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段25.10.6

李中銘

<p class="ql-block">1. 历史与渊源地位:中国吴地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伯渎港——中国最早的运河:无锡古运河的段——伯渎港,由泰伯在公元前12世纪开凿,比京杭大运河早了近2000年。泰伯为了灌溉和排涝,带领民众开凿了这条河流,奠定了吴地文明的基础。因此,无锡古运河段被视为中国运河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拥有无可比拟的历史深度。</p> <p class="ql-block">2. 经济与交通地位:帝国漕运的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的枢纽段:在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后,无锡段成为了整个京杭大运河中最为繁忙、通航条件最优越的段落之一。它连接了长江和太湖,是漕运(粮食运输)的必经之路。· “江南粮仓”与“布码头”:得益于运河的便利,无锡在明清时期成为全国著名的“米市”和“布码头”。沿岸粮仓、堆栈、作坊林立,商铺鳞次栉比,是当时全国性的商品集散中心和财税重地,为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崛起积累了原始资本。</p> <p class="ql-block">这是对无锡古运河地位最精辟、最传神的概括。· “江南水弄堂”:形容的是古运河穿城而过的独特格局。在无锡城区段,运河两岸是传统的民居、码头和街巷,宽度适中,生活气息浓厚。船只在河中行驶,犹如在一条充满烟火气的“水上的弄堂”里穿行,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市井生活画卷。</p> <p class="ql-block">· “运河绝版地”:指的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的一段。这里保存了古运河“古运河环城、伯渎港穿城”的原初风貌,拥有完整的古窑群、古桥、古街、古宅,被誉为“运河畔的露天博物馆”。这种近乎完整的、活态的运河文化景观,在运河全线其他城市中已非常罕见,因此是“绝版”的、不可复制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4. 城市与规划地位:无锡城市的生长轴线· “依河筑城”的典范:无锡的城市格局是典型的“因河而兴”。运河的走向决定了城市的街道布局、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老城区的轮廓与运河的流向紧密相关,可以说,没有古运河,就没有今天无锡城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 古今交融的城市纽带:今天,古运河依然是贯穿无锡市中心的重要水系,它巧妙地将历史街区(如清名桥街区)、现代商业中心、公共文化设施(如无锡博物院)和居民生活区串联在一起,成为一条连接城市过去与现在的灵魂纽带。</p> <p class="ql-block">无锡古运河的地位可以概括为:· 从历史长度看:它是中国运河的“老鼻祖”(伯渎港)。· 从经济贡献看:它是催生无锡商业繁荣的“黄金水道”。· 从文化价值看:它是承载江南水乡生活美学的“活态博物馆”(江南水弄堂)。· 从遗产独特性看:它是京杭大运河全线独一无二的“绝版地”。</p> <p class="ql-block">无锡古运河不仅仅是无锡的,更是中国的、世界的。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持续的使用功能、活态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景观风貌,在2014年成功助力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定了其在人类文化遗产中不可动摇的崇高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