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竹尺

终南石语

<p class="ql-block">我们家里有把竹尺,在我的印象里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虽然已经很陈旧,但它曾经是我的父母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上边有着我对父母年轻时的一些清晰而美好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那时母亲是供销社针织门市部营业员,卖布一直是她的工作岗位,尺子就像她的亲姐妹。我小的时候经常到针织门市部玩,里边有不同类别商品货位,其中母亲负责的布匹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花色的布卷,一卷一卷的像学生排队一样。每当顾客挑选好布,母亲便熟练地从货架上取下布卷,放在柜台上摊开,按照顾客的要求,用尺子量好尺寸,再用剪刀在布的边沿上剪开一个小缝,只听“刺啦”一声,量好的布便扯了下来,因而当地人们也将买布称作“扯布”。母亲卖了一辈子布,尺子在她手里就如同篮球运动员玩篮球一样顺溜。</p> <p class="ql-block">父亲只念过小学,十几岁便离开农村,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镇上学裁缝,一把尺子、一把剪刀成为他谋生的工具,后来还在一个公社办的裁缝店帮教学徒。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父亲正式参加工作,又成家有了孩子,忙里忙外很辛苦,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裁缝这门手艺,家里的各种缝缝补补甚至做衣服,全都依赖他手中这把十寸竹板。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已经不再缝制成衣了,但家里各种缝补活依然不少,像门帘、床罩、.风扇罩、空调罩、孙子的小衣服等等,尺子和剪刀依旧是父亲的老朋友。特别是家里添置了缝纫机以后,父亲做缝纫活时真是如虎添翼。</p><p class="ql-block">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我们,父亲也已经是耄耋之年了,而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这把尺子不仅是他们工作的武器和持家的工具,更是他们不离不弃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说明:后两张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