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周聊到众鬼欢然大呼:“此计大好……”什么大计?本周就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众鬼议定了毒计,便推千百瘟疫鬼,齐向桓家进发。为怕桓景瞧出他们,一进他家门口,就急忙找了个藏身之处。全体躲在桓家一间堆放杂物的房内。到了晚上,桓景夫妻子女和男女仆役人等都睡了,方才欢跃而出,一齐动手。在他们家吃的食物,饮的茶水,以及用的器具,穿的衣服,凡是众鬼力所能及的,都已做了手脚。桓氏全家内外,布满了瘟疫种,方熙熙攘攘一齐退出。</p><p class="ql-block"> 可怜桓景一家,都睡得甜蜜蜜的,哪里想得到人不相欺,鬼来下手,用出这般报仇的绝计来。看来桓景的性命,不死于狗,又不免要死于鬼了。</p><p class="ql-block"> 岂知鬼有千算,天有一算。桓景命不该绝,自有高人前来相救,这人非他,正是他的好友任职鬼师的费长房。这天,费长房刚好从朋友家夜宴而归,行经一处荒坟,鬼火磷磷,喊声尖厉,寻常人都称之为鬼叫。而费长房,可听出许多鬼话来。</p><p class="ql-block"> 这群瘟鬼,正在那里嘻笑得意地各自演说在恒景家所做的功课,一句句都钻入长房的耳朵里。长房不觉大吃一惊,他也不回家了,慌忙先到桓家,敲门而入,请见桓景。桓景听说长房深夜光临,大为诧异,问起原由。长房心想:“我只救出他们一家的性命罢了,犯不着说真情,使他恨怨众鬼,冤仇越结越深,却是何苦?”因此含含糊糊说了几句空话。</p><p class="ql-block"> 临别才对恒景说:“你家有大灾,明天一亮,定率领全家,一起到高山之上,游玩一天。每人臂缠一囊,装满茱萸。如果没有囊,可放在衣袋中也好。这东西可以避毒解瘟,拒妖辟鬼。切记,起身之后,即刻出门,不得进一点食物,喝一口汤水。若是违了我言,便是逃到山上,仍不免有性命之忧。等你们去后,我自派人遣鬼前来替你们解除不祥。你们必须等到日落西山,黄昏月上,才可回来。早一刻都是不行的。”说毕告辞回去。</p><p class="ql-block"> 桓景想了半天,也想不到是群鬼作祟。因知长房道行甚高,所言必有理由,便把众人喊起,对全家人说了一下。大家提心吊胆的不敢再睡。到了天色黎明,果然反锁了门户,上下大小一起出门,沿途办到一捆茱萸,各人拿些,放在身边,方才急急匆匆,逃到山上去了。在山中玩了一天,直到晚刻方才回来。</p><p class="ql-block"> 一进门,首先瞧见的是家中所养的猪、羊、鸡、鸭之类,死得一个不留,桓景方信费长房预知之术。大家感激得了不得。正要派人去请长房过来,问他如何解除不祥。使者未行,长房家已有急足赶到,报称长房被恶鬼害死了。</p><p class="ql-block"> 桓景大惊,忙骑匹快马,赶到费家。</p><p class="ql-block"> 一到门口,就听得里面哭声震天。桓景心中只是蹦蹦地跳个不停。他跳下马,把马系在一棵树上,正在挽缰,忽见费家门前左右,站满了无数狰狞可怕的恶鬼,都在那里交头接耳,一个个面现喜色。</p><p class="ql-block"> 桓景能见鬼物,而不能听鬼语。近来常和费长房来往,也知道听鬼语的方法。虽然不如费长房那样听得清晰明白,但约略模糊也可以懂得大意。这时既有所见,不禁惊心吊胆。偏偏那天正值重九,朔风初起,尖厉异常,把许多鬼语送入耳鼓之中,被他听得个完全明白。</p><p class="ql-block"> 原来费长房自从通知桓景,嘱他避难之后,回到家中,把这事也对家人说了一遍。他的五世之孙,名叫景侯的,年已六十余岁,埋怨他太热心,多管人家闲事说:“被鬼捉弄之人,总有一个原因。至于正直、光明、规矩、仁厚的人,休说鬼魂不能亲近,就是神佛仙人,也得敬他三分。此等好人,鬼魂既不能犯,便也用不着帮忙拯救桓景。所以那班受他救援的人,必是应受鬼魂侵犯的坏人。救桓景其人,是否应当,已是难说……身为鬼师,是万鬼的领袖。鬼有不法,应惩治,否则还该优礼他们,才见恩威并济之道,足使全部鬼魂闻耳知感,往后老祖宗办事也容易得多了。若是倚赖法力,扶助友人,欺凌属鬼,即使事属正当,鬼心尚难悦服。未必十分正当呢?老祖宗,你也想想看,这事干是干了,可有点什么危险没有呢?”</p><p class="ql-block"> 长房经他这么一说,不觉非常懊悔起来。但他素性好强要胜,事已做错,横竖无可挽回,也不愿人再谈这事。</p><p class="ql-block"> 谁知众鬼得知长房破坏他们的计划,果然大动公愤,重新开大会。刻薄鬼、伶俐鬼等宣称:“长房这等行为,不但对于我们鬼界毫无情份,而且桓景知道此事,仇恨必深……若照他今日这等行为,简直成了我们鬼魂的公敌,其仇恨比桓景更甚了。这等领袖,要他何用?不如趁此机会,将他处置一下。就让他代替我们的仇人去死。既可以警后来的鬼师,也可以吓服桓景,使他不敢再和我们作对。我们鬼魂,万众一心,有罪同当,阎王爷怕也没有法儿可以杀完我们。何况此事屈在长房。阎王焉能容他如此胡为?只怕到了森罗殿上,还得办他个什么小小的罪名咧。”</p><p class="ql-block"> 众鬼听了,始而愤激,继而哄然赞成他的计划。长房任职鬼师,历数百年,从来不曾失事。自托德望隆重,万无意外之虞。他认为小小过失,至多将来给鬼魂们道个歉,已算是和平之极了,哪里再有什么大事?谁知怨毒于人,甚于蛇蝎。而对于鬼魂,尤其比寻常怨毒,更为厉害。真令费长房做梦也想不到,区区鬼物,竟敢向他肆行反抗起来。</p><p class="ql-block"> 鬼们知道长房制伏鬼魂,虽本身有法力,但脱离不了王一之传授的符咒。每天都放在身边,临睡时分,也把符塞在发髻以内,真是一刻都不能离开。一离此符,眼睛便多了重账幕,瞧不见鬼物所在。而种种法力,也自然失却效能。</p><p class="ql-block"> 这时众鬼既要和他为难,第一步自然非偷他的符不可。但因此符本质也是非常厉害,鬼魂一近符,就会失魂丧知,宛如一股青烟,凝结不起来,魂魄就此消亡。因此谁去窃符,众鬼便面面相觑,大家发起怔来,许久许久,也没有一个敢出口答应担此险事。</p><p class="ql-block"> 正在为难之际,忽然来了一个丧心病狂,失魂落魄而死的冒失鬼。本来丧心失魂,哪里还能成鬼?只因冤仇未报,就凭一点冤气,结成一种鬼质。一到会场,向大批旧鬼参拜为礼。众鬼正在愁眉苦脸,这等新鬼拜访旧鬼的事情,又是时时都有,不足为怪的。谁有那片心思去理会他?</p><p class="ql-block"> 伶俐鬼一见此鬼,大为喜悦,疾忙过去和他打招呼。一面示意刻薄鬼、聪明鬼等,一班资格较老、知识较多的鬼魂,一齐来和他施礼。这冤鬼不承想许多老前辈如此伏礼相待,却也知道感激,问起众鬼在此开会,为了甚事?刻薄鬼等便长叹一声,把上项事情告诉了他,只是不把符的厉害说出,另外加了几句话。大概说,长房有了此符是专一惩治新来之鬼,如此这般的说得十分厉害。</p><p class="ql-block"> 这冤鬼果然害怕起来,请教他们可有什么抵制之法。伶俐鬼便说:“我们同为鬼魂,不分新旧,一视同仁。今天我们为了帮扶新鬼起见,第一步的办法,就要找个丧心失魄之鬼,前去偷他这符;第二步,便由我等亲往他的寝室,用牛粪泥块,塞住他的五官七窍,活活将他闷死;第三步是全体陪他上森罗殿,看阎王爷还是顾全众意,办他滥用非刑,欺侮新鬼的罪名,我们自又有对付他的方法。计策虽然已经议定,就因一时找不到那种丧心失魄的冒失鬼,所以大家还在讨论之中咧。”</p><p class="ql-block"> 这冤鬼听了,马上自告奋勇道:“鄙鬼初到此间,未立寸功,既然诸位老前辈找不到丧心失魄之鬼,而鄙鬼恰正属于这一类儿,诸位不知可用得着我哩。”众鬼见他如此仗义,顿时把轻鄙新鬼之心,改为满面春风。</p><p class="ql-block"> 最后刻薄鬼发号施令,派那新来的冤鬼即去偷符。这批老鬼素来熟悉门户,将这冤鬼一直带入费长房的寝室。此时刚交四鼓,长房正睡得十分酣适,连梦都没工夫去做。冒失鬼此时,也不分青红皂白,走上前去,往长房头发中一探,就探着了一张小小的纸头,慌忙拉了出来,果然丧心者无心可丧,失魂者无魂可失。他携了这符,逍逍遥遥地回去献功去了。</p><p class="ql-block"> 这边众鬼见长房失符,一齐放大了胆子,各自动起手来,将长房身上有窍之处,一概塞得满满实实,不透一些空气。这等刑法,若是出于生人之手,受刑者还要挣扎一下。出自鬼魂之手,竟不消片刻工夫,也不烦他动弹抵抗,早已一命归阴,和大批鬼魂一起奔到森罗殿上打官司去了。这便是长房被鬼害死的情形。</p><p class="ql-block"> 桓景听明白了,吓出一身冷汗,忙着进去拜唁了一番。回到家中,因心悸过度,不上几时,也追随他老友费长房于地下。倒方便了阎罗王,把几桩案子,可以并在一起办理,手续上自然简单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自从费长房死后,另有一个胡子羽的接任其事。子羽死后,又传了两人,至唐朝时候,方有终南山进士钟馗接任。钟馗虽是文人,却生得魁梧伟岸,有力如虎。他因功名蹭蹬,退而隐居。因他为人正直,得传治鬼之职。</p><p class="ql-block"> 钟馗也有一种僻性,是心太急,性如火。往往一时之气,迁怒鬼物。他有一件法宝,为鬼物所最怕。此宝说来却也可笑,乃是一棵柳树。向柳树咒三遍,随便折下一枝,打在鬼身上,别人并不见鬼物所在,但可听到一种凄厉哀叫之声。鞭毕之后,地上可见血痕。所以今人相传,说柳枝可以吓鬼。乡下地方,每有患病之人出门就医,必采几根柳条,插在身上,或放在舟车之内,以为有此一物,便可驱散鬼魅。殊不知钟进士咒柳鞭鬼,关键在他的咒语上。有了咒语,就是桃李花果,任何枝干,都能有用。而后人舍咒专用柳枝,真可谓舍本逐末,愚至无可再愚了。</p><p class="ql-block"> 再讲那个钟馗,专以暴力治鬼,鬼怎么能甘心。自有那般胆大有智的雄鬼,向着群鬼提出反抗钟馗之议。群鬼本来苦于他的刑罚,久思脱离他的羁绊。今既有雄鬼出来倡导,自然全体赞同。他们用的计策,也非常好。原来钟馗生有眼病,每逢出门,都要带着一副大眼镜,方能辨认路径。除了眼镜,简直便如瞎子一般,休想走得一步。</p><p class="ql-block"> 这夜鬼物就利用他这个弱点,等他出门之时,先派两个身子比钟馗更长的魍魉鬼,随在他的后面,趁他不防备时,伸手向前,将他的眼镜打落。钟馗失了眼镜,急忙回头一看,魍魉是能隐形的,早已避得无影无踪。 </p><p class="ql-block"> 钟馗既失眼镜,又发暴躁。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地乱跑乱跳起来,不防脚下早伏了许多小鬼,前前后后地搬递石头,绊住他的双脚。这样一来,把个钟进士跌得半死半活,身上肮肮脏脏,活像个泥母猪儿。最后又被几个有力气的大鬼,推入粪窖之中。窖深粪秽,走又走不出,爬又爬不起。越是这样,越是发火。火性越大,越找不到出路。一直闹到半夜,才有人来出恭,听得窖中有声,喊人起来,将他救出。</p><p class="ql-block"> 钟馗自从吃了这大亏,回到家中,气成一场大病,明知是众鬼报仇之计,但思身为鬼师,反被鬼欺,威信已失,颜面何存?他本人也因气愤愧恚,不久就去世了。但钟进士的威名却已传流。</p><p class="ql-block"> 历来治鬼之人,大多被鬼捉弄。因此钟馗去职之后,此席久悬,没人敢任这等重责。直至大唐国时,方由太白金星会同全体星官,奏上玉帝,以世上厉鬼日多,时常出现民间,扰害大众。务恳查照向章,委派能人,专司治鬼之事。玉帝准奏,当问:“此职谁可去得?”太白金星又把以前各员失事的情形,大略奏陈,并推荐龙虎山张真人可以兼任此职。因他天生有印在手。此印可治精孤鬼怪之类。如蒙兼任,必能尽职。玉帝准奏,当派太白星君亲去宣旨。</p><p class="ql-block"> 星君到了龙虎山,张天师早在洞口迎接。宾主相逊入内,星君先宣了玉帝的诏旨,天师跪而受诏。读毕,各施礼坐定,大家谈些天上人间之事。天师问:“听闻东华大帝奉旨下凡,可有这事?”星君道:“此事却是真的。大帝常谓:‘天上多一神人,不如人世多一神仙。’又因曾在他弟子钟离权面前说错了一句话:‘将来度你为师。’这一句无心之谈,谁想竟成预兆。此番上帝因闻人间恶人太多,人心日坏,意欲拣择神仙星宿中有才有德、功行极深的,下凡一走,常常化现法身,指示迷途,广开觉路,但一时难得这等人才。后闻帝君有愿下凡尘之说,但他的弟子钟离权尚未成道,不能度他出世,难践昔日约言,是以迟迟未果。”</p><p class="ql-block"> 张天师急问:“那这事何时成行?”</p><p class="ql-block"> 星君继言:“今钟离权已由李玄传授玄经,早成大道,正可作得帝君度世之师。曾于上年向太上老君说起此事。老君说:‘帝君性情端正,而行为潇洒,正是神仙风度。既有昔日约言,便合下凡一走,可见圣人无戏言;兼为陛下感化万民,去邪皈正,是诚莫大善举。非帝君德行功业,也不能当此重任。’玉帝得奏,圣心大悦。随于帝君入朝之时,当面吩咐了一番。帝君慨然奉旨,愿随即下凡。现已生于河中吕氏人家,名为洞宾。某此番别过真人,尚须去华山一走,通知钟离权,须早早前往点度,莫让他久滞红尘,致遭浩劫。将来如至为难之处,某与真人都得尽力之所能,随时指点于他,也是一件大功果咧。”</p><p class="ql-block"> 张天师听了,点头称是。星君去后,天师便传合府灵官、法官、功曹、吏胥等人,向他们宣布新膺帝命的话。从此四海之内,一切鬼物,都受天师的管理。相传至清朝末年,并无变故。</p><p class="ql-block"> 按下暂停键,下周再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