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老古话记百姓聪慧:秤头上积两成斤(金)

ding ji an

<p class="ql-block">  过去市场中的买卖,全靠一把小小的秤杆,小一点的秤杆可以称几斤重,一斤十六两,秤杆刻度可以到两。</p><p class="ql-block"> 市场上做买卖的,卖鸡卖鸭卖活禽的,动一动、跳一跳,秤杆就忽忽地往上翘,卖鸡蛋、卖蔬菜的,两的刻度总有误差,买菜者多数不会两两计较。于是,通过这种日积月累的勒秤杆,不断地增加收入。人们对此称之为“秤头上积两成斤(金)”,并把它延伸到做小买卖人通过精打细算增加收入。</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市场上,这样的商人也是比比皆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一卖藕的小伙,开始时,将藕分成3元、5元、7元一斤,比市场的一般价便宜很多,藕的量也比较多,选择多,而且,一旦发现藕中有黑,就收回。看起来就是新手。</p><p class="ql-block"> 几周后,3元一斤的不设了,5元和7元一斤,比市场价格略便宜,藕放出来的量也少了,卖掉一点增加一点,藕节也保留了,藕里面是否有点黑也看不清了。</p><p class="ql-block"> 多勒了几十天的秤杆,积累了不少买卖的门道,学会了“秤头上积两成斤(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