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匠心造品到银发献智一一我的火柴人生

杨日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匠心造品到银发献智一一我的火柴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 杨日水</p><p class="ql-block"> 我叫杨日水,是梧州火柴厂的退休工程师,也是一名拿到“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的老党员。这辈子就跟火柴交上了亲密的朋友,管技术、搞科技,把青春和对党的那股忠诚,都揉进了这小小的火柴里。</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岁那年,我当上了厂的技术科长。那时候的火柴厂,还带着老作坊的样子,大多数工序都靠手工操作,效率低,产量也上不去。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心里着急,总想把这事改过来,于是我牵头搞起了“技术改造,提质增效〞的十年计划。升级设备、调整工艺。攻坚克难,不畏艰辛,终于,企业慢慢从手工转向了机械化生产,火柴年产量从二十万箱升到了三十五万箱,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火柴厂,创下自1921年建厂以来的历史最高记录。更让我骄傲的是,产品质量也跟着提了上来,在全国186家火柴厂质量抽查评比中,我们厂拿了全国总分第二名、广西第一名;1989年还得了“广西轻工优质产品”的称号。产品不仅在两广、海南卖得好,还出口到越南、加拿大和美国。看到“中国制造”的火柴走向国外,我心里特别激动,总算完了“国货扬威”的梦想。</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搞科技工作就得有“工匠精神”,态度要严谨,做事要精益求精,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要当成“艺术品”来做,让它从头到尾都透着精致。最终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就是对我们这些基层科技工作者最好的奖励。</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光菜在党五十年”这份荣誉,成了我继续前行的动人,我没闲着,到梧州市老年大学学习,充实和提升自己的知识,还加入了梧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和协会的同志们一起,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积极参加建言献策的调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这些年来,我拿到了三篇梧州市建言献策征文一等奖、一篇二等奖和两篇三等奖,更开心的是,有些建议还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采纳,能为梧州市的产业发展出点力,我觉得没有辜负党多年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去年,我还参加了梧州市老干局主办的“银龄同话梧州历史,老少共传工匠精神〞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梧州第十五中学和第一中学的校园,给师生们宣讲“工匠精神〞。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孩子们认真的眼神,我把一辈子的经验讲给他们听。希望能在他们的心里种下“匠心”与“信仰〞的种子。听到孩子们的掌声和送给我的鲜花,我知道这次宣讲有着特别的意义一一不仅是传知识,更是传价值观,帮这些未来的栋梁明白“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我先后得到了梧州市老科协先进个人奖,梧州市最美银发志愿者称号,还有2020一2021年度广西老科协先进个人称号。对我来说,这些荣誉和“光荣在党五十年”的纪念章一样,不是终点,而是提醒我;就算退了休,党员的身份不能忘,离岗不能离党。退休不能褪色。接下来,我要继续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自己的“银发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梧州篇章,再出一份力。</p><p class="ql-block">作者:杨日水</p><p class="ql-block">通信地址: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吉祥路五号(城中花园)1栋1单元</p><p class="ql-block"> 二O二五年十月七日</p> <p class="ql-block">参加梧州市“银岭同话梧州历史,老少共传工匠精神”志愿者服务活动,给师生们宣讲“工匠”精神。</p> <p class="ql-block">荣获“梧州市最美银发志愿者”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