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寨风情

鸿鹄

<p class="ql-block"> 仇家鹄</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哟碧波荡漾……”优美动听的旋律摇曳心旌。来到彩云之南西双版纳,一看热带风光,二看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体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异域风情的云南,聚居着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52个少数民族,堪称“中国之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12个少数民族,服饰奇异,景色旖旎,汉族在这里则属“少数民族”。版纳州人口最多的傣族分水傣、旱傣和花腰傣,花腰傣束绣花腰带着短裙,佩以雪亮的银饰和帽饰。</p> <p class="ql-block">  傣族称谓往前追溯,贵族姓第一字均冠以“刀”或“召”,余皆女性以“玉”、男性以“岩”起头。</p> <p class="ql-block">  “56个星座,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西双版纳州政府为促进兄弟民族和游客与傣寨人的交流,遴选寨子里会说普通话的十多名搔多利轮流接待游客,介绍傣族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观访的寨名曼凹,“曼”傣语意是“村寨”,“凹”是涨水之意,因其紧靠澜沧江。乍到曼凹,映入眼帘的是庭院里十分惹人喜爱的柚子树上累累柚果和宽敞的竹楼,还有婀娜多姿笑容可掬出迎的傣家女玉囡。</p> <p class="ql-block">  玉囡家竹楼分上、下两层,楼上是卧室、偏房和约80平方米的厅堂;楼下是饲养的牲畜和善打斗的黑色斗鸡。进傣家有“一脱二摸三不看”的风俗。一脱是进门先脱鞋,再进屋;二摸是进门摸一米多处的平安(或称福气)柱,意给来客带来平安、福气;三不看是不能推门看傣家人的卧室,否则对主人家不利。</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楼上客厅入坐,如同普遍的彝族家庭一样,玉囡家的正厅也悬挂着一幅毛泽东画像。</p> <p class="ql-block">  傣族人统称女性“搔多利”(音),“搔”是漂亮之意;统称男性“猫多利”,“猫”是帅的意思。在这里称女子小姐绝对是犯大忌的。</p> <p class="ql-block">  玉囡家有七口人:外婆、父母、弟、妹、她和丈夫“猫多利”。由于傣族的重女轻男习俗,外婆生育四男一女,只留玉囡母亲“娶”回了丈夫。掌管全家的玉囡母亲养猪、放牛、劳动,骑着摩托车每三天就要去割一次橡胶树的胶。</p> <p class="ql-block">  傣家卧室是隔帐不隔床,老年人挂黑色蚊帐,中年人挂红色蚊帐,小辈则挂白色蚊帐。床是一字排开,年轻人床靠楼梯,便于夜晚出去谈恋爱不惊扰他人。搔多利恋爱看中有摩托车的,顶好是那排量大的,发动起来声音寨子都能听得见。相中的猫多利带回家留在客厅住且做工三年,感觉情投意合就结婚住进卧室,寨子里置办酒席吃喝热闹三天。</p> <p class="ql-block">  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家,猫多利六、七岁就送去寺庙当和尚,到十六、七岁还俗回家,随着新观念潜移默化,猫多利选择了上学、参军,席间玉囡羡慕地提及州府景洪市公安局长就是参军后谋的高就。</p> <p class="ql-block">  每年4月13至15日是傣族传统的泼水节,寨子里的猫多利从容地携上自家的斗鸡,去参加一场含有博彩味道的斗鸡比赛,三天的泼水节活动带来无穷的欢娱。</p> <p class="ql-block">  曼凹有80多户人家,主要种植水稻和橡胶。西双版纳是仅次于海南省的我国第二大橡胶种植基地,玉囡由衷地提到以往知识青年突破禁区于此垦植了橡胶。她家里拥有300多株橡胶树,成为家庭每年的产业支柱,收入可观。</p> <p class="ql-block">  到10、11月份,曼凹就不接待来客,忙于收割水稻、橡胶,老人去寺庙,猫多利去澜沧江淘江沙里含的砂金。淘金是傣家的传统,淘下的砂金提炼后,用模具或手工制作打印有“西双版纳”、“勐巴拉西”(美好、美丽的地方)字样的首饰和金银器皿,摆在厅堂展示。寺庙主事和尚为防游客砍价,规定统一实价,再返还给如数上交收入的猫多利一定的加工费。玉囡外婆包的金牙,就是猫多利女婿淘金做的。</p> <p class="ql-block">  耳畔轻声细语的玉囡娓娓道来傣族人民不斗殴、不偷盗的团结和睦民风,真切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纯洁、善良。相对城市的躁动喧嚣,格外倾心她的环境优美宁静和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