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尽处是月光暖

笑看云卷云舒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致敬安放我行程的暖和爱</b></p> <p class="ql-block"><b>【文字编辑】笑看云卷云舒</b></p><p class="ql-block"><b>【图片来源】旅程实拍</b></p><p class="ql-block"><b>【美篇乐曲】《隐于雨烟》</b></p> <p class="ql-block">  在我这也算顺风顺水的半辈子里,我最懂得两个词的重量——一个是“贫穷”,一个是“富足”。我出生在西北偏远闭塞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寒气和黄风总是从窗户缝隙钻进来,厚厚地落在我们单薄的被褥上,土炕上永远有扫刷不干净的土尘。那时我总是蜷缩在奶奶的堂屋的土坯炕上,破旧的被子裹不热我冰冷的双脚。当时能用旧报纸把墙壁糊平整,奶奶她老人家就觉得是莫大的体面了。山村的四季总是缺水,洗漱和干净?那是比吃饱还要奢侈的念想。后来我在外面读书了,工作了,逐渐有了“洗澡”、“旅游”、“看世界”等等高级文明的认知,记忆中的寒冷和贫瘠渐渐淡化在未来美好的向往中了。</p> <p class="ql-block">  刻骨铭心的记忆是1997年的那个暑假,我卯足了劲攒了整整三年的钱,终于如愿以偿跟着单位领导去了传说中的九寨沟。美景确实震撼,可让我终身无法褪却的,是在黄龙那个大通铺的夜晚。十几个人挤在昏暗的房间里,盖的被褥潮湿厚重,各个角落的空气中都弥漫着酥油、牛粪和汗液混合的味道。那一夜熬下来,那股气味无孔不入地钻进我的头发、衣服,甚至皮肤纹理里,当年我的一头乌发长到了腰间,真的有一种“我的长发及腰遮住了一身肥膘”的景致,回到家里三天都洗不掉那股味道。从那以后我常常在心里盘算:我要好好赚钱,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住一个干干净净的旅馆,睡一个坦然舒服的觉!</p><p class="ql-block"> 这个朴素的愿望,就像一颗美丽的种子在我心里埋了二十年。</p> <p class="ql-block">  女儿考上研究生那年,也是我外出支教回国的第一年,我们把她送到神往的天府之都后返程,女儿小声说:“妈妈,以后我带你们住最干净的酒店!”暖风把她的声音吹散,我却把这句话牢牢接住了。从那年以后,孩子们真的做到了,他们带我走过很多地方,住的虽不是什么最顶尖级的豪华酒店,但每一间房都窗明几净,被褥里带着阳光的味道。尤其是今年中秋在绵阳安昌桥边的全季酒店(这是我们第四次来到绵阳了,刻在脑子里的还有那个“立马滚蛋”的地标建筑)让我忽然想明白了——原来时代的进步,不在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里,就藏在这些触手可及的温柔细节中。</p><p class="ql-block"> 全季的大堂有股淡淡的茶香。不是那种浓烈得让人头晕的香薰,而是若有若无的像远处飘来的山岚。我看到进门拐角处有许多香薰,一问才知道,这是他们特意调制的“竹香”。是啊,竹,清而不寒,雅而不俗,恰如这间酒店的气质。房间里的灯光,是我最想赞美的。不是一盏刺眼的主灯霸道地照射在屋子的每个角落,而是好几处光源温柔地合作——书桌旁的阅读灯、床头的壁灯、墙角的地灯。你可以根据需要打开不同的组合,像演奏一曲光线的乐章。那天晚上,我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写文章,膝头是一片恰到好处的光晕,既不伤眼,又能看清每一个字。这多像我的人文理想中的关怀——不张扬,却周到。</p><p class="ql-block"> 浴室的地漏设计得极好,水流迅速消失,不留一丝积水。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在湿滑的浴室里摔跤。最让我感动的,是卫生间马桶旁边的纸巾,每一卷都醒目的标注着一个“季”字,让人永远铭记全季酒店的服务不分季节全方位的贴心!那个小小的控制面板,所有开关一字排开,窗帘的“纱”“布”的标识清晰得连我们的老花眼都能一眼看清。不用在黑暗中摸索,不必辨认复杂的图标。简单,就是最大的善意。窗玻璃是双层的,任凭楼下街道车水马龙的喧闹,房间里依然安静得像住在了深山民宿,这些温柔体贴的享受满足了我缘来已久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我照例自然醒来。透过纱帘,看见东方的天际正从靛蓝过渡到鱼肚白。我烧水泡了杯酒店备好的茶——不是茶包,那是真正的茶叶——坐在窗前慢慢喝着。我突然理解了什么是“品质”,每一处设计都饱含对人最本质需求的深刻理解。干净,在全季里不是最低标准,而是最高承诺。是对奔波旅人的抚慰,是对异乡游子的拥抱,更是对这个时代“尊严”二字最朴素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总是说:“爸妈,你们辛苦了一辈子,现在有点小钱也有点小闲该享受享受了。”可我心里非常清楚,他们这一代更是生活得不容易。女儿经常加班到深夜,女婿频繁出差。但他们总是把我的每一次出行都安排得妥帖周到,用手机软件预订,仔细查看评价,比较位置和设施。这份孝心不再是我们那个年代里省下一口饭、添置一件新衣的朴素,而是化作了在现代数字化社会里导航的智慧。他们懂得如何筛选信息,如何辨别真假,如何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为老妈老爸找到一个满心满意的落脚安身的地方。这就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孝道——用新世界的规则,守护旧传统的温情。</p><p class="ql-block"> 站在全季二十五楼的窗前,俯瞰绵阳城的万家灯火,我想起西北老家那个总停水的青鸟浴堂,想起九寨沟那个气味复杂的大通铺,想起这些年外出住过的各式各样的旅馆,我们这代人从物资匮乏的窘境中走来,见证了这个国家如何一点一点变得丰盈。而真正的丰盈,就是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时刻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保持那份最基本的洁净和从容。能住在全国连锁的全季酒店里,让我看到了一种可贵的“中国式进步”——这背后,应该是一个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懂得善待自己的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