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岛游记(之一)

明月清风

<p class="ql-block">  提起台湾,你会想到什么?是藏着千年文明密码的故宫,还是映着青山白云的日月潭?是能邂逅云海日出的阿里山,还是街头巷尾让人垂涎的地道小吃?</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1月23日清晨8点,我们乘坐临沂国旅的大巴从南坊出发,经过数小时车程抵达江苏盐城。当日下午5点15分,我们从盐城南洋机场起飞,踏上了前往宝岛台湾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两小时二十分的飞行,航班于当晚七点三十五分准时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随后,我们排队依次进行指纹核验,办理入境手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家在等待拿自己的行李</span></p> <p class="ql-block">  11月的大陆已寒意渐浓,可当我们抵达台湾桃园机场,二十多度的温暖空气扑面而来,让身着厚厚羽绒服的我瞬间汗流浃背。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这片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来不及脱下外套,便赶紧先拍下一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桃园市桃园区永安里蜜月世纪大饭店,热极了的我们把包往床上一扔就跑进了洗澡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六点,我便起床跑到街上看街景。台湾的摩托车大军真是令人震撼,每个红绿灯路口都挤满了黑压压的摩托车上班族。绿灯一亮,只听“哗”的一声,摩托车便如潮水般汹涌而过,场面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看来这里对狗狗🐶的管理是要比大陆严格规范的。</p> <p class="ql-block">  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大妈们都是晨练的主力军。只见大树下那片小小的空地上,几位大妈跳的,看样子也是熟悉的广场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好亲切的名字——山东小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个广德宫是干什么的呢?</span></p> <p class="ql-block">  转到后面才发现,这里原来是“国际扶轮”的地标。“国际扶轮”是一个全球性的慈善组织,成员多为商人和专业人士,致力于在全球推广经营管理理念,并开展人道主义援助项目。</p><p class="ql-block"> 该组织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近三万个分支机构,会员人数超过一百万。目前,我国的扶轮社主要分布在港澳台地区,大陆仅有北京和上海各有一个。</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站:台北·士林官邸</span></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我们便启程前往此次台湾游的第一站——台北士林官邸。台湾比想象中小,从桃园出发,沿途欣赏着风景,不知不觉就抵达了位于台北市区的目的地。这距离,感觉就跟大陆两个县城之间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  士林官邸坐落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占地约25公顷。这块地早期是日本殖民时期总督府园艺所的用地。因其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国民党退踞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定为此处为“总统府邸”。</p> <p class="ql-block">  官邸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动工,1950年初竣工。蒋介石初到台湾时居住在草山行馆(这个名字总让人联想到他当时“落草为寇”的窘迫处境)。1950年5月,士林官邸落成后,他正式迁居于此,直至1975年去世,在此居住了整整26年。因此,这里成为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也是他当年接待各国政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士林官邸由外至内分为外花园、内花园和正房几个区域。外花园中的温室盆栽区与玫瑰园,据说是蒋夫人最钟爱的地方;内花园则融合了中式与西式庭园的风格,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和水池洋溢着浓郁的西方风情,而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造景,又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中国。</p> <p class="ql-block">  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汇聚一处,非但不显突兀怪异,反而碰撞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花园仿佛是蒋介石与宋美龄二人的缩影:一个是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一个是仍带着封建烙印的军阀官僚,他们的结合,竟如这庭园般,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古老的树木上緾满了绿色植物</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幽静的石阶让人遐思</span></p> <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繁花似锦,景色清幽,是台北市首屈一指的生态公园。外花园里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钟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曾是他们携手漫步的私密空间。</p> <p class="ql-block">  树后那栋二层小楼,便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居所,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这便是官邸正馆,一栋二层水泥建筑,局部采用瓦顶,外墙呈深绿色。楼下是大会客室,二楼的卧室则是蒋氏夫妇的起居空间。建筑虽为西式风格,但内部陈设所营造的氛围,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国传统韵味。</p><p class="ql-block"> 我们并未进入楼内,只是在墙外静静聆听导游的讲解。 </p> <h3>  台湾导游“小燕子”在向我们讲解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生活故事。</h3> <p class="ql-block">  宋美龄到台湾后,迷上了中国画,拜国画大师黄君璧、张大千等为师,潜心钻研画兰、画竹、画山水,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据说,外界曾怀疑她的画作有人代笔,于是宋美龄特意选择在孔子诞辰纪念日,邀请各大国画名家赴宴。餐后,她当场挥毫泼墨,展露画技,从此便无人再质疑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宋美龄的座驾——“美玲号”轿车。巧合的是,此次临沂国旅为我们带队的女导游也叫孙美玲。大家纷纷打趣道:“美玲,这是你的车啊!”美玲笑着回应:“对,是我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是我们的大陆国旅导游孙美玲</span></p> <p class="ql-block">  往昔的戒备森严,让世人对蒋家生活充满了想象。如今揭开庐山真面目,才发现士林官邸里,也有着与市井百姓并无二致的家庭和乐与感性温馨。</p> <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我是和同事老孙一起报的名,住同一个房间。同行的小尹是位刚工作不久的职业律师,在飞机上正好坐在我旁边。或许是觉得跟我们两个大叔在一起比较有安全感,一到台湾,她就开始“黏”着我们。刚到宾馆安顿好,她就打来电话说“饿了”,要我们陪她出去吃饭。都晚上九点多了,哪还有饭馆开门啊?</p><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便利店,我们进去挑选食物。店员推荐我们买“满汉大餐”方便面,说是台湾名吃,价格不便宜,要将近20元台币。我们半信半疑地各买了一碗,泡好后一尝,没想到真的很好吃,里面竟然还有好几大块牛肉!</p><p class="ql-block"> 七天的行程里,小尹一直跟我们一起观光拍照。她这次是一个人出来旅游,没告诉爸妈,理由是“说了他们会担心”,打算回家后再讲。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够潇洒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老孙是个老旅游了,拍照很会摆姿势,笑得也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俺也照一张,可惜不会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哥俩来张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  美女们在一起,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右边这四位是来自费县的亲戚,中间的邹女士是医务工作者,右一是她的妯娌,右二是妯娌娘家的嫂子,右四是她们的小姑子。最左边的美女来自河东,据说是她们上次旅游时认的“干闺女”,不过具体是谁的干闺女,我还没说清楚,你听明白了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再来张站着的</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还不过瘾,再自拍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群高职学生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  官邸出口处设有一座咖啡馆,许多人坐在门口的露天吧区休憩闲谈。游客远远就能望见招牌——一张巨大的黑白照片上,身着婚纱的宋美龄与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二人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世纪婚礼”时的经典画面。这场婚礼震惊了当时的旧中国,也令世界瞩目。历史学家将其形容为权力与财富的结合,标志着旧中国进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统治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站:台北故宫博物院</span></p> <p class="ql-block">  在台北中正区,也有一座故宫,里面珍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备受追捧。民间甚至传言,台北故宫的文物数量和价值足以媲美北京故宫。都说去台湾,一定要到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看这些国宝。</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四大故宫中,台北故宫算是最年轻的后起之秀。虽然规模稍逊于北京故宫,但名声却比南京和沈阳的故宫更为广泛深远。这不仅与其保存的国宝密不可分,当然也和它自身的建造历程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依山而建,碧瓦朱栏,宏伟壮丽。它是一座仿北京故宫而建的中国宫殿式建筑。院前广场上,牌坊石阶古洁雅穆,置身其中,仿佛重回神州故都。台北故宫不仅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更是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的重要重镇。</p> <p class="ql-block">  1948年12月22日清晨,南京下关码头一片忙碌景象,国民党海军“中鼎号”运输舰悄然停靠在此,执行一项高度机密的任务——将712箱文物运往台湾基隆港。四天后,这批文物顺利抵达基隆港。</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6日,第二批3502箱文物搭乘“海沪号”驶出南京,其中包括全套文渊阁《四库全书》和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1月28日,农历除夕之夜,第三批2000箱文物登上“昆仑号”军舰启程运往台湾。</p><p class="ql-block"> 这场文物大迁徙的背景是国民党当局面临军事溃败与政权危机,为转移重要文化遗产以图后续政治博弈,仓促实施了文物迁移行动。这些文物绝大部分来自北京故宫,抗日战争期间,它们为躲避战火曾被迫南迁,从北平运往上海、南京,后又因南京形势危急,分南、中、北三路西迁到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文物才又集中到重庆,最终迁回南京。没想到刚安定不久,又因国内局势变化,部分文物被运往台湾。</p><p class="ql-block"> 此次文物大迁徙是人类战争史与文化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事件,迁台文物成为两岸文化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台北故宫博物院始建于1962年,1965年夏正式落成。它仿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而建,主体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上矗立着五间六柱的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极具中华民族特色。</p> <h3>  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迎面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雕塑坐像。</h3> <p class="ql-block">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的藏品,主要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这里所藏的商周青铜器,以及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均为世间罕见的珍宝。</p><p class="ql-block"> 为了保护文物并让更多藏品有机会展出,展馆每三个月会更换一次展品。因此民间素有“北京故宫看建筑,台北故宫看文物”的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两者的不同特色。</p><p class="ql-block"> 据公开资料显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约有69.89万件。若按照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每次展出3000件文物来计算,全部展示一遍需要699个月,约为58.25年。可见其收藏之丰富。</p> <p class="ql-block">  翠玉白菜、东坡肉石、毛公鼎被称为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三宝。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精美寓意翠玉白菜</span></p><p class="ql-block"> 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厚5.0厘米。这件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之百的作品,由整块翠玉精雕细琢而成。</p><p class="ql-block"> 它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相传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纯洁”,而翠绿叶片上雕刻的两只螽斯(俗称纺织娘)和一只蝗虫,则象征“多子多孙”,可谓神来之笔。</p><p class="ql-block"> 玉雕师巧妙利用玉石天然的色泽分布,将白色部分雕琢为菜帮,翠绿部分化为菜叶,最终呈现出一棵鲜活欲滴的白菜,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浑然天成东坡肉石</span></p><p class="ql-block"> 要说翠玉白菜胜在雕刻精美、寓意美好,那东坡肉石就是浑然天成的奇迹了。</p><p class="ql-block"> 这块肉石高5.73公分,宽6.6公分,乍看之下,分明就是一块刚出锅的东坡肉,仿佛都能闻到香味。不知情的人会惊叹于它的创意构思和精湛技法,其实这块肉石未经任何人工雕刻,完完全全是大自然的杰作,这正是它最精妙的地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要是肚子饿的时候看到它,估计真会忍不住想咬一口。这块“肉”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可见,甚至连猪皮上的毛孔都栩栩如生,堪称人间极品,也难怪能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珍贵无比毛公鼎</span></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翠玉白菜和东坡肉石是因为材质、寓意或形态取胜,那么毛公鼎就是货真价实、具有重大考古意义的国宝了。</p><p class="ql-block"> 它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因主人毛公而得名。鼎内壁铸有32行近500字的铭文,是现存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篇,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p><p class="ql-block"> 这些铭文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珍贵史料。</p><p class="ql-block"> 毛公鼎的发现和保护也充满传奇色彩。它由陕西岐山县的村民在地里挖出,后几经辗转到了叶公超手中。当时日本人觊觎这件国宝,叶公超誓死不说出文物下落。</p><p class="ql-block"> 最终,他的叔叔叶恭绰造了个赝品交给日本人,才救出了叶公超。从这一点来说,叶公超不愧是保卫国宝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  博物院里的珍贵文物件件精美绝伦,让人目不暇接。我光顾着拍照,连导游的讲解都没顾上听,好多文物都来不及记下名字就匆匆拍了下来,大家自己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海峡两岸的故宫,依旧是一宫两院的格局。北京故宫红墙黄瓦,台北故宫黄墙绿瓦;一个地处北京,一个位于台北;一个是恢弘的古代宫殿,一个更接近于现代化的博物馆。日本记者野岛刚在其著作《两个故宫的离合》中曾感慨:“两岸的大型博物馆都用同一个名字,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p> <p class="ql-block">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已成为大陆游客台湾游的必经之地,此岸的人们奔着翠玉白菜、东坡肉石和传说中装满了一个山洞的国之重器与瑰宝欣然前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站:台北地标建筑101大楼</span></p> <h3> 看见车上面的字了没有?我们所乘大巴也是“美玲”号哦。</h3> <p class="ql-block">  到了台北,如果不去101大楼,那就算不上真正来过台北。它就像北京的长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帝国大厦一样,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台北101大楼,前称台北国际金融中心,坐落于台北信义区金融贸易区中心。它是台北市的地标性建筑,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它由一栋101层的塔楼和6层的裙楼组成,塔楼高508米。大楼设有34部双层电梯,电梯攀升速度为每分钟1010米,能在37秒内从5楼上升至89楼的室内观景台。特别的是第101层,面积仅3.3平方米,需要转两次电梯才能抵达。 </p> <p class="ql-block">  在87层和91层之间,挂置着一个重达662吨的调谐质块阻尼器,这是全世界唯一开放游客观赏的巨型阻尼器。</p><p class="ql-block"> 大楼由建筑师李祖原设计,融合了东方古典文化及台湾本土特色,造型宛若劲竹,节节高升,柔韧有余,象征着生生不息。另外运用高科技材质及创意照明,以透明、清晰营造视觉穿透效果。</p> <p class="ql-block">  2004年10月,台北101大楼被认定为三项世界第一,分别为世界最高建筑物、世界最高使用楼层以及世界最高屋顶高度;2005年,101大楼电梯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快速电梯、世界最长行程的室内电梯; 2011年,101大楼获得了美国LEED白金级认证绿色建筑 。</p> <p class="ql-block">  从高处俯瞰国父纪念馆和小巨蛋,雾蒙蒙的,周围的人和汽车此刻都看不见了!</p> <h3>  在这么高的地方照相,生平还是第一次。</h3> <h3>  从101下来,看到浩荡的摩托阵,忍不住又拍下几张。</h3> <h3> 金马奖颁奖典礼?筹备中?</h3> <p class="ql-block">  我的身后就是台北总统府,它就坐落在一条马路边上。这里离101大楼很近,可以进去参观,但必须提前三天通过电话或网络预约,不预约的话就只能看外观。我们这次行程没有安排这个项目,所以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拍了张照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四站: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span></p> <p class="ql-block">  国父纪念馆离101大楼很近,站在101上面向西南俯视可见。这是纪念馆全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纪念馆正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国父坐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换岗仪式</span></p> <h3>  </h3>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中山先生端坐于沙发之上,左右两侧有两位持枪卫兵护卫。</p><p class="ql-block"> 卫兵站在那里纹丝不动,仿佛连眼珠都不眨一下。我刚看见时还以为是蜡像,但理智告诉我,那分明是两位活生生的人。一个小时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变,练就这般功夫,想必非常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  最受关注的是每个整点的礼兵换岗仪式。由台湾陆海空三军仪队轮流担任,每日上午9点至下午5点,每小时整点进行换班行礼。届时通常会有很多人围观,看下来感觉整个过程更强调仪式感和视听效果。</p> <p class="ql-block">  九点一到,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护卫换岗仪式正式开始。我提前跑到二楼,刚站稳,身着笔挺制服的士兵们就迈着整齐的步伐入场。他们的军靴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咔咔”声,特别有气势。</p><p class="ql-block"> 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相机,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我在二楼拍了几张,又赶紧冲到楼下近距离拍摄。他们的每一个动作——举手、抬足、摆头、舞枪,都精准得像用尺子量过一样,庄严又威武,看得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仪式很快结束,两位士兵换下先前的士兵站岗,从站上岗位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两尊“活雕像”,连整理衣服都要工作人员帮忙。其他队员则有序退场,等待下一小时的轮值。这短短几分钟的仪式,真是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换岗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 国父纪念馆周边是公园,周围没有特别高的建筑物,是拍摄101大厦的理想位置。</p> <p class="ql-block">  台北孙中山纪念馆外的环境同样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有绿意盎然的翠湖,垂柳迎风摇曳;有一条120米长、1.2米宽的健康步道,全部采用花莲特产的墨绿色小卵石铺设而成。</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占地11公顷的中山公园,包含水泥地广场和大片绿地,以及市民夏日消暑的好去处——广场喷泉。整个区域将人文纪念与自然休闲完美融合,是市民和游客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p> <h3>  我的身后就是蓝绿阵营一言不合就扭打在一起的台北市议会。</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这张抓拍得比较自然,大爱</span></p> <h3>  看清那绿牌上的字没有?在台北竟然看到了“临沂街”,好亲切。</h3> <p class="ql-block">  自由广场在中正区,原名中正广场。陈水扁执政时期倡导去蒋化,在其即将下台之际将广场易名,把原牌楼上的“大中至正”改为“自由广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广场牌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瞻仰大道</span></p> <p class="ql-block">  瞻仰大道左右两侧分别是国家音乐厅和国家戏剧院,合称“两厅院”,皆采用中国式建筑。两厅院各恃一方,与中正纪念堂成三山并立之势且有宾主之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国家音乐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国家戏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正纪念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纪念堂大厅正中的蒋中正坐像</span></p> <p class="ql-block">  相比国父纪念馆的肃穆、清静与亲民,中正纪念堂则显得更为奢华和高调。参观中正纪念堂需要先爬上一段长长的台阶,而其内部相对简单,主要就是蒋介石的塑像和铭文。</p><p class="ql-block"> 这两个纪念馆风格迥异:一个肃穆端庄,氛围凝重;另一个则显得有些奢侈繁华,也更为热闹。</p> <h3> (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