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呼和浩特马拉松原本没在报跑之列的,只因9月21日宁夏吴忠马拉松先报先得,加之9月27日银川职工半程马拉松大概率中签,为了一次出行跑两自治区,于是报了9月21日呼和浩特马拉松半程项目。“呼马"迟迟公布中签结果后,于是放弃宁夏吴忠马拉松跑呼和浩特马拉松。</p><p class="ql-block"> 放弃吴忠马拉松其实是忍痛割爱,吴忠田协认证A1赛事,等级高,而呼和浩特说是田协认证B类,但查询不到。这次跑"呼马”,体验不是很好。首先,参赛包一听啤酒、一个小面包、一小袋薯片干果之类的;完赛包一小块毛巾、一根香蕉、一个面包、一瓶饮料、一瓶水。参赛、完赛物品惨淡。其次,赛事组织一般。没参赛选手墙、没发布参赛手册、没赛前接驳;跑马完毕,领取完赛地点包距终点一公里多。再就是信息发布滞后,过终点线后,迟迟没收到完赛成绩短信,怀疑自己奔跑成绩是否有效,九点二十多分完赛,十二点才收到完赛成绩短信……。这些都无所谓,闹心的事,赛事是否有田协认证,田协官网是否有成绩。当然,田协官网成绩我并不在乎,我所关心的,“数字心动"APP的”跑步足迹“,内蒙古自治区能否点亮,否则,放弃"吴马"跑“呼马"就有点得不偿失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也没什么,跑马在于享受奔跑之乐,大不了再跑一次内蒙A类赛事。“呼马"还是有很多值达称道的。一是赛道平坦,天气较好,跑出1小时43分55秒成绩,虽未Pb,但仍列60岁以上年龄段第6名(84人完赛),这个年龄段中年龄偏大的我取得这名次,应该是发挥较好的,得益于好赛道、好天气。除前两公里配速5-6分外,其余路段都在5分配速以内,跑出"负配速",跑的轻松。二是赛道补给丰富,赛后的特色小吃多,别具一格,如烤全羊之类的,只是选手太多,里三层、外三层,很难挨上边,也没享受这一口福。三是赛后服务到位,冰敷、拉伸、电子屏刷号码布显示成绩拍照、赛后接驳送至公交站等,做得较好。四是观众热情,民族特色表演精彩,虽说大部分路段少有观众(沿河赛道路段),起点、终点段氛围浓厚。</p><p class="ql-block"> "跑马旅行"是宗旨。这次跑马之行,既是我人生内蒙古首旅,也让我完成了第二十五个省(市、自治区)跑马目标。其间,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展览馆,游览了大召寺、将军衙署,让自己对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人文、风土人情有进一步了解。</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标本等基本陈列。现有藏品15045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645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2件套。到博物馆参观者众多,参观中看到镇馆之宝"鹰顶金冠饰",作为战国时期匈奴单于的王冠,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完整匈奴王冠,被誉为“草原瑰宝”。看到的查干诺尔龙化石则是亚洲已修复装架的白垩纪最大恐龙,体长26米。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土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的北魏时期的</span>鎏金铜释迦佛像。佛像面颊丰润,慈目修眉,双耳垂肩,身披右袒袈裟,手部呈说法状。</p><p class="ql-block"> 大召寺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主持创建的,公元1580年建成,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在蒙古地区有大范围的影响,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将军衙署有“漠南第一府”之称,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彼时清朝为巩固疆土、稳定边境建造了绥远城,设置将军衙署,以便一品封疆大吏在此处理公务,并和家眷生活居住。民国期间,这里是国民政府在绥远地区的政权中心,那时的绥远省主席李培基、傅作义、董其武等二十任军政首脑都曾在此办公。建国后,绥远省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也曾先后以此为公署;宽巷子步行街是呼和浩特历史悠久的美食街区,不仅承载着百年的岁月痕迹,更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共同打造了一个集特色美食、非遗文化展示、休闲购物与网红打卡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漫步宽巷子步行街、塞上老街等,品尝了特色烤羊肉串、稀果羹、咸奶茶咸……,感受北疆美味,非常惬意。</p><p class="ql-block"> 乌兰察布辉腾草原、乌兰哈达火山一日游,极目旷野草原,也一定程度感受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在这里,目睹了乌兰察布世界上最大风力发电场。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火山群,有火山30余座,是全新世(距今一万年)有过喷发的唯一火山群,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馆”。正如2015年第12期《中国地理杂志》封面主题语所描述那样,乌兰哈达火山群是“低调高品质火山群”?漫步5号火山一周,站在乌兰哈达火山群5号火山口,仿佛穿越到地球的另一端!仿佛听到地球脉搏在跳功,这火山群,简直就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座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闭眼想象万年前岩浆奔流的场景,这片土地教会人们要敬畏自然,人类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粒尘埃,而火山沉默的伟力却跨越万年依旧鲜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