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爱新觉罗·溥仪,他一生曾三次当皇帝,又三次下台。既做过清朝末代皇帝和复辟皇帝,也做过满洲国傀儡皇帝。</p> <p class="ql-block">满洲国皇宫,就是溥仪作满洲国傀儡皇帝期间的宫殿。走近满洲国皇宫,去了解和感受溥仪的一段风雨人生。</p> <p class="ql-block">同德殿,是日本为溥仪及其家眷设计建造的集政务、娱乐、居住于一体的临时宫殿。于1935年筹建,1938年竣工,地上地下共三层,建筑面积3707平方米,其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贴覆米黄色面砖,采用黄色琉璃瓦覆顶。整体建筑风格,既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样式和日式古代建筑的许多构件,又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属于近代折中主义范畴,也是长春市内唯一的庑殿顶建筑。</p> <p class="ql-block">广间,为日语,即大厅。溥仪曾在此接受日伪高官的朝贺,也举办家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溥仪为支持日伪的金属献纳运动,率先将厅内四盏金属吊灯捐献,以支持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p> <p class="ql-block">电影厅,原设计为宴会厅,隔壁为配餐室,溥仪时常携家眷在此观看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闲暇时亦在此打羽毛球娱乐。</p> <p class="ql-block">便见室,为日语,意为非正式接见场所。日伪高官及有资格者在谒见室觐见溥仪后,可入便见室向溥仪陈述政务或叙谈事情。溥仪曾在此定期会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听取伪满国务总理大臣张景惠以下各部大臣奏陈政务。</p> <p class="ql-block">中国间,因房间内的陈设均为中国传统的硬木家具,装饰风格颇具中国特色,故名中国间。溥仪有时在此休息,也在此召见“皇族”子弟和清朝旧臣。</p> <p class="ql-block">钢琴间,溥仪在北京故宫时,学会了弹琴作曲,同德殿建成后,专门设置了钢琴间。有一位叫关良的钢琴师,曾经在此为溥仪演奏欧洲作曲家的名作,溥仪也在钢琴间弹奏过。</p> <p class="ql-block">台球间,闲暇时间,溥仪喜欢打台球,为此设置了台球间。溥仪常在此与宫中学生打球休闲娱乐,每次打球,学生们都要甘拜下风,以博取溥仪的欢心。</p> <p class="ql-block">滴水池,据溥仪族侄毓檐回忆,滴水池为青石砌成,青石与长廊的石阶为同一材质,瓷砖上有热带鱼图案。水池上方有一个滴水口,有开关可以控制,当开关开启,水从出口慢慢滴入池中,静谧之时可听见叮咚的滴水声。池高约二尺,面宽一尺,池中从未养过鱼。</p> <p class="ql-block">日本间,为了表示与日本“一心一德”“日满不可分”的关系,同德殿内特意设置了具有日本传统风格的房间,故名日本间。溥仪曾在此会见“帝室御用挂”吉风安直,并共进日本料理。</p> <p class="ql-block">李玉琴客厅,原设计为“皇后”婉容的客厅,但建成后,婉容已被溥仪打入冷宫,因此一直未启用。1943年,15岁的李玉琴入宫,被溥仪册封为“福贵人”后,此厅便由这位新“贵人”使用。</p> <p class="ql-block">李玉琴卧室</p> <p class="ql-block">溥仪卧室,虽名为卧室,但有名无实。溥仪没有在此居住过一天,一方面是因为溥仪习惯了在寝宫缉熙楼居住,更主要原因是怀疑日本人在房间内安装了窃听设备。</p> <p class="ql-block">溥仪客厅,亦称觐见室,是溥仪非正式接见宾客或召见日伪高官的场所,但建成后一直未正式启用。后改作藏经室,用来存放大藏经。</p> <p class="ql-block">尚书府,1934年3月1日设立,主管典守御玺、国玺及诏书、敕书与其他文书的用玺事项。</p> <p class="ql-block">奉先殿,溥仪充任伪满皇帝后,念念不忘恢复大清祖业,为此在勤民楼设立奉先殿用以供奉列祖列宗。每逢初一、十五、重要节日及祖宗诞辰、忌日等都要祭祀。怀远楼建成后,该殿迁移至此。</p> <p class="ql-block">餐厅,每逢夏日,溥仪常在此就餐,设宴招待家人,偶尔也弹琴击鼓,聊以自娱。</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帝溥仪的餐饮习俗既承袭清宫旧俗礼仪,又顺应时代潮流,融合了民国时代特点。伪满宫廷内设中膳房、西膳房和茶房,供应餐饮、果品、糕点等。</p><p class="ql-block">溥仪的饮食讲究营养搭配,且每顿、每日不得重样。以中餐为主,也吃西餐,偶尔吃日料尝鲜。溥仪平时用餐不定时且无定所,常常临时起意。溥仪赐宴则用西餐,且有西洋乐队伴奏。</p> <p class="ql-block">客厅,溥仪到“西御花园”游玩时,常来此小坐休息,有时亦在此与家人聚会聊天。</p> <p class="ql-block">侍从武官处,1934年3月1日设立,武官长由伪满陆军上将或中将充任,主管军事上奏、传达命令,扈从“皇帝”参加各种政治活动。</p> <p class="ql-block">近侍处,1934年3月1日伪满推行帝制后,原执政府更名为宫内府,新设立了近侍处,主管坛庙、陵寝以及“皇帝”的医疗、饮食和身边的一些事项。</p> <p class="ql-block">嘉乐殿,建成于1941年末,是伪满皇宫中最大的赐宴场所,依据《诗经·小雅·鹿鸣》中的“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句命名。伪满后期的大型赐宴活动均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从皇帝到公民”的陈列</p> <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4日,国民党第41军军长孙殿英派工兵将乾隆和慈禧墓中珍宝盗掘一空。溥仪发誓“不报此仇,便不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图为各界人员和军警勘察地宫。</p> <p class="ql-block">溥仪亲笔画的刺杀孙殿英的漫画</p> <p class="ql-block">1931年7月中旬,正在日本留学的溥杰和润麒转告溥仪:日本军方将对东北采取军事行动,溥仪上台有望。这是溥杰从日本写给溥仪的信。</p><p class="ql-block">有此可见,日本出兵东北早有准备。不知国民党当时有没有情报?</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帝即位大典宣传画</p> <p class="ql-block">“兰花御纹章”是伪满皇帝溥仪的“皇室”家徽,由日本人设计,取意于《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 xiu )如兰”,以此象征日“满”亲近如一体,成金兰之交。</p><p class="ql-block">“兰花御纹章”于伪满时期应用广泛,但严禁民间使用,以示伪满皇权尊贵。如今,昔日的“皇权”象征,已成为“皇权”幻灭及其宫廷旧址最醒目的记忆符号。</p> <p class="ql-block">“兰花御纹章”红漆杯</p><p class="ql-block">器型和工艺均仿制日本传统的酒盏,用于盛酒。溥仪常按官位、等级将此杯赏赐给“建国”有功的大臣。</p> <p class="ql-block">伪满皇帝第二次访日奉迎纪念漆杯</p><p class="ql-block">杯木胎朱漆,杯中“兰花御纹章”标识以顺时针方向36°倾斜,杯外壁有“皇纪二千六百年七月六日大阪税关满洲国皇帝陛下奉迎纪念”字样。是大阪府为了纪念溥仪第二次访日而发行。</p> <p class="ql-block">日本青釉题兰酒壶</p><p class="ql-block">日本昭和(1926-1989)</p><p class="ql-block">酒壶瓷质,呈方形。壶体一面饰盛开的兰花及圆石,两面有字:“题兰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 其臭如兰”字样。</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嵌金银瓶</p><p class="ql-block">瓶身中央嵌有20K纯金“兰花御纹章”标识,底部有“三越制1000银”款识。三越百货公司(吴服店)为一战后日本贵金属的主要生产商和经营商。</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镂空烟膏盒</p><p class="ql-block">主体呈直筒形,一侧有把手,把手上方按压启盖。盒四周镂空雕刻“兰花御纹章”标识,内部有玻璃盛器。</p> <p class="ql-block">伪满兰花御纹章凤纹银壶,提梁上缠绕的黑色藤皮用于装饰和隔热。壶盖上有金色宝珠款盖钮,祥云镂空,壶身一面为“兰花御纹章”标识,一面为凤凰图案。</p> <p class="ql-block">寿山石六面玺</p><p class="ql-block">六面玺为寿山石质,溥仪用玺。玺六面分别刻有白文“无逸斋”“道法自然”、朱文“缉熙楼宝”“勤民楼宝”“静专动直”“精一执中”字样。</p> <p class="ql-block">溥仪被苏联人抓到后,害怕被引渡回国写给斯大林的信,希望留在苏联。</p> <p class="ql-block">溥仪特赦后,在北京与李淑贤结婚。这是结婚证。</p> <p class="ql-block">溥仪为新婚典礼准备的讲话稿</p> <p class="ql-block">长春来过多次,这是第一次走进伪皇宫。看看溥仪这位傀儡皇帝的生活,挺有意思!换位思考,溥仪在时代潮流的裹挟下,跌落满清皇位,虽被掘了祖坟,也只能怀恨在心;为了复辟不得不委身于日本人操控的傀儡皇帝,这伪皇宫怎可与故宫相比;傀儡皇帝也没做两天,日本人垮了,又怕被杀头,国际法庭上拼命的揭发日本人的战争罪行;特赦后,成了公民,娶媳妇过老百姓的普通生活;虽不用担惊受怕,可看着故宫的高墙也是五味杂陈,只能写写《我的前半生》聊以自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