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梅

安哥

<p class="ql-block">梅花常常是“凝寒独自开”的,而国人常把“梅兰竹菊”喻为花中“四君子”,自古至今的文人雅士们也喜欢用“四君子”来寓意情怀。而在我们出生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那个时期的一些家庭里的父母长辈给家里的女孩子取名时,特别喜欢选用如“梅”或“兰”或“菊”花的名称,以示寓意吉祥。而在中国古今以梅花为诗词来言情言志的诗不少;最为著名的有陆游和伟人的《卜算子*咏梅》。陆游的是这样的:“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伟人的则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真正认识梅花就是从伟人的词开始的。后来才读到陆游的词的。这里讲不是梅花的寓意而是我的小学同学冬梅及其妹妹秋梅姐妹俩的点滴轶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和冬梅是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同学,初中她去到了另一所中学就读。上初中之后就基本上断了一切联系,上学放学的路上甚至连碰面的机会都近乎为零。只是在六七年前,我们小学同学组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在本地的愿意进群的同学都聚拢了,而冬梅她则由她母亲的邻居,也是小学同学的望丁把她拉进了微信群后,才真正联系上的。记得那一次同学相邀一起去鄂州汀祖同学秋生开刅的“四明农庄”体验田园生活,冬梅应邀前往。这是我们小学毕业四十多年以后才第一次面对面见到其真容。说实话,那一次活动的整个过程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冬梅同学。 </p><p class="ql-block"> 到达四明农庄之后,大多数同学或参观其田园风光,或拿着渔竿钓鱼、钓龙虾或几人围上桌甩起了扑克。只有冬梅和长君同学在那里忙前忙后地帮忙炒菜弄饭,为大家准备午餐。也就是那一次的聚餐的过程中冬梅同学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就有同学建议冬梅同学为我们这个小学微信群里的“组织部长”。打那以后,伙伴们皆亲切地称其为“部长”了。</p><p class="ql-block"> 的确,后来的那一年的同学年度聚餐就是冬梅同学从订酒店到安排菜单直至最后顺利圆满完成的整个过程,均由冬梅同学主要负责的。特别是选定聚餐时的菜单最为繁琐,后来据酒店经理讲,就这一份菜单,冬梅同学就反复多次调整。这说明她在安排菜单时就考虑到了每位就餐者的特点或忌口,说实在的这真的很难得,也可想而知需要多动多少脑筋呀!而整个过程绝对是辛苦的,但未听到冬梅同学的半句怨言……</p><p class="ql-block"> 去年九月,同学们相邀去湖南游玩。那一次冬梅带上了她的妹妹秋梅,也是那一次是第一次面对面与秋梅打交道。出发的那天早上,大家是在曼晶酒店门前集中的。也就是那一次的湖南之行,让所有的同学对秋梅留下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印象:那一回她带了自己做的咸菜,也就是那份咸菜让几位同学心心念念了好长时间。除此之外,秋梅的性格也与她的名字一样,秋梅本身就寓意富有想象力,且务实、活泼,为人正直,直来直去,虽然能说会道,但很是有分寸。因而得到随行的同学们的广泛认可,有同学还说让秋梅成为我们班的编外生呢!后来经常在中窑江滩公园散步遇到秋梅,她总是满面笑意地与我们几个发小打招呼。后来在聊天中得知她每天还要照顾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不仅要管老人家的吃喝,还要帮老人洗漱等等;这样每天来回几趟。这对于我们这样相对有些传统观念的世俗来说,真的挺不容易的,值得点赞。之后,我们去江西三清山、咸宁九宫山冬梅都带上了秋梅与我们一同前往,秋梅也融入到我们这个团队当中了。</p><p class="ql-block"> 而最近一次去九宫山的过程让秋梅受老罪了,她从出大冶就开始有些晕车,一直到九宫山入住的酒店都还未恢复,中午也只吃了一点点稀饭。在去铜鼓包景点时,一路上都是姐姐照顾妹妹,可见姐妹情深。也是到九宫山的第二天去石龙峡谷游玩的路上,与老陈聊天时,老陈就感叹冬梅秋梅这两姐妹的关系竟然是这么好,这在平常的家庭里,真的是很难得的。平时我们看到的,像冬梅秋梅这样的姐妹关系似乎少之又少,与之相反的倒还有一些。</p><p class="ql-block"> 其实冬梅秋梅姐妹秉性似乎是一样的,待人真诚热情,且是快人快语的;任何时时候都不怕自己吃亏,也似乎自己宁可多付出点也不在乎。这一点在每次的同学活动时,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冬梅姐妹俩有些娱乐活动不喜参与,但近乎每次都在适度地且全心地为同学们服务。难怪有同伴发出了“有你真好!”的感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