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过半,中秋将至。我陪同来自上海乘高铁而至的朱盛菁、自新疆飞抵天河的邝翡婷,以及武汉多倍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陈柏林、武汉理工大学李宏等七人,应应城尹季涛董事长之邀,共赴湖北应城,探访“光伏农渔互补”示范项目。七千亩农光互补与四千亩渔光互补工程如画卷铺展于江汉平原之上,现代能源科技与千年农耕文明在此交汇融合,奏响一曲大地上的绿色协奏。</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落水面,一排排湛蓝光伏板如舰队浮于碧波之上,倒影随涟漪轻颤,仿佛天地间正低吟一首静谧的光影诗篇。水下鱼虾游弋,板间作物萌绿,真正实现“一地两用、渔电共生”的生态智慧。昔日每亩仅值七百元的荒塘,如今在国家政策引领下焕发新生,水面不再闲置,土地亦追求高效,生态与经济并重的理念已悄然扎根人心。</p> <p class="ql-block">“光伏发电农渔互补”——这几个鲜红大字,宛如写在水面上的宣言,映照着这片土地的转型与觉醒。我伫立岸边,凝望那一望无际的蓝色阵列,它们静默浮于水面,宛若一群守望未来的哲人。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板面,折射出微光晕染,水波轻漾,倒影随之摇曳。这里没有喧嚣,唯有风掠水面的轻响与远处偶传的鸟鸣。谁能想到,这宁静之下,电能正无声流淌,而水底,鱼群穿梭于光影之间,生命与能量悄然共生。</p> <p class="ql-block">混凝土立柱深深扎入水底,托起一排排倾斜的光伏板,宛如指向苍穹的琴键,静待自然之手拨动。水面如镜,将整片阵列温柔复制于水下,形成天地对称的秩序之美。远处电线蜿蜒,连接变电站,几栋小楼静立如守夜人,守护这片能源田园。晴空万里,光流充沛,仿佛连空气都在为大地充电,为未来蓄能。</p> <p class="ql-block">走出水塘区,视野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光伏阵列铺展于原野之上,支架清晰,排列如军阵肃立。蓝天高远,薄云游走,远处输电塔如巨人矗立,默默承接来自田野的能量洪流。近处草地青翠,野花零星点缀,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冷峻光泽,却不显疏离——它们仿佛是大地新长出的鳞甲,带着科技的温度,与土地血脉相连。</p> <p class="ql-block">穿行于光伏阵列之间,金属支架挺拔稳固,多倍体小黑麦试验田已悄然萌发新绿。此次秋播试种,正是为来年扩大示范积蓄力量。若成功推广,不仅可服务于牛羊养殖,更有望唤醒南方千万亩冬闲田,激活沉睡的土地潜能。春播则规划旱稻与红薯,结合市场需求推进深加工,一条绿色产业链正徐徐铺展。</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路蜿蜒穿过光伏区,两旁草木葱茏,灌木丛中藏着几朵不知名的野花。太阳能板沿路整齐排列,宛如夹道迎宾的卫兵。远处高压电塔耸立,与光伏阵列遥相呼应。我缓步前行,脚下的沥青平整洁净,斜阳洒落,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一刻,仿佛不在能源基地,而是在一首未完成的田园诗里穿行,每一步都踏在光与绿交织的韵脚上。</p> <p class="ql-block">午后的光斜斜洒落,光伏板在微风中静默排列,如一群沉思的哲人。草尖上的露珠尚未消散,风过处,轻轻颤动。远处电线塔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近处草叶随风轻摇,整片大地仍沉浸在初醒的宁静之中。这里没有喧嚣,只有光与电在无声对话,而大地,在默默吸纳着未来的能量,静候一场绿色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光伏板架于混凝土立柱之上,立柱深扎于绿意盎然的地面,板面微微倾斜,仿佛向太阳致以虔诚的礼敬。地面零星生长着野草,枯枝散落其间,却不显荒芜,反倒透出一种粗粝而坚韧的生命力。远处树木成行,与光伏阵列构成奇妙的共生图景——科技并未驱逐自然,反而与它达成了一种静默的默契,彼此相依,共荣共生。</p> <p class="ql-block">徬晚阳光洒在光伏阵列上,板面整齐划一,下方草地绿得发亮。风掠过,草叶轻摇,远处树影在晨光中朦胧如画。这一刻,科技与自然不再是割裂的两极,而是共同编织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我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土地的心跳,缓慢而有力,带着希望的节奏,诉说着一个关于可持续未来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地面偶有积水,映出天空的湛蓝与光伏板的倒影,宛如一块块破碎的镜子,拼凑出一个倒置的世界。立柱整齐排列,植被覆盖其间,阳光充沛,空气清冽。行走其间,每一步都踏在现实与未来交汇的节点上——脚下是土地,头顶是光,中间,是正在生长的可能,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途中遥望,风力发电机矗立远方,与太阳能板相映成趣,风光互补,尽显清洁能源的协同之美。路边草木葱茏,水域宁静,沥青道路延伸至天际,恍若行走在未来田园。风与光在此携手,无声地转化为人类所需的能量,不扰山林,不惊湖海,只留下一片洁净的天地。</p> <p class="ql-block">太阳高悬,树叶缝隙间洒下斑驳光影,风力发电机在远处缓缓转动,如时间的指针,记录着自然的节律。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静一动之间,风与光被温柔地转化为电能。这里没有烟囱,没有噪音,只有自然之力在低语,讲述着一种更安静、更持久的文明形态——那是属于绿色未来的低吟浅唱。</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天空湛蓝清澈,薄雾轻笼,电线杆与树木在远处若隐若现。小路蜿蜒向前,仿佛通向某个尚未命名的明天。我沿路而行,心中竟生出几分期待——不是对某个具体目标的渴求,而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干净、有序、与自然共生共荣,让每一缕光、每一寸土都焕发其应有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乡村道路两旁树木成行,护栏整齐,远处几栋民房静立,电线杆如哨兵般伫立。一个行人独自前行,背影融入这开阔的晴空之下。一切看似寻常,却因光伏阵列的存在而有了深意。科技并未打破这份宁静,反而让它更加踏实——电从阳光来,粮从土地生,鱼在水下长,人在这片土地上,终于学会了与自然合作,而非征服。</p> <p class="ql-block">弯曲的沥青路面干净整洁,护栏与绿化带相伴而行。阳光斜照,路面泛着柔和的光。我伫立路旁,看见自己的影子落在地上,与光伏板的影子交错重叠。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可持续发展,从来不是遥远的口号,而是脚下这条路——它通向的,是一个光与绿共生、人与自然共舞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我们驻足凝望。这片土地正以创新之笔,书写着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光伏与农渔在此交融,科技与生态在此和解,田野不再是单一的生产空间,而成为一首流动的诗,一幅立体的画,一曲关于绿色文明的深情吟唱。</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桥边,手扶栏杆,望着远处那一片在绿树间整齐铺展的光伏阵列。一辆车停在身旁,引擎已熄,世界安静下来。夕阳将天空染成淡金,光伏板的边缘也被镀上一层暖色。它们不再只是冰冷的设备,而像是大地长出的新器官,呼吸着阳光,供养着人间。我忽然觉得,这哪里是能源项目?分明是一首写在田野上的诗,标题就叫:光与农渔共舞。</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各述己见,达成共识:秋播八十亩左右多倍体小黑麦。国庆长假结束就开始整地,疏通土地毛细血管,以便排水;节后联系湖北省畜牧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陈明新,一起到荆门对接养牛利用小黑麦草事宜,为订单种植小黑麦探索途径;明年春播旱稻、红薯等,恢复主粮种植;探索光伏发电履行“不与粮争地”,养殖业“不与人争粮”的新途径,达到减碳增效、保粮,相得益彰;会议还讨论了真空玻璃大棚温室养殖六“0“新技术南美白对虾,达到饲虾比0.7:1,降低成本50%左右的高效高档高品质美味佳肴海水内陆工厂化生产。拟利用应城卤水污染土地、鄂州临空经济区附近废弃矿山(井)土地,建立真空玻璃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活虾一天到全国,二天达全球。</p><p class="ql-block">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亲爱的朋友,中秋月满人和之际,恭祝你阖家团圆,幸福美满,中秋佳节快乐!</p>