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与乐山大佛。

王爷

<p class="ql-block">都江堰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景区位于成都平原岷江上,素有“城中美景”之称。景区内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以其“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设计最科学,布局最合理,经济效益最发达,直流灌溉面积最广”的特点享誉中外,被誉为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迹。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至今灌区已达40余县市,面积超过一千万亩。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它是与长城比肩而立的伟大工程,是世界迄今为止唯一留存、仍在使用,以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为特征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p> <p class="ql-block">安澜索桥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古桥之一全长286.5米,其中外江段索桥长142.5米。最早称绳桥或竹藤桥。到了宋代,改称“评事桥”,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为桥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安度狂澜,故更名“安澜桥”,民间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它是沟通内、外江两岸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都江堰上的爱情桥也是夫妻桥。</p> <p class="ql-block">岷江</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的鱼嘴。</p> <p class="ql-block">鱼嘴…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屹立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鱼嘴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风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看看。</p> <p class="ql-block">鱼嘴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都江堰的卧铁,是埋于内江凤栖窝河床下的淘滩标准,用于岁修清淤时控制挖掘深度,确保河床稳定并遵循李冰“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p> <p class="ql-block">卧铁之处。</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末端的侧向溢流堰,古称“侍郎堰”,因排沙效果好而得名。飞沙堰发挥内江堤坝的泄洪排沙作用,既保证了成都平原用水之需,又能将进入内江的大部分沙石排出。</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从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进水口,是内江灌区的引水“咽喉”。宝瓶口引水限流,限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又通过与离堆共同壅高水流增大飞沙堰的排洪效果。</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卧铁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琴台…李冰当年抚琴旧址,宋代李冰被追封为王,“琴台”为宋代名家米䒥所书。</p> <p class="ql-block">小分队都江堰的南桥合影。</p> <p class="ql-block">都江堰南桥最初建于一八七八年,原名普济桥,由时任灌县县令陆葆德主持设计施工。这是县令利用都江堰大修节余的银两建造的。清朝也有这种清官啊。如果现在早就…。59年改建为混凝土桥墩并更名“南桥”。</p> <p class="ql-block">现桥长45米,宽10米,为5孔钢筋混凝土廊桥,融合彩绘、雕刻等艺术,被誉为“水上画楼”。</p> <p class="ql-block">南桥的另一面。</p> <p class="ql-block">有点创意啊。</p> <p class="ql-block">水利府遗址。这个工程管理机构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清时为水利暑,俗称水利府。官价相当于知县。清时,水利工程官员不仅有管理和维护之责,还有办理水利案件之权。凡破坏水利工程或用水纠纷案件都有水利官员审判。抗战时期,水利官员迁出办公,水利府易为民宅,现仅存遗址。</p> <p class="ql-block">穷游的老外,人家也很简单啊,啃两块饼。</p> <p class="ql-block">一条古与现代结合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去往乐山大佛途中的一个休息点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当地两款很特殊的茶壶。</p> <p class="ql-block">内景还是很漂亮的。</p> <p class="ql-block">有认得这两个字的人吗?</p> <p class="ql-block">坐船看大佛,沿着江面的红线走。</p> <p class="ql-block">坐船到乐山大佛的正面去看大佛。</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始建于713年(唐代开元元年),由僧人海通发起开凿。历时约90年于803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这下好像看到大佛的脚,好大。</p> <p class="ql-block">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通高71米,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大佛左右两侧岩浆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乐山大佛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运良看到大佛乐的手无足蹈。</p> <p class="ql-block">仰望</p> <p class="ql-block">看完大佛去吃火锅喝小酒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现烧的玻璃的那个手艺人啊。</p> <p class="ql-block">杂技表演。</p> <p class="ql-block">这个有点难度啊。</p> <p class="ql-block">变脸</p> <p class="ql-block">再见了都江堰,再见了乐山大佛,明天登峨眉山。</p> <p class="ql-block">值此中秋佳节,祝大家中秋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