赫。他还捐建了东京大学的安田讲堂,是日本财界和学界都极具影响力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富山城市街头看到的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富山火车站的电车</p> <p class="ql-block">富山JR站</p> <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途中领略了日本小城市的各种风貌,环境很整洁,当地居民都比较遵规守矩,如自动排队,即使没有车辆通行,也耐心等待交通灯,电梯里碰到都会问好,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为了环保、节约资源和食材,购物袋都要付费,餐厅里还有自动取饭机,有大、中、小规格,自助餐都按需取餐,不随意浪费。小学生们的课外实践活动很多,从小比较独立,都独自一人去学校。学校老师还注意保护学生隐私,不能随意正面拍学生,因为校服上有学生姓名。</p><p class="ql-block">日本北陆之行就此结束,期待下次旅行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文中所有照片均出自自己拍摄的原图直出。文中部分文字摘自景点介绍和网络。</p><p class="ql-block">谢谢阅读!</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